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思路总结

2019-11-21 21:36穆国冬张忠湛卢松岩王晋任锐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9期

穆国冬 张忠湛 卢松岩 王晋 任锐

摘 要 在奶牛场中作为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为奶牛乳腺炎,由此会导致产乳量不断降低,还会对乳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隐性乳腺炎,因在临床上变化不明显而很难被发现。由于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促使致病菌产生的耐药性很强,如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为帮助兽医做好临床用药工作,可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开展体外抑菌试验。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病原菌;耐藥性分析;思路总结

奶牛乳腺炎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奶牛疾病,会影响奶牛产奶量,导致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不断降低,会丧失泌乳功能而被迫淘汰奶牛,且会对牛奶品质造成影响,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率大约控制在25-60%之间,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亿美元。这类疾病的产生与多种非特定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根据种类可分为四种,包括80多种病原微生物,其中23种最为常见,但是主要是细菌,如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会对乳房造成直接感染。通过对病原菌分布地域的了解,便于更好的做好疾病诊治工作[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使用细菌基础与鉴别培养基、生化试验用培养基。取32个规模化奶牛场的牛奶样品,采样之前需使用消毒液对乳头进行擦拭,不用头两把乳汁,然后使用无菌试管取5-10ml乳汁送检。

1.2 病原菌分离培养

在血琼脂平板上接种所采集的无菌样品,在37摄氏度温度下进行18-24小时的培养,选择可疑菌落开展涂片、革兰氏染色处理,镜检后进行分离培养[2]。

1.3 分离菌的鉴别培养与形态观察

在各种培养基上分别接种可疑菌落,如SS琼脂培、伊红美兰、三糖铁斜面以及Baird-parker等鉴别培养基中,同样在37摄氏度下培养18-24小时。采用常规方法做好涂片、革兰氏染色和镜检操作,对菌落形态与培养基颜色变化进行密切观察[3]。

1.4 API鉴定试验

分离菌通过24小时的血平板纯培养之后,需严格根据操作要求在API细菌鉴定试剂条上分别接种,在37摄氏度湿盒内进行18-24小时的培养,试剂加入以后进行认真观察,并将结果准确记录下来。

1.5 Vitek-32细菌鉴定试验

对分离菌开展血平板纯培养24小时,根据要求分别接种在VITEK细菌鉴定卡上,设置培养箱温度为37摄氏度,然后进行为期18-24小时的培养,关于结果需使用计算机每小时分析一次。

1.6 药敏试验

在合适的培养基琼脂培平板上接种各细菌纯培养物涂片,然后对各种药敏纸片进行均匀放置,在选择24h、48h时间点将各药敏片抑菌圈大小记录下来。

2 结果

2.1 培养特性与生化鉴定

在SS琼脂、伊红美兰培养基中分别接种革兰氏阴性球菌,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对菌落形态进行认真观察。取伊红美兰上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单菌落、白色半透明细小菌落,在三糖铁斜面上进行穿刺接种,关于初步生化鉴定需严格根据常规方法操作。

早Baird-parker培养基中接种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观察菌落形态。取中心黑色,对于周围的透明袋单菌落开展血浆凝固酶试验,若结果为阳性可初步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分离鉴定病原菌的过程中可见比较纯的酵母样菌落,通过涂片染色进行镜检,也会发现卵圆形酵母菌样微生物,可初步鉴定为酵母菌[4]。

2.2 API或Vitek-32鉴定结果

采用API 20E或Vitek-32来鉴定开展生化试验较难的菌株,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最高,其次为链球菌、停乳与乳房链球菌,再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溶血巴氏杆菌)。

2.3 药敏试验

研究发现,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等为主要的病原菌,因此可针对性选择14种药物开展药敏试验。结果可知,所分离株经常使用的抗菌药物会产生较强的耐药性,如复合磺胺、青霉素、链霉素等,同时类似于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新型抗生素同样也会产生一定的耐药菌株。

3 讨论

通过对32个规模化奶牛场的奶羊开展细菌分离鉴定,结果可知该地区的奶牛乳腺炎主要是葡萄球菌感染,这符合国内其它省市和国外的报道。同时,发现了少数酵母菌,且是临床型乳腺炎,而酵母菌所造成的奶牛乳腺炎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细菌性乳腺炎治疗过程中因抗生素的大量反复使用有关,由此导致乳区微生物生态失衡,大量繁殖这类真菌。研究发现,本次分离所分离出来的酵母菌均不敏感应用的全部抗生素,为此必须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纵观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可知,临床型乳腺炎奶牛的表现以乳房炎症反应为主,如发病、疼痛、肿胀、触诊肿块等,严重者会出现全身症状、乳汁不正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凝块、絮片,重者会出现黄色浆液性物质。同时,疾病的产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季节、胎数、泌乳月等,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当属第三季度、三胎,头胎发生率低;牛易感性最强的泌乳月当属3-4月、第9月[5]。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于临床经常使用的抗菌药物所分离菌株所产生的耐药性较强,且抗生素残留会造成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为此人们需高度重视抗生素滥用,在免疫预防时积极的接种疫苗。但是,基于乳腺病原比较复杂,不利于有效的研制与选择疫苗,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重视消毒、饲养管理共组,对疫苗、抗生素进行正确合理的选择,制定综合防治措施积极有效的预防奶牛乳腺炎。

参考文献:

[1]王丹,杨峰,李新圃,罗金印,刘龙海,张哲,张亚茹,李宏胜.江苏部分奶牛场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血清型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8,40(08):680-686.

[2]王雪梅,郭红霞,郭莉娟,林琳,李建龙,代敏,孙丰慧.120株奶牛乳腺炎流行病原菌的分类和耐药谱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12(05):555-560.

[3]董翔宸,马友记,张勇,胡俊杰,赵兴绪.奶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J].中国兽医学报,2015,35(09):1505-1510.

[4]尹婷慧,王熙涛,徐永平,王丽丽,陈红莉,吴妍妍,李晓宇.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耐药性分析及其特异性卵黄抗体的体外抑菌效果[J].饲料与畜牧,2015(08):31-35.

[5]赵香汝,崔红玉,徐明举,李继连.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