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9-11-21 21:36戴思远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技术

戴思远

摘 要 大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但产量水平一直徘徊不前,经济效益低下。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大豆的种植技术得到提高,单产和种植收益也有了明显提高。本文就大豆生产有关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以及常见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大豆高产高效种植;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大豆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种植,尤其以东北和黄淮海地区较为集中,由于管理粗放,产量水平较低,经济效益差。近年来,进口转基因大豆占据了国内总需求量的85%以上,国家从战略高度重新把大豆生产提到重要位置,对大豆高产高效栽培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关键增产技术的实施运用,大豆产量得到明显提高,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升大豆的种植效益;大面积推广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有效提升大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极大地推动了大豆产业快速发展。本文大豆高产高效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

1 大豆种植关键增产技术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大豆种植密度以及栽培管理影响最大。一般大豆种植在寒冷的東北地区,种植密度要大些,而在温度较高的黄淮海大豆产区,要种稀点,可以采用40厘米等行种植,株距10厘米左右为宜,亩留苗12000—15000株。种植大豆要注意种植的时间和气候、以及大豆播种深度。过早种植大豆以及种植时种子种的太深,出现病虫害的概率就会加大,病毒病会造成大豆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栽培管理可以根据大豆的种植密度和产量需求,增加有机肥或活性菌肥使用量,采用种肥同播等科学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施用,针对性补充硼、钼、铁等中微量元素,确保大豆能全面吸收利用高产所需要的养分,才能够有更高的产量。采用免耕防缠绕精量匀播技术,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中后期注意病虫综合防治,合理化控,注重叶面补肥,从而达到提质增产!

1.1 对矮苗比较适用的窄行密植技术

窄行密植技术,主要应用于比较矮的植株,较矮的大豆在生长上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和高的植株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内,矮苗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窄行密植技术的应用,关键是种植者要选择株高较低的丰产抗病品种,对播种深度能准确把握,使同一时间种植的大豆种子深度一致。这样大豆的生长环境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田间长势均匀一致,大豆的质量和产量都有保证。

1.2 大豆施肥的三垄种植技术

三垄种植技术,关键是起垄,变平作为垄作;其核心是垄底要深松,垄体要做好分层施肥,就是在种子下方4-5厘米、8-12厘米分层放入大豆生长中所需数量的化肥,让大豆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同时做好垄上双行精量匀播。三垄种植技术是我国大豆产区近几年重点研究推广的先进种植技术。科学合理的使用三垄种植技术,土壤输送养分的能力明显增强,大豆后期不早衰,品质和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2 大豆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2.1 降低病虫害成活率的土壤管理技术

大豆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病虫害可以利用轮作倒茬、改善土壤环境的方式来控制的,连续多年种植大豆要与小麦、玉米进行2—3年的轮作倒茬,同时增施活性菌肥或有机肥,创造有利于大豆生长的土壤环境,有效降低重茬田块病虫菌源基数。利用病虫害在土壤表层越冬的特点,通过冬季土壤深翻、灌水方式,把土壤表层有利病虫害越冬的环境破坏掉,使病虫害不能安全越冬,有效减少田间病虫基数,减轻病虫发生与危害。

2.2 种子包衣技术

大豆种子包衣技术,是国外大豆生产上已经使用多年、简便易行的防病防虫增产技术。种子包衣可以防治大豆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对大豆根腐病及土传病害有理想防效。种子包衣对引起大豆病毒病的传毒昆虫飞虱、蓟马、蚜虫、硬壳虫及点蜂缘蝽均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大豆用22.2%噻虫.咯.霜灵包衣,对这些病虫害有效控制期长达40天以上,对蚜虫可以达到整个生育期不用防治,防病防虫壮苗增产的效果非常突出。近几年病毒病大发生的黄淮海产区,大豆种子包衣加上中后期的科学管理,一般亩产320—400斤,而没有种子包衣的地块,大多数地块大豆因为病毒病危害造成颗粒无收。

2.3 有效降低病虫发生危害的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实施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要筛选高质量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选择丰产性好、对病毒病抗性强、综合抗性好的大豆品种,这类大豆品种本身就有着很强的抗病虫特性,所以在田间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抗病性和稳产性。二是要合理轮作倒茬,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注重后期叶面补肥,在东北大豆产区大力推广三垄种植技术,黄淮海产区推广40厘米等行种植技术,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加强中后期管理,确保大豆的产量稳步提升。

2.4 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大豆苗期要加强管理,弱苗、小苗要及早剔除;出苗后10天前后,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细胞分裂素+噻呋酰胺+水溶叶面肥+预防病毒病药剂+噻虫.高氯氟,可以有效防治传毒昆虫危害、预防其传播病毒病,有效预防苗期根部病害,壮苗早发,及早搭好丰产架子。大豆初花到盛花期,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硼钼为主的叶面肥+噻虫.高氯氟+虱螨脲+控旺药剂,可使大豆株高降低,分枝多,花多籽多,空荚少,有效预防大豆病害和虫害。大豆灌浆鼓粒初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丙环唑.嘧菌酯(扬彩)+虱螨脲,预防大豆后期病虫害,增强大豆灌浆强度,大豆后期叶片浓绿,叶片功能期延长3-5天,增产高达15—20%。

3 结束语

利用先进的种植和病虫防治技术,能够让大豆的产量以及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大豆种植过程中,推广应用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如三垄种植、种子包衣、中后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对种植密度和栽培管理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让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并且产量更高。在病虫害防治上要综合利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做好综合治理,大豆才能不受或少受病虫危害,从而保证大豆的品质和产量,让我国的大豆重新在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袁筠.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思考[J].江西农业,2019(14):21.

[2]于凤江.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19(14):98.

[3]杨立军,张克文.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9(13):74.

[4]张红霞.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农家参谋,2019(12):68.

猜你喜欢
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