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海霞
摘 要 玉米在甘肃是一种较常见的农作物,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的爆发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改进研究和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很有必要。为玉米增产创收提供保障。
关键词 玉米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所谓民以食为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水平也快速上升。农业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机械的普及上。各种新型的农业机械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工劳作,提高了农业种植效率。现如今大规模的玉米种植配合机械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工作效率。玉米的产量也稳步提升。目前为止,玉米产量提升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种植技术的改进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针对种植技术的改进和病虫害的防治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使农民创收。
1 玉米种植技术
1.1 土地翻整和合理种植
要想玉米的收成好,土地的翻整是必不可少的。玉米的萌芽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土地的适当翻整为玉米的萌芽提供了先决条件。倘若没有适当的翻整土地,玉米的萌芽势必会因为土地的不平整、土质不够疏松受到影响,玉米的成活率也会降低。翻整土地使得土质疏松,土壤中有一定的空气流通。地表的杂草因为翻整而埋在地下,既不会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争抢营养,同时在地下腐烂的杂草还能为玉米的成长提供营养。地下的虫卵也随着土地的翻整到达土地表面。在阳光的作用下,可以杀死大部分的虫卵。因此,合理地翻整土地可以为玉米的萌发提供适合的条件,同时翻整土地增加了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还能够减轻病虫害爆发的风险,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事。因此,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地深翻土地。
合理种植也是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玉米的种植过程中不是玉米播种的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密越好。而是需要选择合适的株距。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光合作用,合理的株距可使阳光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过分稀疏的株距导致玉米的总产量并不高,并且土地利用率低。而过分的密植,玉米的生长空间受限,则会影响玉米的生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没有产量的后果。通常情况下,合理密植约为300- 350 株/hm2。
1.2 选择合适的品种
玉米的品种繁多,各个品种的产量有明显的区别。各个品种适应的种植区域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病能力也有所差别。因此玉米想要高产,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选择品种的原则一般是选抗病能力强,在当地产量较高的品种进行种植。对于玉米良种的选择要有多方面的考量,这样才能确保玉米的高产。
1.3 适当的时间种植
玉米在刚萌芽的时候较为脆弱,因此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对玉米的存活率有較大的帮助。玉米的播种时间由当地的气候、玉米的生长时间、土壤的情况共同决定。玉米属于生长期较长的植物。要合理选择种植时间。雨水泛滥的季节不宜播种。土壤中的水分过多,加上空气不流通容易使种子腐败。干旱时间太长会使玉米的生长缺乏必要的水分而干枯。温度过低则不利于玉米的生长和成熟。合理避开这些时间段可以保证玉米的高产量。
1.4 科学管理
玉米的播种建议机械化操作,以提高种植效率,设置合理的密度种植,可以保证玉米的生长有良好的阳光利用率。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必须时刻照料,以确保玉米的高产。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玉米植株会死亡,应该及时地补种以确保土地的利用率。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干旱问题,合理地灌溉是玉米存活的保障,同时浇水也不宜过多,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土壤情况进行测土配方。搭配合理的肥料使玉米的生长更好,在玉米生长旺盛期要注意肥料的追加。
2 玉米的病虫害防治
2.1 玉米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容易受到虫害的影响。害虫在适宜的时机下可以快速的繁殖,严重危害作物的生长。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提前喷药的措施,避免虫害爆发的情况。在用药的选择上,需要谨慎,尽量选择易降解,毒害低,对人低毒甚至无毒的农药。在日常的管理中,可以在田间安装诱虫装置。针对虫害的抗药性情况,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引入害虫的天敌瓢虫。可以减少农药的采用。可以避免环境的污染和抗药性害虫的存在。
2.2 玉米病害防治
玉米的病害一般有纹枯病和黑粉病。针对黑粉病的病害,可以在玉米的播种过程中拌用铁锈宁,有效降低感染概率,以减轻病害。纹枯病造成玉米的茎叶的损害,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使玉米的生长受阻。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药物的防控,比如采用菌多灵等药物。对该病的效果较好。
3 结束语
玉米在甘肃地区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对于农民的增产增收意义重大。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玉米的种植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玉米的种植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在生产中,应该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于病虫害的控制方面。需要注意用药选择,避免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对于病虫害给玉米生产带来的影响,需要在多个方面实现病虫害的控制。引入机械的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发展玉米的生产,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1]王彬,安晓宁.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推广的重要意义[J].农业与技术,2019,39(18):70-71.
[2]曹彦冲,马富东,李晓华.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9(18):33.
[3]王振西.种植密度对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9,39(1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