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恬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无休无止的学习侵占了我所有的闲散时间,我不敢也不愿停下,脑海中只剩下一根时刻紧绷的弦。
那天,父母临时有事,我从学校坐公交车回家。我默默地望着车窗外,天空乌云密布,而我的心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今天是出成绩的日子。我考得不算差,可几乎次次第一的我,一时竟无法接受这小小的退步。我开始质疑自己:我肯定是太骄傲了,我肯定是还不够努力,我肯定是学习方法不对,我肯定是……我恐怕是跟不上这样的学习节奏了吧?我在心中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还设想着各种被人笑话的场景。无法克制的胡思乱想在我脑中搅成一团乱麻。
浑浑噩噩中,车已经到站。下了车,迎面而来的是一阵闷热的空气。抬头一看,乌黑的云层压在头顶,地面上没有一丝风,树木庄严地伫立着,一切都沉静得可怕——暴风雨前的宁静。车站离家还有一段不短的路,此时恐怕来一丝风,便能惹哭了这满天的乌云,我又偏偏没有带伞,只好快步走着,希望在雨下来之前赶回家。
天色变得更加昏暗,隐隐从远处传来低沉的雷声。我愈加心急,由快步变成小跑,又从小跑转为狂奔。终究,风雨不等人,一滴冰凉的雨珠落在我的鼻尖,很快,两滴、三滴、一串……豆大的雨点开始疯狂地击打着万物。离家还有很远,我只好四处寻找避雨的地方。
我奔向一处有点破旧的老式居民楼,躲在屋檐下,紧靠着墙边,喘着粗气。
抬头望着灰色的天空,雨丝箭一般地飞过我的眼前,耳边环绕着杂乱无章的雨声,我内心祈祷着雨快些停,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做,语文还有我最怕写的作文,数学还有很多压轴题不会,英语还要抄写很多单词,政治、历史还有很多需要背诵的,生物、地理还有很多需要理解识记的……再等下去,今天晚上怕是不用睡觉了。事情没完没了,时间却越来越少,压力在我的身上四处蔓延,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很久以来积压在心中的情绪骤然爆发,我把背上的书包重重地摔在地上,顺着墙根滑下来,瘫倒在地,把脸埋在臂弯里。耳边的雨声轻柔了些,淅淅瀝沥,绵绵密密,我只觉得心乱如麻。
忽然,一种奇妙的声音穿过缥缈的雨雾,轻轻传了过来。“咕咕”“呱呱”,这是——蛙鸣?我有些不敢相信,在这都市里,竟然还能听到蛙鸣!我疑惑地抬起头来四处张望,循着声音绕过居民楼,不禁眼前一亮。原来,在这老旧的居民楼之后,竟然有一个小池塘。池边生长着嫩绿的青草和灌木,把池塘映衬得绿意葱茏,雨点还在拍打着水面,漾起一圈圈浅浅的波纹。青蛙却不介意,兴奋地引吭高歌。起初只是一两声,到后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歌声并不凌乱,此起彼伏,抑扬顿挫,恰似一曲欢乐的合唱,与淅沥的雨声相得益彰。我静静地、痴痴地听着,忽然想起一句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再看这眼前景,再听这耳边声,我不禁陶醉了。
仔细想想,进入初中的我,好像被那些成绩与排名迷乱了心智,为之焦虑,为之彷徨,为之迷茫不已。然而,却忘记了读书本来的目的,也错过了许多不经意间的风景。正如这次,若我一路狂奔到家,必将淋上一场大雨,且又怎会听见这蛙鸣?
雨停了,我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在喧嚣浮华的尘世中迷了路,好在,那天等来了那场雨,静聆蛙鸣,唤回初心。(指导教师 王碧玉)
【评点】
“以景衬情,情随景迁”是本文的写作特色。文章运用环境变化来烘托作者的心境变化,先是按照“风雨欲来—雨势渐大—雨点淅沥”的顺序,描写了作者放学回家路上的所见所感,“乌黑的云层压在头顶”“恐怕来一丝风,便能惹哭了这满天的乌云”等描写,衬托出作者彼时的压抑心情;后以“忽然,一种奇妙的声音穿过缥缈的雨雾,轻轻传了过来”一句为转折点,由雨景转为池塘之景,抓住池塘的蛙鸣,完成心境的转变,达到“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效果。全文脉络清晰,细腻的景物描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充实了文章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