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凯 郭凯军
摘要 猪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实验教学改革是在原来的动物科学专业猪生产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对培养学生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进一步进行了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以期使学生全面感受生猪生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畜牧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动物科学;猪生产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9-025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猪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其主要研究生猪生产原理与技术,重点阐述国内外养猪业的发展趋势、猪的生物学特性、品种与育种、饲料营养、各种类型猪的饲养管理以及猪场建设和全面经营管理等内容。该课程的开展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必须的生猪生产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生产、市场和经济观念,进而成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养猪生产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1]。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创新教育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2]。在动物科学专业的教育中,不仅要求学生获得动物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还要能够提高学生在本专业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成为能够适应集约化、现代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畜牧业高素质专业人才[3]。
猪生产学实验是猪生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猪生产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动物生产学实验的开设对于学生巩固猪生产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有效掌握生猪产业的相关理念和生产技术,提高学生的可操作能力至关重要[4]。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猪生产学实验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所做实验缺乏兴趣;实验内容简单重复,验证性实验居多;联系理论较多,与生产实践结合少;实验重操作、缺创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不全面等,所以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5]。因此,为了提高猪生产学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畜牧业人才,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对猪生产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视觉和听觉疲劳。单调的教学方法会使得还未从事过养猪生产研究和实践的学生感觉内容枯燥和抽象,教学授课效果不佳[5]。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大学生知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践训练为主线、提高学生素质为准绳、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力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提供机会和空间,创建合作交流的氛围和环境,培养社会需要人才[6]。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构建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实验教学体系[7]。本次教学改革在原来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设计出基础性、综合性及设计性等3个实验训练层次,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8]。
2 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体系
在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时,结合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以生产实际或科研实验内容为实例,结合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尽可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成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具体实例,并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读[9]。例如,删去猪种的识别和识记实验,由于此实验只能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讲解,耗时较长且教学效果不佳,因而将此部分内容增加到理论课的课程论文中,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完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根据学科发展和养猪生产需要,增加“猪的营养与配方设计”和“DMU预测猪生长性能遗传参数”等实验项目。通过该种新型实用实验项目,可使学生快速掌握养猪实际生产的相关实践技能,培養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10]。
3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模式,依照不同的实验项目类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11]。由于规模化猪场的防疫要求,猪活体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只能在实验室进行讲解。教师结合PPT讲解生猪测定要点的同时,播放育种员在猪场现场测定的录像,使学生对猪生产性能测定有更深刻和理性的认识。猪胴体性能测定则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对猪左半侧胴体进行具体性能指标的识别及测定,最后完成测定瘦肉率的分割实验。教师讲解猪胴体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在现场引导与启发学生解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如在计算瘦肉率时,比较采用左半侧胴体重和左半侧皮、骨、脂肪和瘦肉重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在测定过程中,教师仅充当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12]。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胴体指标的测定标准和时间,掌握测定的方法。猪肉质测定实验中除了常规的肉品质测定,还增加了品尝实验模块。通过蒸、煮2种方式比较不同猪种(北京黑猪和杜长大猪)、不同部位(背最长肌和臀大肌)的风味,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4 构建全面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猪生产学实验教学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往实验教学的考核办法往往是以“平时成绩+实际操作+实验报告记分”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13],新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注重实际操作过程,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和整体素质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增加前期知识储备、实验前期准备、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解读等评价指标[14]。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具体可作如下参考[13]:前期知识储备占10%;课堂出勤和实验前准备工作占10%;实验现场操作30%;实验报告占30%;实验结果解读占20%。按照各个比例最终得到学生课程成绩,这种评价学生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方式更加公正、客观,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猪生产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为面对不断出现的养猪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动物科学专业猪生产学实验教学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建设和改革[3]。高校教师必须在教学、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人才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15]。本次猪生产学教学实验改革通过构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较为全面的科学实验体系、多种教学方式及完善的考核体系,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猪生产学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6 参考文献
[1] 杨公社.猪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7.
[2] 余建潮.构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5(5):53-55.
[3] 丁月云,張晓东,殷宗俊.关于猪生产学实验教学创新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12):84-86.
[4] 段云鹏,张博夫,周伟.基于MOOC的猪生产学实验微课教学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9):246-248.
[5] 敖维平.动物科学专业《猪生产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2013,34(6):51-52.
[6] 孙旭,郭宁.高等农业院校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114-115.
[7] 陈伟,燕志宏,顾丽菊.猪生产学实验课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7(17):39-39.
[8] 庞卫军,孙世铎,杨公社.《猪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13,32(2):73-74.
[9] 于晓芳.农学类专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78-79.
[10] 张鹤亮,张兆琴,李亚奎,等.专业课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30(29):178-179.
[11] 高辉,郭文善,严长杰.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4):209-211.
[12] 何宝燕,尹华,叶锦韶,等.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8(10):1655-1658.
[13] 封洋,姜天团,雷赵民,等.PBL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猪生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8(6):94-97.
[14] 何风华.关于遗传学实验教学创新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4):32-34.
[15] 臧长江,晋大鹏,潘榕,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动物营养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畜牧兽医,2015,42(8):221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