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摘要 大豆是淮北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病虫害的发生不利于其安全生产。结合实践,本文简单总结了淮北地区常发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以期为大豆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病虫害;危害特点;防治技术;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9-010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大豆是我国传统的粮油兼作作物之一,蛋白质含量很高,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超过5 000年,各地均有栽植,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大豆生产中经常会有病虫害发生,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导致大豆减产、减收。目前,已经发现的大豆病虫害超过100种。现结合淮北地区大豆生产实际,对当地常见的几类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介绍。
1 大豆花叶病毒病
1.1 危害特点
大豆发生花叶病毒病后,叶片颜色变为黄绿相间,症状类似于皱缩花叶型,但是皱缩现象更为严重,叶脉呈弯曲状,叶肉上有暗绿色的突起、呈紧密的泡状,叶片邊缘往后卷。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叶脉逐渐坏死。大豆感染此病后籽粒上容易出现褐斑,减产幅度一般为5%~7%,发病程度较重的减产幅度达到10%~25%,个别发生特别严重的年份减幅可达到95%;而且病粒中油分、蛋白质含量均降低,商品性降低。
1.2 防治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选择对病害抵抗能力强的品种,注重品种的改良、提纯复壮工作,以保证品种有较强的抗性水平;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大豆植株长势健壮,及时拔除田间发病的植株;用作种子的大豆籽粒要求没有病虫害、籽粒饱满、色泽正常[1];蚜虫是花叶病毒病病原菌的传播媒介,可在田间覆盖银色地膜,趋避蚜虫效果较好。二是化学防治。及早在大豆田间进行蚜虫防治,可选择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大豆发生花叶病毒病后,可在刚发病时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2 大豆紫斑病
2.1 危害特点
大豆紫斑病在我国各大豆产区发生比较普遍。大豆发病后,种子出现紫色的斑,深浅程度不一,降低大豆的商品价值;发病重的籽粒瘪,产生龟裂,播种后无法发芽。叶片上发生紫斑病可导致叶片枯萎死亡[2]。苗期发病,可导致子叶上出现赤褐色或者褐色圆形、云纹状的斑点;真叶上发生紫斑病后,刚开始产生紫色的散生状圆形小点,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展成浅灰色或褐色多角形的病斑;茎杆上发生紫斑病,可产生长条形或者梭形的红褐色病斑,发病严重的情况下颜色为黑紫色,病斑上稀疏分布一层灰黑色霉层。
2.2 防治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科学选种,要求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剔除带紫斑的种子;也可以选择熟期偏早的大豆品种,对预防紫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播种前选择福美双等进行拌种处理;合理控制大豆的栽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避免重茬,深秋季节深翻土壤1次,以加快病残体的腐烂、降低翌年田间病原菌基数,降低紫斑病的危害。二是化学防治。可选择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分别在开花期、结荚期、嫩荚期各防治1次。
3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3.1 危害特点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对大豆的幼苗、叶柄、茎、豆荚等产生危害。幼苗上发生细菌性斑点病后,子叶上产生褐色近圆形或者半圆形的病斑;叶片发病后,刚开始出现褪绿的小斑点,呈不规则的水浸状,之后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多角形或者不规则的病斑,其外围有较窄的褪绿晕环、中间颜色呈黑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枯死的大斑块;茎部发病后,刚开始出现长条形的暗褐色病斑,之后逐渐扩大,形状不规则;豆荚发病后,产生条状的暗褐色病斑。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一般在未腐熟的病残体或者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的病原扩展中心,借着雨水、大风等逐渐扩散,尤其是暴风雨之后大豆植株上会出现较多的伤口,容易导致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
3.2 防治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大豆品种的无病种子,目前科黄2号、徐州424、南493—1、沛县大白角等品种均对细菌性斑点病有较强的抗性;及时将田间发病的植株残体清除干净,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至少3年;播种前用50%福美双拌种。二是化学防治。细菌性斑点病发病初期选择30%绿得保悬浮液400倍液或者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防治,具体喷施次数结合病情而定,一般喷施1~2次即可。
4 大豆食心虫
4.1 危害特点
大豆食心虫是目前淮北地区大豆生产中常发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进入到豆荚内部为害,将大豆籽粒咬成缺刻或者沟道,降低大豆的产量及商品价值。大豆食心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成虫飞翔能力不强,一般都潜伏在大豆叶片的背面或者荚杆上为害,受到外部干扰后会受惊而短距离飞翔。一般早期出现的食心虫成虫多数为雄虫,后期多数为雌性。
4.2 防治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选择有较强抗虫能力的大豆品种,一般成熟期早、豆荚毛少的品种抗虫能力较强;秋季及时进行土壤的翻耙工作,破坏幼虫越冬场所,降低翌年田间虫口基数。二是生物与物理防治。利用食心虫对灯光有趋向性的特点在田间悬挂杀虫灯,可以起到很好的诱杀效果;在幼虫从豆荚上脱落前,将细土与白僵菌拌均匀后撒在地面上,幼虫落地后与白僵菌孢子接触,在湿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即可发病死亡;赤眼蜂是食心虫的天敌,可在大豆田间人工释放一定密度的赤眼蜂,释放时间以成虫产卵盛期为最佳,释放密度为每次45万头/hm2左右,如果食心虫危害严重可增加放蜂的次数。三是化学防治。淮北地区大豆食心虫成虫高发期约在8月下旬,当田间100 m行长内食心虫口数达到50只以上、有蛾团出现时即可进行防治,可选择敌敌畏熏蒸、杀螟松粉剂喷粉、氯氰菊酯喷雾等方式。
5 大豆蚜虫
5.1 危害特点
大豆蚜虫主要为害大豆植株嫩叶的背面、生长点、幼茎等部位,导致叶片背面皱缩、扭曲等,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延迟各生育期;此外,蚜虫还可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蚜虫在取食时,伤口处有蜜露、水分等排出,不利于叶片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大豆的产量及品质[3]。大豆蚜虫形体小,但是繁殖速度很快,因而一旦发生就会造成较大的危害。蚜虫可分为2种形态,即有翅蚜虫和无翅蚜虫。前者可以迁飞到比较远的地方;后者迁飞能力不强,但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主要是靠爬行为害近距离的大豆植株。
5.2 防治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将田沟内的杂草等清理干净,减少蚜虫栖息场所,降低虫口基数。二是物理与生物防治。在田间悬挂黄板或者覆盖银灰色的膜等,诱杀蚜虫的效果较好;大豆蚜虫的天敌包括瓢虫、花蝽、草蛉等,要对这些天敌进行合理的保护,发挥以虫治虫的作用,一般在有一定密度的天敵、蚜虫发生不是很严重的田间,不需施药,尽量通过天敌的控害作用来降低蚜虫危害。三是化学防治。当大豆植株上的蚜虫率达到了3~5头/株时即采取药剂防治,可选择捕快、25%抗蚜等药剂。由于蚜虫繁殖速度快、数量多、容易对药剂产生抗药性,因而要交替选择各种类型的药剂,忌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
6 大豆斜纹夜蛾
6.1 危害特点
斜纹夜蛾的食性杂,可为害瓜、豆、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等。幼虫可为害植物的花蕾、叶片、花、果实等,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咬食叶片下方的表皮、叶肉,上表皮留下透明的斑;4龄后危害加重,可将叶片吃完只留下叶脉。大豆斜纹夜蛾一般1年发生4~5代,以蛹藏于土壤下越冬(土层深度3~5 cm)。成虫夜间取食,白天潜伏于暗处。成虫对光线、糖、醋等表现出强烈的趋向性[4]。
6.2 防治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大豆收获后及时耕地晒土或者灌透水,将土壤中的蛹杀死;在田间管理时,看见卵块、初孵的幼虫可以直接人工摘除。二是物理防治。根据斜纹夜蛾的趋光性,在其发生高峰期悬挂黑光灯进行诱杀。三是诱虫液诱杀。成虫对糖、醋等具有趋向性,可将糖、醋、酒、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诱虫液置于田间诱杀成虫。四是化学防治。可选择50%氰戊菊酯乳油6 000倍液、10.5%甲维氟铃脲水分散粒剂1 200倍液等进行挑治或者全面防治,药剂要交替选择喷施,确保喷施均匀,不重喷、不漏喷。
7 参考文献
[1] 王万青.淮北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167.
[2] 郑艳明.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1):17.
[3] 马春燕.几种大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6(7):112.
[4] 林艺.淮北地区夏大豆田间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3(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