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理念内涵:一种社会学的解释

2019-11-21 04:48王向卓刘占卿
时代人物 2019年14期
关键词:资助精准育人

王向卓 刘占卿

资助育人工作是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是人才培养现实需求与五大发展理念良性互动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展开,是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教育公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举措。

新时期的资助育人工作是在社会主义核心观和发展理念的价值引领下,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以资助形式为依托,以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并保障教育公平的长效机制。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校加强了对资助体系和资助手段的多元化探索,然而当前高校的资助工作多停留在经济层面,并认为资助是育人成才之先决条件的社会意涵。这种理念将资助工作本身作为推动教育公平的重点对象,由此展开了一系列侧重资助工作的认定、监督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研究,通过对资助程序公正的追求,力图以机会均等的意识实现入口环节的教育公平模式,而忽略了“过程育人”以及育人成果检验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从资助育人的理念内涵出发,探讨“资助”与“育人”有机统一的社会基础,并试图分析资助育人工作在当下得以高效切入的基础性条件,以便为资助工作的推进提供可行性的实施路径。

既往对于资助理念的研究主要关注这一概念的外延以及具体举措中存在的问题,而对于资助理念的发展内涵还没有足够关注,也未形成统一的定论。事实上,资助育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其一,从资助的对象看,主要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其二,从资助的形式看,存有“奖、助、贷、免、勤”等多维资助方式;其三,从资助的实现路径看,是“共享共建”,要最大限度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活力,形成人人有机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人人有能力共建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其四,从资助的推进进程看,是“渐进育人”,资助育人是一个从入口到出口,贯穿于教育各个环节的过程。这四个方面揭示出资助育人是一种与“资助即救济”思想完全不同的育人理念,是在精准资助的前提下,蕴含公平、发展等多面向的资助性理念。

資助育人的精准性意涵

高校作为面向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承接着人才从“输血”向“造血”功能实现的艰巨任务。高校学生在进入环节由于城乡差距、阶层分化和地域发展不均衡等结构性因素面临着享受教育资源机会上不平等的难题。始终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教育承诺,不断加大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然而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却存有认定依据不科学、认定标准模糊以及认定评价不准确等多种问题,那么如何将财政补助资金与所需学生群体精准匹配便成为一大难题。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精准扶贫政策,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内容之一,亦应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开展精准性资助工作,因而“精准”作为资助性理念应运而生。

以往对于困难学生的认定,往往以学生主动申请,地方开具的贫困证明为标准,以同学评价和日常观察为辅助,由高校辅导员筛选并上报、确定,这一认定程序由于对资助学生存有主观性认知偏差,通常会对评定过程中受助群体贫困程度的真实性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高校对于困难生的受助态度、补助资金的去向以及资助成效等问题难以监控,进而加剧了认定工作再一轮开展的困难。

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从制度上为困难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了“奖、助、贷、免、勤”这一资助体系,不同的资助形式对应着差异化的受助群体,这一体系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针对性与层次性,亦是对精准资助理念的贯彻与落实。以经济资助为主要资助形式,不仅是出于量化和考核的现实考虑,也是对学生群体需求无差异的现状考量。精准资助理念,是高校在资助认定过程中日益科学化、规范化的学理支撑,一方面是为推进资助资源有效分配的精神支点,另一方面也是全体学生在教育入口中实现机会平等的方向指引。

资助育人的公平性内涵

马克思指出,“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及其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助育人理念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这种理念强调经济资助与育人进步的同步发展,是对以学生进步为主体的高校建设的一种制度化提升,做好育人工作,学生进步是“指南针”。资助育人理念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建设性理念,体现了自由进步的重要内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于此,公平性即为资助理念的本质属性。

以往对于“公平性”理念的阐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机会层面的平等,即每一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其二需求层面的平等,即每一个学生的合理化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这种理解通常是以资助为前提的育人理念,认为实现了公平性的资助,方能同步实现育人的功能,将资助与育人等同起来,并由此构成了一种资助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理念往往追求“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而忽略了高校学生群体“需求无差异”但“素质有差异”的社会事实。而公平性理念则是一种“资助中育人”与“育人中资助”相统一的发展观,是将资助与育人有机联系起来的学理支点。

当前,地方高校资助工作的问题层出不穷:重资助轻育人、重物质轻精神等,高校学生亦出现了失信、感恩意识缺失、身份压力等问题。对于如何扭转资助与育人“两张皮”这一困境,刘广乐等人指出,要着力突出勤工俭学这一在资助过程中能够培养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奋斗拼搏品性的资助形式。孟影提出,要通过社团活动_5建立困难学生的实践感,将受助的被动思维转化为主动增能的现实动力。孙珊从内外联动的角度出发,指出通过发挥课堂导学、校园环境辅助学、社会服务俭学三大课堂的互动作用,进而提高受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一研究思路,与“资助中育人”和“育人中资助”的公平性资助理念相得益彰,既符合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又是对当下资助育人工作高效开展的理论指引。

那么如何评定这一理念在具体举措中贯彻与落实的阶段性成果,孙海龙等人提出,通过困难学生打卡形式,对其服务意识和责任精神进行考核。祝杨杨等人则认为明晰育人主体,可实现分阶段全过程指导。朱传福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强调提升企业参与资助育人积极性的重要作用。鉴于资助理念的关涉主体多元化,包括资助者、被资助者、非受助学生,三者的有机联系及良性互动,无论是校内的评估考核,还是资助平台的介入监督,都不足以全方位展现。三者的主体意识都对公平性资助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在坚持“资助中育人”与“育人中资助”的理念导向时,要及时关注并分析资助者——被资助者——非受助者这一资助共同体的互动机制,进而保障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

资助育人的发展性要求

资助育人是“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统一,“资助”主要针对的是家庭困难学生面临的经济困境,强调的是受助群体物质需求和发展的程度和层次;而“育人”则是针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言的,关注的是高校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空间和范围。由此,资助育人理念的提出是針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阶层差异等社会事实而言的,不仅搭建了资助者与被资助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理念的深入贯彻亦受到了非受助学生群体对于资助方与被资助方的关系理解的影响。但这一资助共同体面临的目标均为发展,关注的都是“谁要发展”、“为谁发展”,以及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问题。

学生资助工作70年,随着资助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亦开始探索本土化的资助模式。吴希媛提出,要建立以家校互联、师生结对、项目管理为主体的参与性资助模式。吴宏宇等人,认为应搭建好困难学生的心理支持、学业支持、社会实践与事业拓展四大平台,积极发挥外延拓展的作用。沈秋欢等人,提出要实现责任培养、经济资助、精神激励与能力拓展并列的资助维度。欧融等人提出构建“资助资金+学业促进+公益服务+就业创业+励志成长”五位一体的发展性资助方案。

国家资助政策的调整和高校资助模式的探索,都是建立在学生需求变化的基础上。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两个层次:缺失性需求与发展性需求,并指出发展性需求是建立在缺失性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在资助经费相对充裕和资助体系相对完善的前提下,高校困难学生对于精神与自我发展的要求日益强烈。既显化了诚信、励志、社会责任感及感恩等内修需求,又突显了社会实践、项目参与等外炼要求。如何充分发挥挖掘困难学生解困后要求发展的内动力以及提供学生进步发展的外驱力这一双重作用,是当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重点。

资助育人理念是“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统一,资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分配逻辑的展现,育人是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精准、公平与发展是资助育人理念的主要内涵。新时期,为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必须正视当前普遍存在着的资助与育人“两张皮”现象,避免将资助工作仅停留在“入口”环节,深入理解和把握资助育人的理论内涵,为本土化的育人模式建构提供学理支撑就尤为必要。如何将“资助中育人”与“育人中资助”内化于具体实践举措中以及如何利用资助共同体将资助育人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都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猜你喜欢
资助精准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