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秋华 李泓熠
在高校教育课程教学期间,教学有效性对于高校院校的人才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属于高校院校计算机人才教育的基础性保障。在高校教育阶段,教育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会因为院校的重视度、学生基础以及课程水平等方面遭受影响。但是无论如何,提升高校教育的课程思政工作水平显得非常重要,是保障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关键。对此,探讨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中机制创新路径具备显著实际意义。
在思政工作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人文关怀这一元素,构建一个以学生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思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核心目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展现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认真对待学生并采取和谐平等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学生学习现状与内心情绪表现情况,仔细观察学生的所作所为,猜想所思所想,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尽可能提高课堂和谐度,和谐课堂的构建必然需要涉及到生活、学习、心理、人际关系以及文化氛围,只有在做好多方面的氛围改善、关系优化,才可以更好的促使学生由内而外的形成学习成就感,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
大学生具备喜爱模仿的特点,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当中,教师往往会成为被模仿的对象,在思想品德教育当中,教师必须和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充足的爱心和耐心去帮助和呵护大学生,以良好的生活、语言、行为习惯,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帮助和指导,从而让大学生在模仿过程中能够更好体现教育的作用。师生和谐是学校发展以及学生学习的关键,同样也是体现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对此,教师需要优化自身的理念,正确的对待学生,把学生当做是自己的子女一样,给予鼓励、激励、友爱。在大学生教育环境之下,教师必须转变自我角色,将课堂主导地位交还给大学生,充分尊重大学生,让大学生真正成为管理活动的主导者,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被管理习惯。例如,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当中,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惩罚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大学生给予奖励和肯定,对有表现不好的大学生给予适当的惩罚,以此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习惯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这一种教学方式本身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影响比较突出,在这一环境之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相对枯燥,整体教学效果也会比较差。对此,教师可以经常开展各种激励性的教育方式,例如借助课外计提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自我锻炼,强化自身的实践性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培养意志力与处理问题时的独立能力。想要更好的改善师生关系就必须做好对学生的方向性指导而不是手把手的定点指导,这也是激励教育对于师生关系具备改善作用的主要原因。在统计学知识的教学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中,对每一户的家庭信息进行调查统计,在活动期间不仅可以实现师生关系的改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并实现对数据统计调查的能力培养,这也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活动方式。在思政工作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結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创新教育模式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作为思政工作的组织者,教师属于学生眼中的标杆,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保持良好的谈吐与行为方式,这不仅是改善师生关系的重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在今后需要围绕着党建、思政工作现状,做好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工作,最好多要素的融合改进,保障相互作用效益,最终确保学生将良好的社会道德内化成为个体的需求,做好信念与行为品质方面的改进。今后,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围绕着十八大的基础要求做好思想层面上的指导教育,同时校领导与相关教师需要高度需重视大学思政工作,积极分析明确大学思政工作困境,同时围绕着具体困境提出针对性破解策略,从多层面上进行优化改进,进而推动党与国家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