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老兵第三次向您报到!

2019-11-21 04:38
新传奇 2019年45期
关键词:观礼白云山战旗

96岁老兵吕品说,在今年阅兵的战旗方队里,看到50军447团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获得的“白云山团”战旗,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祖国没有忘记在朝鲜战场英勇杀敌的勇士集体,没有忘记那些保家卫国的烈士。”

“今年是我入伍80年、入党80年,还是我作为老兵第三次参加首都庆典!”

头发银白,声音洪亮,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热泪盈眶,随着96岁老兵吕品的讲述,一段峥嵘岁月在人们的面前徐徐展开。

“祖国,老兵第三次向您报到!”

尽管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典已结束,辽宁省军区副军职离休干部、原辽宁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吕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难掩激动。

这是吕品第三次参加首都庆典。第一次是1954年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参加国庆五周年庆典;第二次是2015年,作为新四军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戰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并参加“9·3”首都阅兵。

10月1日上午,吕品登上礼宾车,随致敬方阵参加庆典。他乘坐的礼宾车,在群众游行队伍第一个方队第一个梯队组。车上乘坐着6位元帅亲属——贺龙之女、罗荣桓之子、徐向前之子、陈毅之子、刘伯承后代、彭德怀侄孙;还有两位老科学家子女、老一辈军地英模等。

“当我们车队通过天安门,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我们招手,现场群众高举国旗和鲜花向我们欢呼,我向着天安门方向庄严地举起右手,迟迟不愿放下。我在心中默念:‘祖国,老兵第三次向您报到!”

眼前的欢腾景象,让老人想起了70年前他曾错过的开国大典。

当时,吕品是50军149师宣传科科长,正随部队奉命歼灭鄂西地区国民党残余部队。从电台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师部命令他立即将消息传达给全师官兵。

为了让大家尽快知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策马狂奔,第一时间将这一喜讯传达给正在行进中的全师官兵。战士们听到消息后,都高兴得蹦起来欢呼。

“能参加这次庆典,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我代表的是无数为新中国建功立业的老战士。”

吕品说,在今年阅兵的战旗方队里,看到50军447团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获得的“白云山团”战旗,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祖国没有忘记在朝鲜战场英勇杀敌的勇士集体,没有忘记那些保家卫国的烈士。”

“我是代表他们向祖国敬礼”

2015年7月26日,时年92岁的吕品在家里接到了参加“9·3”大阅兵的通知。

1945年,他曾作为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一名指导员,迎接过抗战胜利的时刻。70年后再度受邀参加大阅兵,周围的人都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不要太激动。但他说,自己对这一天期盼已久。

“当时,我的座位是老兵方队第5车第5位。车上有华南游击队队员、远征军老兵、八路军南进支队队员等。”

参加那次阅兵的抗战老兵,平均年龄90岁,最年长者102岁。当时,两位抗战老兵方队乘坐敞篷车,由国宾摩托车拱卫在前后左右,呈箭头状护卫进场。“通常只有外国元首来访时才会启用国宾摩托车护卫队,我们这属于国礼级待遇。”

当车队行进到天安门前,吕品和其他老兵庄重地向天安门举起右手。这张图片很快传遍网络,成为“9·3”大阅兵的一个经典瞬间。

回忆起抗战往事,吕品对自己参加的第一次战斗记忆犹新。

当时,16岁的吕品参加的是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3团1营3连。入伍3个月,他刚学会放枪就和战士们参加了一次伏击战,击沉了一艘日军运输船,消灭了10多个敌人,缴获了5支步枪。那次战斗是当地抗日武装第一次取得胜利,鼓舞了士气,吸引了更多青年参军。

2个月后的一次惨烈战斗,让16岁的小兵成了“抗日小英雄”。

当时,冲锋在前的吕品左臂中弹却浑然不觉,直到战斗结束,一摸有血才发现肉里有个硬东西。“我用指甲把四周的破皮烂肉拨开,硬是把它抠了出来。一看,是子弹头。”作为连队年龄最小的小兵,吕品受到了连队表扬。70多年过去,那块牛痘花般的伤疤,至今还留在他的臂上。

吕品讲述时,提到了很多曾奋战在抗日前线的战友。比如,带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战士乙兆科,在一次战斗中被击中腿,吕品赶去救他,他却大声呼喊:“不要管我,快向前冲,打鬼子!”在解放淮阴战役中,吕品所在的部队尖刀班班长徐佳标,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的枪眼,为部队赢得了宝贵时间,是我军第一位用身体堵枪眼的英雄……

谈起这些,老人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泪花。“我是代表他们接受祖国的检阅,代表他们向祖国敬礼!”

“来到首都,走到哪里都受到热烈欢迎”

1954年,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庆典前,抗美援朝志愿军组成了一个归国观礼代表团。当时吕品是志愿军50军149师447团政委,代表全师回国参加国庆5周年观礼。这也是吕品第一次参加首都庆祝大典。

“1954年那次观礼,弥补了我没能参加开国大典的遗憾。”吕品拿出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说,“这是1954年志愿军参加国庆观礼代表回国前拍的合影。从左边数第二排第七名是我。”

“来到首都,走到哪里都受到热烈欢迎。我们代表团被安排在前门外总政的一个招待所,当时条件是最好的。”一想到要参加国庆大典,吕品兴奋得一夜没睡。

那年10月1日清晨,49名志愿军代表来到紧靠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我们站了3个多小时,却一点儿没觉得累。最激动的是看到毛主席在城楼上向我们挥手,我们也向毛主席敬礼,向天安门城楼敬礼。”

在天安门广场的欢呼声中,吕品仿佛看到了他的战友们用鲜血染红的“白云山团”那面鲜红的旗帜。

在抗美援朝期间著名的白云山阻击战中,吕品所在的447团与美军第25师激战了11个昼夜。“阵地丢了再夺回来,再丢再夺。7连指导员宋时运胸部、腹部同时中弹身亡,年仅21岁。‘东远里阻击英雄第二班唯一幸存的战士高喜友也牺牲了。有一个连100多名战士最后只剩下1个指导员、2个战士了,还在坚守阵地。我当时听到师长反复说的一句话是:‘夺回来!夺回来!夺回来!”吕品回忆。最终447团守住了阵地,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拼搏中经受住了考验。

1951年5月,经志愿军政治部批准,447团被授予“白云山团”光荣称号。白云山11昼夜的英雄故事,在国内广泛流传。“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他们的英名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吕品曾整理了一本影集,里面收集了他的不少照片。然而,他在前言中写道:“我是一个老兵,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风风雨雨几十年,总感觉与老战友相比,自己的经历只能用平平淡淡来形容。”

(《新华每日电讯》2019.10.25)

猜你喜欢
观礼白云山战旗
浩浩春风起 猎猎战旗红
战旗村:让安静的乡村灵动起来
小城故事
非遗视野下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战旗村:一个乡村的就地城镇化之路
广州·白云山
60年庆典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