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整形美容科,福建 漳州,363000)
褐青色斑也称双侧获得性太田痣样斑,属于真皮色素性疾病。一般对称分布于颧部两侧,呈群集而又不融合的圆形、椭圆形分布。发病高峰见于26~30 岁青年女性,亚洲人发病率较高。病变主要位于真皮浅层[1],虽无痒痛,但因影响美观对,对患者生活、社交和工作影响较大,因此患者的治疗愿望迫切。因黑色素处于真皮层内,传统的治疗方法如物理磨削术、化学剥脱术、冷冻等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提出[2]后,激光治疗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同,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3]。不同的激光治疗方式其效果存在差异[4],并发症及恢复过程也有很大差别。我科以往常规采用的1064nm激光治疗,患者的满意度较低,Q开关755nm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斑疗效确切,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更理想的应用价值。我科选取2015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4例褐青色斑患者,对上述两种激光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于我院2015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褐青色斑患者中,选取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男2例,女50例。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9.5±6.7)岁。观察组:男3例,女49例。年龄22-43岁,平均(29.4±6.9)岁。病变部位:双侧颧部、颞部、双下眼睑;颜色以褐青色、灰色、灰褐色为主。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皮肤病诊疗指南》(第三版)中褐青色斑的诊断标准[5],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妇女,瘢痕体质、有出血倾向、光过敏、恶性肿瘤及局部感染患者。
对照组行采用韩国STAR TR公司生产的Q开关激光治疗机,波长1064nm,能量5.0~7.8J/cm2,频率5Hz,光斑直径4mm。治疗时手具与皮肤面垂直间距1cm左右,调整能量密度直至治疗区变灰白或点状渗血,光斑重叠率小于20%。观察组行赛诺秀Q开关755nm翠绿宝石激光治疗,波长755nm,脉宽50 ns,光斑3mm,能量密度7.2~8.0J/cm2,平均7.6J/cm2。治疗时手具与皮肤面垂直,调整能量密度直至治疗区表现出灰白色霜化反应,光斑不遗漏不重叠。
治疗前均对患者面部进行清洁,之后以利多卡因乳膏行外涂抹麻醉,药物起效后进行照射治疗,治疗完成后外涂红霉素软膏,应用冰袋冷敷15min。单次治疗不佳的患者,可于6个月后进行二次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疗效判断标准如下:痊愈为皮损颜色消退90%以上,显效为皮损颜色消退70%以上,有效为皮损颜色变淡超过30%,无效为受治部位色素无明显变化或面积减小小于30%,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相加之和。不良反应包括水泡、感染、出血、色沉等。满意度依据疗效、恢复过程等方面,以自制问卷获取,分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调查统计。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为94.23%(49/5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5%(15/52),对照组为84.62%(44/5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6,P<0.05)(见表2)。观察组满意率为94.23%(49/52),对照组满意率为67.3%(35/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5,P<0.05)(见表3)。
典型病例治疗效果如图1-3所示。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对比
表3 两组满意率对比
图1 治疗前
图2 激光治疗1 次后
图3 激光治疗两次后
褐青斑是一种后天性色素沉着,26~30岁为发病高峰期,女性更为多见。紫外线、化妆品[6,7]、雌激素等可以刺激本病的发生,其病变深度达真皮乳头层,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相间存在[8],传统的物理磨削、化学剥脱术等难以去除,烧灼、冷冻或整形手术往往遗留瘫痕,都难以让患者满意。目前Q 开关激光是治疗真皮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唯一理想的方法,激光器及波长的选择主要依据病变的深度及激光的穿透力,光波在黑色素层的穿透深度随波长增加而增大,病变部位越深,所需激光波长越长,尤其是真皮深部的病变一定要选择较长波长的激光,否则激光作用不到病变部位[9]。因此目前临床治疗褐青斑的激光主要包括 Q开关 Nd :YAG 激光(1064nm)[10],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755nm)[11]及 Q 开关红宝石激光(694nm)[12]等。755nm波长激光处于 1064nm和 694nm之间,穿透性比 694nm强,被色素吸收能力又比 1064nm激光好,所产生的继发色素较 694nm少,故755nm激光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
本研究采用755nm和1064nm两种波长的激光来治疗褐青斑,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别,对色斑均能有效的清除,两组均存在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色素沉着,与张静等[13]/朱金土[14]等的研究报道一致。继发色沉可以自行消退,但持续时间较长,大多在2-3个月左右,个别患者色沉较深患者可达半年以上.李承新等研究发现[15]褐青斑的黑素细胞主要位于血管周围,激光治疗后炎症反应较强,这是导致色素沉着发生率较高的可能原因。较高的色沉发生率与治疗后紫外线照射、皮肤状况等因素有关,治疗时根据患者皮肤类型个性化调整治疗参数,对于年龄较小,角质层较薄,肤色较深及色素颜色较深者,应适当调低治疗参数,治疗后必须注意防晒,适当配合维生素C、E及抑制黑色素生成的药物。
观察两组患者,色素呈褐色或灰褐色者总治疗次数较少,呈褐青色者治疗次数较多,究其原因主要与色素颗粒的位置和数量有关。皮损浅色者所含色素颗粒位置较浅,且数量较少,故需激光治疗的次数较少,深色者所含色素颗粒位置较深,且数量较多,故所需激光治疗的次数更多。肤色偏深者其皮肤内黑色素细胞对激光的竞争性吸收损耗更多,因此治疗效果相应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共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这些患者均合并有黄褐斑,患者治疗1-2次后因并发色素沉着较为严重,消退缓慢,患者满意度低,拒绝配合继续治疗,李承新[15]、林宁宁[16]等的研究中也有类似情况发生,建议先治疗黄褐斑,黄褐斑好转后再治疗褐青斑,同时增加治疗次数以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