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荣,李立帜
(福建省立医院 儿外科 福建 福州 350001)
面部混合型血管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患者发病的诱因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病变[1]。患有面部混合型血管瘤的患者病情会出现快速进展,且患者整体预后情况较差,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容易出现畸形、溃疡、感染甚至出血性坏死等[2-3]。在面部混合型血管瘤患者当中,婴幼儿患儿的年龄较小,所以治疗的难度也会较大,患儿的康复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4-5]。针对这类患儿的治疗,临床多会选择药物治疗的方式,效果较好[6-7]。我院针对此类患儿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现针对实际情况分析如下:
从我院儿科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儿中择取32例面部混合型血管瘤婴幼儿患儿为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作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7例,月龄为4~11个月,平均(7.4±1.1)月;观察组患儿中男性10例,女性6例,月龄5~13个月,平均(7.5±1.0)月,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分析后无任何差异(P>0.05)。此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严格审核,且征得患儿家属的同意。
纳入标准为: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血管瘤处于增生期;③入组前未接受过治疗。
排除标准:①本研究用药禁忌患儿;②合并心肺功能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患儿;③合并急性炎症反应患儿;④精神功能障碍、意识紊乱患儿;⑤中途退出研究、个人资料不全患儿。
对照组接受常规泼尼松片治疗,患儿每日服用2次,每次剂量为5mg,治疗1个月为一个周期,患儿需接受6个周期治疗。
观察组则需接受普萘洛尔片治疗,患儿每日接受3次治疗,每次剂量10mg,治疗周期与对照组相同。此外,给予观察组患儿噻吗洛尔治疗,护士遵医嘱将噻吗洛尔涂在患儿血管瘤表面,每日3次,如果治疗后无任何改善或者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停止使用。医生可以根据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情况变化、指标水平等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临床疗效。
对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结合其混合性血管瘤的恢复情况等将其疗效分作无效、控制与显效,患儿治疗总有效为控制+显效。无效:患儿的症状无明显好转,且血管瘤未见缩小等;控制:患儿的症状得到控制未见进展,且瘤体的颜色出现变浅,体积缩小50%以上,但未达到75%;显效:患儿治疗后的瘤体体积缩小超过75%,瘤体颜色基本消退。
观察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低血压、嗜睡与低血糖情况。
分析两组患儿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阻力系数与血流峰值,并对两组患儿的心肌酶指标、肝功能指标等进行浅析。
此次研究中的数据需利用SPSS19.0软件包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接受X2检验,计量资料()选择t值验算。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整体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一数据比较后无任何差异,见表2。
观察组对象接受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主要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CK 检测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表1 CK 检测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n(%)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表4 两组患儿其它临床指标观察比较()
表4 两组患儿其它临床指标观察比较()
面部混合型血管瘤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血管瘤疾病,婴幼儿时期是这一疾病的高发时期,临床发病率可达到5%左右[8]。患有这一疾病的患儿容易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感染以及溃疡等,如果患儿的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出现视力障碍甚至呼吸不畅等[9-10]。如果患有面部混合型血管瘤的患儿治疗方法不够科学,不仅无法保证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治疗的针对性也会较差,一些患儿甚至会在接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等,威胁健康与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针对婴幼儿面部混合性血管瘤患儿的发病机制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多认为患儿的发病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胎盘学说或者增殖学说等相关。在此背景下,针对患有面部混合型血管瘤的婴幼儿患儿选择更为高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十分关键[11]。
在面部混合型血管瘤婴幼儿患儿的药物治疗当中,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以及平阳霉素或者环磷酰胺等抗肿瘤药物是此前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但是,患儿接受这类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效果不佳等情况,且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有时不够明显。更为关键的是,婴幼儿面部混合性血管瘤患儿长期接受这类药物治疗,容易出现一些副作用,患儿的治疗安全无法得到较好保证[12]。
我院针对此类患儿选择普萘洛尔片与噻吗洛尔进行联合治疗,患儿接受普萘洛尔治疗后,血管瘤部位的血管生长会得到显著抑制,并且对血管细胞等进行分化影响,也能抑制患儿肿瘤部位血管内皮细胞的进一步增生。在血管瘤患儿当中,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会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也会加速基质细胞的生长,且碱性成纤维因子也会家属内皮细胞向细胞外基质进行转移。而普萘洛尔的有效成分则可以对患儿体内Rac/丝裂原激活蛋白的通路进行有效的抑制,并且确保患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出现明下调。普萘洛尔对于患儿的治疗还在于可以对血管进行收缩,并且让血管瘤的颜色逐渐变淡,患儿的血管瘤质地也会变得更软,这种反应在患儿接受治疗几日之内就可以明显见到[13]。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主要与患儿神经系统、肾上腺素的调控等有关。普萘洛尔的药物成分会针对患儿的β受体进行相应作用,并且对肾上腺素调控的血管扩张情况进行有效抑制,但是不会对其α受体进行拮抗反应,从而确保血管组织收缩。而也有相关研究证实,普萘洛尔的成分可以增强患儿血管瘤病灶内周细胞的收缩功能,从而让血管瘤的体积出现变小[14]。患儿在服用普萘洛尔片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会出现明显下降,且也能对多种细胞的发生进行凋亡,避免相应细胞出现大量繁殖等,也不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患儿治疗的安全性也会较高。需要医生注意的是,在给予患儿普萘洛尔治疗的时候,虽然患儿服药后的治疗风险相对较低,但是普萘洛尔的应用仍然可能引发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所以,医生需要在患儿接受治疗过程中,做好其各项体征的观察,一定要保证患儿药量的准确性,必要时选择心脏彩超、血糖监测等进行观察。如果患儿服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医生可以逐渐增加用药剂量,并且随时做好患儿的监测。等到患儿的血管瘤增生期结束或者到了消退期的时候,医生则需要逐渐减少患儿的用药剂量,逐渐停药,并在患儿停药后观察其生命体征,如果快速停药,则可能诱发患儿心脏高敏反应等[15]。
我院针对此类患儿,在普萘洛尔片的使用基础上加入噻吗洛尔外用治疗。噻吗洛尔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非选择β受体阻滞药物,多被用于治疗心绞痛、青光眼、心动过速等疾病当中。局部外用噻吗洛尔进行治疗不会给患儿的身体组织带来较为强烈的刺激,患儿整体反应很小,且药物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瘤的瘤体表面,可以针对瘤体产生更为直接的作用,而进入患儿身体循环的药量则很少。对于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面部混合型血管瘤患儿,其主要机制在于:患儿的年龄很小,所以皮肤屏障的发育并不完全,这样有利于吸收药物有效成分,药物渗透性会较好。噻吗洛尔带有中度亲脂性的特点,透皮效果较好,也能避免患儿出现全身性摄入,以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确保患儿的治疗安全。患儿在同时接受噻吗洛尔外用治疗后,血管瘤瘤体会不断萎缩,且瘤体的颜色会逐渐变浅,皮肤张力也会不断下降,血管瘤的生长会受到明显的抑制,且瘤体会不断消退。患儿在同时接受普萘洛尔与噻吗洛尔进行治疗之后,两种治疗方法可以起到较强的协同功效,患儿治疗会得到显著增强,但是,不会诱发严重的不良反应,整体安全性较好,这就体现了两药联用的显著优势。
医生在为这类患儿选择普萘洛尔与噻吗洛尔联合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做好患儿家属的相关工作。一些患儿家属对于治疗不够了解或者对于联合用药存在认知误区,导致其可能无法完全配合治疗。医生需要进行必要的解释,将用药方式、主要优势等详细告知患儿家属,并且让患儿家属放平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要对患儿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监督。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儿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接受普萘洛尔片与噻吗洛尔联合治疗的患儿整体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患儿各项指标也得到显著改善。
针对患有面部混合型血管瘤的婴幼儿患儿,普萘洛尔片与噻吗洛尔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可作为此类患儿的首选治疗方式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