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茹
荆州满城位于长江中游,“西眺梁、益,南控交、广,据江淮上流,诚为要地”,在南方所建的六座满城(其他五座是江宁满城、杭州满城、成都满城、广州满城和福州满城)中,处于枢纽性的位置,是清朝南部军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清代满城的选址一般都会经过多项考量,荆州就是政治、军事、经济条件俱佳的形胜之地。从政治、军事方面来看,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北有荆山、汉江,南面洞庭平原,处江湖之会,为七省通衢之所,被历代兵家所看重。在古代有“欲保江左,必都建康,欲守建康,必有荊、峡”之说。从经济方面来讲,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农业生产发达,是经济富庶的地区,可以给驻防官兵及其亲眷提供良好的供给。拥有众多战略优势的荆州之所以能被清廷选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机缘,那就是清代初期一场重要的战争—平定三藩。
在17世纪前期明清鼎革的战争中,明朝降将吴三桂等人为清廷出力尤多,被封为藩王。清军入关后,统一战争仍在继续,八旗军队无暇顾及南方的部分省份,就由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和贵州,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继茂镇守福建,即所谓的“三藩”。康熙初年,国家渐趋稳定,而三藩在各自镇守的地区也已形成稳固的势力,“日练兵马,利器械”,相互联结,且每年向清廷索取的钱粮为数巨多,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康熙皇帝亲政后曾“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并“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可见三藩问题的严重性。
康熙十二年(1673),借平南王尚可喜奏请归老辽东、留其子镇守广东之机,清廷宣布对三藩俱行裁撤。于是吴三桂等起兵造反,三藩之乱爆发。在平定三藩的战争中,荆州的军事地位得以凸显。为遏住长江要冲,都统巴尔布曾率三千名骑兵驰往荆州,为中央兵力能及时调遣到西南战场提供了重要保障。三藩之乱平定后,鉴于荆州“用武之国”的重要战略位置,清廷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此设立满城,派八旗兵驻防,“无事则拱卫控制,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有事则敌忾同仇,收干城腹心之用”。
在此后的历史中,荆州满城也确实发挥了稳定清朝统治、镇压反清武装的重要作用。晚清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农民军曾掌控东南数省,独“荆州完善,安堵无惊”。清军由此而“无回顾忧,乃得以其间筹饷练兵,克安庆,援江皖”,最终收复南京。故清人感叹:荆州驻防“有裨于东南大局者如此”!
荆州满城属于“城中满城”,即在荆州府城内划定区域,用于八旗军队驻防。划分的方法是:在府城内自南纪门以东至远安门以西,南北向修筑一道不及荆州城墙高大、厚实的界墙。这道界墙“长三百三十丈、高二丈六尺五寸”,将府城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为供驻防官兵及其亲眷生活的满城,西为当地百姓所居的汉城。划分后,满城的占地面积约为整个荆州府城的二分之一。
荆州府城有六座城门,分别是东边的寅宾门、东南的德胜门、东北的远安门(俗称小北门)、西边的安澜门、南边的南纪门和西北的拱极门(俗称大北门)。界墙将寅宾、德胜、远安三门分隔在满城一边,同时,安澜、南纪、拱极三门被分隔在汉城一边。此外,界墙上有南新门和北新门作为满城和汉城间的城门。据《荆州驻防八旗志》记载,荆州满城“周二千四百七十丈,计十七里三分。东西径七里三分,南北系纵三里七分”,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区域。满城建立后,原来荆州城东部的官舍民宅被迁入西部的汉城,城东旧有的建筑设施多被满城继续利用,如荆州府衙原址被改为驻防将军衙署,原来的分巡荆宜施道署被驻防副都统署袭用,明代张居正的故宅被正白旗协领署征用……
荆州满城内的建筑设施比较齐全,并有官员衙署区、兵丁驻营区、文化教育区等功能性区域的划分。其中,官员衙署区在满城北部,以将军衙署为中心次第罗列;中部是兵丁驻营区,各旗严格按照八旗驻防的固定方位驻扎,即正黄旗、镶黄旗在北,正白旗、镶白旗在东,正红旗、镶红旗在西,正蓝旗、镶蓝旗在南,“各照方向,不许错乱”。
除东山书院位于城东北外,满城内的府学、书院、义学等教育场所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形成文化教育区;祠堂庙宇零星分布在满城的边缘地带或核心区域的将军衙署周围。满城内有寅宾门内大街、远安门内大街、公安门内大街、南界门大街、北界门大街等几条主要街道,都以城门命名。次一级的街道一般以八旗驻军的名称来命名,如镶黄旗大街、正白旗大街、正红旗大街、镶蓝旗大街。
荆州满城初设时,清廷从京师、江宁(今南京)、西安等地挑选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的兵丁3500多人,携眷属驻防,后又陆续增加兵额至7228人,数量居南方各满城之首。荆州驻防军的统帅是驻防将军,为满城内级别最高的官员,品秩与地方的总督、巡抚相同;将军之下设副都统两人、协领10人、佐领46人、防御和骁骑校各56人、笔帖式3人,另有弓匠56人、铁匠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