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全媒型人才培养初探

2019-11-20 12:24雷晓艳石玉婵
西部学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互联网+技能人才

雷晓艳?石玉婵

摘要:“互联网+”时代全媒型人才的培养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全媒型人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合”而不“融”、培养环节重技术而轻意识、教学效果追求“全”而忽视“专”、师资状况差强人意等问题。针对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影响,实现全媒型人才培养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在培养理念上,摒弃“全才”思维,打造“全”“专”结合的能力素质体系;在培养内容上,打破专业壁垒,构建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融合课程体系;在培养方式上,整合院校和传媒资源,创建合作平台,切实提升“全媒型人才”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全媒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3-0108-03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2019年第44次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7.5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数据截至2019年6月)。媒介环境和传播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融合、媒体竞合、融合媒体运营成为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行业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倒逼传媒行业变革,同时也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重大课题。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全媒型人才的紧缺成为遏制传统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一直以来,全媒型人才的培养被片面理解为培养技术全能、工具全能的技能型人才,走入了“技术至上”的误区。这既不利于全媒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长远来看,也会使大学的传媒教育误入歧途。基于此,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全媒型人才”?

2016年“2·19”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媒型人才”这一概念以来,业界、学界对于什么是“全媒型人才”、如何培养全媒型人才仍有诸多讨论的空间。复旦大学黄瑚指出,全媒型新闻人才,是指具备全媒体的,即多元的新闻传播理念、知识与技能的新闻人才。[1]刘烨认为,全媒型人才是指具有全媒型思维和理念,熟悉各种传播载体的传播规律、传播知识、传播技能,善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进行创造性传播性劳动,并对传播活动做出贡献的人。其中:传播载体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网络、手机等,传播技能:包括文字采访、出镜采访,文字写作,摄影、摄像、声音和视频编辑制作,网络和手机媒体等的数字传输技术等。郝红霞、刘峰提出全媒型新闻人才的特征有:熟练掌握全媒体信息采集及加工、处理技能;全方位掌握全媒体信息发布渠道和流程;具有较强的全媒体思维和全媒体意识。[2]黎勇认为全媒型人才不仅应熟练掌握不断更新的新媒体技能,还应在理念和知识上具备“先进性”;不仅应懂得某一种媒体,还应懂得多种乃至各种新媒体;不仅应是媒体行业内的专家,还应是政治、法律、社会等相关方面的行家。[3]可见,国内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全媒型人才”的界定更强调技能对于传媒行业的适配性,对于思维(或理念)、知识维度的要求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技术论”成为衡量“全媒型人才”的主流,这容易造成认知上的误区,即“全媒型人才”是技术型人才,背离了全媒型人才培养的真正目标。

基于此,本文将“全媒型人才”界定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全媒体思维、技术、能力和知识的新闻人才。其中,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业态发展是“全媒型人才”立足的职业环境,这一环境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与需求是培养和丰富其专业素质的根本出发点。从业界与学界对于“全媒型人才”的要求上来看,可以归纳为四个层面:从思维层面看,主要集中在全媒体、互联网思维,以及大传媒、大融合的理念;从技术层面看,主要是掌握不同媒介和渠道的技術特点及操作,能生产出不同形态的内容产品以适应不同终端与层次的需求;从专业能力来看,多媒体报道理念、跨媒体报道能力、整合传播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是基于全媒体传播规律和理念变革而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从专业知识来看,主要集中于本专业知识的精深、相关学科知识的广博,以及人文、科学类知识的涉猎。

二、当前全媒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全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不少高校的新闻院系正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实践,普遍的做法是:课程体系方面,不同程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打造“两微一端一抖”(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抖音)的全媒体实践平台,进行全媒体报道的实践教学;教学方式上,采用项目驱动教学,用模拟场景安排教学内容,线上线下相互促进;考核方式方面,以模拟全媒体报道为主,用“计件考核”代替传统考试。但总体而言,高校的全媒型人才培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课程设置“合”而不“融”

不少高校在全媒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即片面追求“媒体全”,而忽视课程之间的深度“融合”。具体表现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依然遵循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体理论与技能分类,未能体现融媒思维;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全媒体技能覆盖,将课程做简单的加法,把传媒基础、核心课程与各项新媒体技术课程简单叠加,理论与技术“两张皮”。而在教材建设方面,目前尚未有自成体系的全媒体教材,仅仅只是各种形态媒体理论与技能的拼凑。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有三个:一是学生的理论与技术脱节,二是课程的重复与交叉造成资源浪费,三是融合思维、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等的缺乏。

(二)培养环节重技术而轻意识

当前,全媒型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另一个误区是:重技术,轻意识。表现在全媒体人才培养中,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多于全媒体思维、知识、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繁接触新媒体软硬件,占据了课程教学的绝大多数时间。同时,教学考核也较侧重学生的软硬件操作,这就容易让学生片面地认为全媒体培养就是学习新媒体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而背离了全媒体人才培养的真正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三)教学效果追求“全”而忽视“专”

全媒体时代媒介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全媒型人才培养固然要求技能全面,但一味求“全”,不免陷入又一个误区,那就是:“全”而不“精”、“全”而不“专”。主要表现为:除了传统的采写编评等业务课程外,全媒型人才培养还加入了新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创意与设计等课程。然而传媒专业培养方案的课时是固定的,片面追求技能“大而全”的结果,势必压缩各门课程的课时,使得一些技能课程的教学流于表面。所谓的全媒体技能,只学到了一些皮毛,也影响了学生对某一技能的深入钻研。

(四)师资状况差强人意

师资队伍是全媒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全媒型人才的培养亟需建立一支全能型的师资队伍。然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的师资团队一般以专业型师资为主,普遍缺乏既有理论背景又有业界经验的双师型、全能型师资。究其原因,是因为高校师资大部分来源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或专业的科研院所,普遍面临着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技术应用能力缺乏、开拓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因而,如何因地制宜,培养一支理论功底深厚、技术过硬的双师型、全能型师资队伍,是全媒型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三、全媒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针对上述全媒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对现有的全媒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批判与反思。黎勇认为,全媒型人才应遵循价值观、思维和技能三个维度,尤其是价值观和思维的维度不容忽视。[4]陈永东指出,全媒体人才培养应具备新思维、新技术与新技能,其中新思维包括基本层面、内容、产品、市场、管理等层面;新技术包括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VR与AR、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新技能包括快速生动的文字表达能力、与众不同的图像创意能力、视频采编播能力。[5]上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有益的观点。本文认为,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培养理念:“全”“专”结合

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对全媒型人才的“全能”要求一直是摆在首位的,相关数据甚至用“十八般武艺”来为全媒型人才画像。传媒的全媒体转型固然要求媒体从业者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与技术,在多种平台、多介质终端实现传播的“自由切换”,以实现传播的低成本与高效率。然而,“全能”并未“万能”:一方面,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全媒型人才对某些技能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缺乏深层次的领会,更遑论反思,导致生产出来的媒介产品缺乏温度与灵魂;另一方面,新闻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媒介融合时代,跨媒体、跨技术、跨平台的新闻协作生产成为一种常态,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组建新闻生产团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精诚协作,生产出多元化、多介质的媒介产品。一个人包揽所有事务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因而,全媒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实现理念转型,即摒弃“全能全才”的人才观。全媒型人才不等同于“全才”或“通才”。一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硬核”实务的训练。全媒体报道虽然涉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介质形态,但不管哪一种形态的作品都必须掌握采、写、编、评等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在夯实上述基本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和兴趣特征,引导学生专攻某一方面的实务技能,如文笔较好的可做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喜好摄影的可专攻图片报道,擅长视频的则可进行视频制作与直播。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志趣与职业规划,跨学科涉猎一两门专业知识,加大对该领域技能的训练,为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打下基础。

(二)培养内容:“体”“用”融合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的传媒教育沿袭了“密苏里模式”,以专业教育为取向。但随着传媒改革的深入,突破“密苏里模式”,推广通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据人才需求报告显示,传媒行业需求最大的五类人才分别是专家学者型、媒介融合型、经营管理型、传媒策划型、技能应用型。但在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单面化人才难以达到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如前所述,全媒型人才应是“全”“专”结合的人才,必须对传统新闻教育的内容进行变革,方能与之相适应。而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培养体系有望成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所谓通识为“体”,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教育素养、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为根本;专业为“用”,是指以某一学科、专业领域实际的功用与技能为目标。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用”结合旨在扩展学生看问题的视角,进行价值与文化熏陶,使之超越学科局限、技术偏狭与工具主义的束缚。作为教育方式,“体”“用”融合通过人文与专业环境的双重营造达到熏陶学生的目的。作为课程体系,“体”“用”融合通过一定结构化的专门课程来构建学生合理的认知基础、专业基础,造就其良好的思维品质与专业素养。

在“体”“用”融合的背景下,首先需要对“全媒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将“全能”一刀切的目标转化成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人文修养、公民教育、艺术审美、生态哲学等通识课程模块,建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于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期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知识文化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教学方式方面,要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介质、营造课堂气氛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新闻专业学习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特别在实践教学环节,应密切结合理论,开展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的实训项目,如:根據全媒体实战的需要,进行目标驱动教学,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某一选题的全媒体实战模拟演练;或以某一事件为切入点,开展全媒体实践的案例研讨。上述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与人文情怀,又能强化全媒体实务的操作能力。

(三)培养方式:院校传媒合作

长期以来,传媒教育面临着专业面窄、创新不足、与业界脱节等问题,同时由于行业支持减少又面临行业特色弱化的问题;不少院校传媒人才培养特色缺失、滞后于行业与技术发展的“硬伤”依然存在。在上述背景下,亟需实现传媒人才的培养方式转型,方能满足媒介融合时代对全媒型人才的需求。

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高度依赖业界和社会支持的事业。业界和传媒院校之间不应泾渭分明,而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一方面,传媒院校能为业界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输送;另一方面,传媒行业是新闻传播院校不可多得的实习基地、就业市场和师资来源。因此双方应加强良性互动,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缩小理论与业界的认知“鸿沟”,从而有利于全媒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在国外,美国密苏里大学是较早探索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院校,其追求职业与技能的培养模式一直为国内传媒院校奉为圭臬。近年来,国内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陆续建立全媒体仿真实验室的实践培养模式,浙江传媒学院联手行业产学合作、全媒体记者训练营、导演实验班等实践模拟教学方式,在全媒型人才培养的院媒合作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结语

互联网+时代,迫切需要全媒型人才的支撑。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生产与制作流程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员之间的分工与协助成为常态。这就要求全媒型人才必须成为既精通自身专业领域又了解并掌握包括内容、技术、网络、管理、资本等在内的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全媒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的转型显得尤为必要。需要注意的是,全媒型人才培养中,技能的掌握并非难事,而互联网思维、全媒体理念、新闻专业素养、批判质疑精神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故而,全媒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行业趋势,善用“互联网+”技术体系,加快全媒型人才培养转型,才能及时为传媒行业输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黄瑚.创新新闻教育理念  培养全媒型、专家型人才[N].光明日报,2016-04-08.

[2]郝红霞,刘峰.基于云計算的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新闻大学,2014(6).

[3]黎勇.全媒型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J].青年记者,2017(10).

[4]黎勇.全媒型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J].青年记者,2017(10).

[5]刘永东.全媒型人才需具备的新思维新技能[J].青年记者,2017(4).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技能人才
高级技能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