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试题新变化 构建备考新策略
——以2017—2019年北京卷科学表述类试题为例

2019-11-20 04:26北京金术超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试卷试题

北京 金术超

2019年北京高考生物试卷承担着衔接新、旧高考的重要任务,它既传承了高考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学科能力的特点,又呈现出了对学科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新变化。2020年北京将迎来“新高考”,生物学科单独命题成卷,面对“新高考”,如何带领学生做好备考工作是每一位高三生物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细致地分析了2017—2019年北京高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注意到试题中出现了新的变化,即试题逐年加大对考生“科学表述能力”的考查,而这一变化必将在新一轮高考中继续呈现。为此,笔者通过试题分析,寻找规律并针对高考试卷新的变化给出复习备考策略,以期为新高三复习备考提供参考。

一、2017—2019年北京卷科学表述类试题的比较分析

2017—2019年北京卷科学表述类试题的比较分析详表

续表

据上表分析可知,2017年的试卷中科学表述类问题在简答题中共有3个设问,对应标答共118字。3个问题分别以“实验流程、实验结论、评价实验方案并进行完善”为设问进行命制,试题开放性不高、相对容易解答。2018年的试卷中共有4个设问属于科学表述类问题,标答共121字。4个设问涉及“研究的应用前景、原因分析、提出建议或措施”等,设问的开放性较2017年有所增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2019年的试卷中共有7处设问属于科学表述类设问,对应标答共192字。7个设问中涉及“现象的原理、研制思路、应对措施、解释原因、说明理由”等内容。经对比可知,2019年科学表述类设问比2018年多出3个,标答多出71个字,考查类型更加广泛。

2019年北京卷考查学生依据题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并用生物学科语言准确进行科学表述的题目增加较多,这是与往年试题明显不同的一点。这一项能力的考查既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又侧重试题对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呈现,凸显了考试的育人价值。

科学表述类问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它是区分度很大的一类试题。此类试题考生失分率极高,要想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除了要对题目涉及的背景信息、相关知识熟悉外,还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运用学科语言进行科学表述的能力”。笔者预测,此类试题呈现的变化特点在2020年高考中也会继续出现,在新一年的高三复习备考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变化,积极制订备考策略。

二、学生解答科学表述类试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1.不清楚科学表述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导致作答内容比较冗长

科学表述的内容要具备简明扼要、逻辑清晰的特点,即科学表述要具备简单性原则。学生在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或进行推理论证时,必须力求简单明晰,做到以最精简的语言传达出最准确的科技信息,即把复杂的知识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部分学生在解答科学表述类问题时,总怕问题没有说清楚,用了很多语句甚至还要加上括号内容进行补充说明。但是有些时候,恰恰是补充说明的内容表达不准确而导致学生失分。学生作答时要想避免此类错误,首先要明确科学表述的简单性原则,抓住关键词并理顺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再进行表述就容易得分了。

2.对生物学科术语不熟悉,不能实现灵活运用

部分学生虽然能够使用简洁的语句来表述相关的问题,但由于对学科术语不够熟悉,经常出现不能恰当使用学科术语表述或直接使用生活用语进行表述的情况,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回答虽然具备了简明扼要、逻辑清晰的特点,但是仍不能得分。例如2019年北京卷第29题第(3)小题的标准答案是“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其中“入侵”“特异性免疫”“接种”这三个词是生物学科术语,很多学生在作答时容易用“感染”代替“入侵”或“侵染”;在表述时经常会只写出“免疫”而不是“特异性免疫”,这往往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重视学生对学科术语的使用,经常让学生用规范的学科术语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或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结论)进行科学准确的描述。学生通过类似的训练就会逐渐养成习惯,这样就能够解决学科术语的使用问题。

3.缺乏思维的严谨性,语言表述逻辑性不强

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表述不够严谨、语言逻辑性不强、因果关系不成立以及在表述时丢失句子主语等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1)每次答案书写完成后要查找句子成分是否齐全,语序是否正确;(2)检查答案的逻辑,主要包括语句表述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表述内容与题干要求是否密切相关等。教师在复习中可设置这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去描述,对比进行适度的训练,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对学科核心素养不够熟悉,不能全面解读题目真实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试题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越来越多,通过试题呈现学生素养的实际样态也是试题的一种功能。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很熟悉,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会注重这些素养的渗透和培养。但有一件事情是教师容易忽略的,就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学科核心素养都包括什么,导致部分学生在解答某些试题时容易忽略某些方面,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例如2019年北京卷第29题第(5)小题“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多数考生在解答这个问题时能够答出遵照医生的安排积极配合治疗,但却忽略了流感是一种传染病,不但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还应该主动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人。这一小问既考查了学生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又考查了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在此题上失分,主要失分原因就在于作答时没有考虑学科核心素养这个维度。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生物学科哪些内容属于核心素养的哪个维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解答类似问题。

三、有关新高考复习备考的几点想法

2020年是北京高考新的开端,生物试卷单独命制意味着考查的知识和能力更加全面,教师在复习备考中要在注重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认真分析2019年北京卷的命题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复习策略。

1.有效整合模块知识,优化梳理基础知识

教师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应依托《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对模块内容归类整合,尤其是做好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知识的整合。如在进行遗传知识的复习时可以把“PCR、DNA分子粗提取与鉴定以及基因工程”等内容与教材必修2中的对应部分进行整合;在复习细胞呼吸时可以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等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制订出复习的基本框架。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构建出适合自己的知识框架图。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课本原理、概念、过程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可以每天进行课前检测,及时反馈,以测促学,帮助学生补全知识漏洞,从而建立知识的链接。

2.精选习题,指导学生建立习题集

高三复习离不开习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习题,提高做题效率和实际收益。对典型高考题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的差距,从而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实现信息转化以及明确答题的思路和角度。

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针对易错题和典型题构建出自己的习题集,引导学生不定期的回顾学习。教师要针对学生易错题和典型题构建教师习题集,这样可以有计划地进行习题演练,达到有效纠错、快速通关的效果。

3.注重能力的渐进培养

学生的实验探究、科学表述等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好培养方案,在每一节课中落实学科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通过专题复习就能培养成的,而是需要在高三复习的每一阶段中进行有计划的渗透,教师可以尝试在每一周的复习中选择此类题型进行训练,从而实现能力的渐进培养。

4.关注热点问题

复习备考中要关注近年的生命科学热点问题、关注学科内容与人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还要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在生物学科内的呈现等,教师可以收集此类题目或者根据相关素材进行试题的编制,帮助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

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知识的复习、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应该关注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复习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试卷试题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