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龙│文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生态蜂业专委会
科技在发展,行业在进步。
从原始的农耕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发展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人抬肩扛,牛马耕地,到拖拉机,收割机,从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到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的饲养管理,养殖、种植产业,无不渗透着科技的力量。而今,数字化智能化又将掀开新时代农业的辉煌篇章。
数字农业是1997年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士正式提出。指在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集约化和信息化的农业技术。
数字农业是指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使用农业数字化最成功的国家当属荷兰,它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信息的获取,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我国农业数字化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在信息技术投入、利用数字化技术推进农业转型中取得的卓越成绩引发了高度关注。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数字化转型投入最大的国家,占比超过60%。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7.3%。乡村地区经营网络化快速发展,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
如今,信息服务已深入中国农村。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建成27.2万个益农信息社,提供公益服务9579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3.14亿人次。中国将数字化农业、农村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发展,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建设。
“互联网+现代农业”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在甘肃陇南,一个土鸡蛋从线下的5毛钱卖到线上的2元钱;1千克土蜂蜜从30元卖到50元;拥有青山绿水的云南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电商平台+农特产品+休闲旅游节”的生态扶贫、绿色扶贫之路。
近年来,数字信息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中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受众人次超过千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全球参与和多边关系局局长阿什旺尼·穆图表示,手机已然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中国在农业信息领域的经验值得向全世界推广。粮农组织约旦代表纳斯尔丁·阿明也表示,中国的成功经验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良好示范,也指明了方向。
中国农业数字化正在被全球越来越多农业国家肯定,农业数字化已走向国际。
中国蜂业数十年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大农业相比相差甚远,还处在相当原始的状态。蜂业生产还处在手工的农耕时代,远远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然而,数字化智能化经济的到来,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给传统蜂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将会使蜂业由“原始社会”直接迈入“社会主义”时代。
我国目前约有30万蜜蜂养殖场户,蜂群900多万群,其中绝大多数是小散户,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引导强化技术服务、营销服务和金融服务,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养蜂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符合现代化养蜂业发展要求的“神经系统”。
我国养蜂业正面临着最严峻最深刻的产业革命。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必将促进养蜂业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链转型升级。在全联网和智联网时代,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预测预警、优化投入要素结构两大功能,力求在精准对接、蜜蜂疫病防控、产业素质提升、高质量发展等应用场景上见到成效,着力打造数字蜂产品,挖掘释放养蜂业数字经济的潜力和红利。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不断应用,农业数字化信息化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的需要和技术的推动,数字化精准蜜蜂养殖将成为蜂业发展的新方向。数字化精准养蜂业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数字化养殖的监控网络和信息汇集、交互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人们能够及时获取并交换养殖生产中的信息,从而使养蜂生产方式从传统的以物流管理为核心转换为以数字化信息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化蜜蜂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