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花,王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贵州贵阳 550004; *通讯作者 王波 gymedical@163.com
男,55岁,主诉:胸闷、气喘20余天。心电图提示电轴右偏(+91°)。心脏超声(图1A、B)诊断右心房占位可能为黏液瘤。胸部CT增强检查(图1C~E)考虑为右心房黏液瘤。患者于全麻、体外循环条件下行右心房肿物切除及心房重建术,术中所见:右心房内见一大小约30 mm×30 mm×20 mm的不规则肿块,根部附着于近心耳处心房壁,完整切除肿块及其附着处心房壁组织;肿块未侵及周围大血管及瓣膜。病理:肉眼见一块灰白淡黄非整形组织,表面呈息肉状,切面灰白实性质软;镜下见心壁内膜,肌间均见异形的上皮细胞形成的腺样、乳头状结构,并见黏液形成;免疫组化结果(图1F、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尾型同源盒基因转录因子-2(+),甲状腺转录因子-1(-),甲状腺球蛋白(-),绒毛膜蛋白(+),转录因子GATA3(-),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结合病理镜下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胃肠道来源转移性腺癌。患者术后1个月转至当地医院,内镜活检证实患有回肠低分化腺癌,未行手术治疗,3个月后死亡。
图1 男,55岁,右心房转移性腺癌。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内见一稍低回声团块(箭),大小约32 mm×25 mm,以宽基底附着于房间隔,游离缘不光滑、呈分叶状,活动度良好,各房室内径在正常范围内(A);肿块内未探及明显异常血流信号(箭,B);胸部CT增强扫描示右心房内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箭),边缘可见浅分叶,边界清楚,动脉期平均CT值约为77 Hu(C);静脉期平均CT值约为90 Hu(D);延迟期平均CT值约为93 Hu,呈持续性强化,邻近大血管未受侵犯(E);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尾型同源盒基因转录因子-2呈阳性(×40,F);免疫组化示绒毛膜蛋白呈阳性(×40,G)
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SBA)是小肠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占小肠恶性肿瘤的36.9%,其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十二指肠,约占49%~58%,其次为空肠、回肠[1]。SBA临床症状隐匿、体征不典型,发现时常处于晚期,多合并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及腹膜炎等,手术难以完整切除肿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SBA的检出率得到提高,其CT多表现为肠壁不均匀增厚、肠腔狭窄、肠腔内/外肿块,病变肠壁呈局限性或全周性增厚。肿瘤可直接向周围侵犯,累及肠系膜、血管,引起腹腔内种植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常出现肝、肺及骨转移[2]。本例肿瘤细胞通过下腔静脉系统种植到右心房,形成肿块,临床罕见;影像学表现具有心脏良性肿瘤的一般特征,内部回声均匀、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可活动[3],超声及CT均未发现侵犯周围结构,故误诊为心脏黏液瘤。但心脏黏液瘤多位于左心房,其次为右心房、心室。心脏继发性肿瘤的发生率是原发性肿瘤的20~40倍,多为恶性;其超声表现为肿块多较大、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小、心腔多部位受累,常合并心包积液等[4],CT还可以发现肿瘤侵犯邻近大血管结构、纵隔内淋巴结转移等。超声可以良好地评价心脏肿瘤的大小、形态及附着部位,且可以动态观察肿块的活动度,并能评估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功能状态;CT可以完整地观察肿块的侵犯范围和强化方式。
本例发现右心房转移瘤后才找到原发部位SBA,患者行心脏肿物切除术后3个月死于心力衰竭。因此当遇到心脏肿瘤患者时,应考虑到继发性肿瘤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完善全身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原发肿瘤,以提高生存率。早期影像学检查对诊断病变性质有一定的帮助,但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