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陈建奇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技术成为当下世界各国对未来创新的关注重点,甚至有评论认为区块链可能引发经济社会的革命。政府期待通过区块链引领全球创新发展,企业期待通过区块链转型升级,个人期待通过区块链创造财富保值增值新手段。近年来世界各国关于区块链的探索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众多微观主体担心无缘区块链而被边缘化,众多企业大规模介入进行区块链布局,但这也造就了区块链乱象丛生的景象,区块链所滋生的风险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当前区块链发展,成为研判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区块链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创新,判断区块链的标准是什么?如果缺乏相关的标准,那么就难以对具体的区块链应用进行准确的辨析,企业或者政府等有关部门也就难以大规模发展区块链。然而,当前区块链发展时间并不长,相关的应用也不多,要深入制定区块链标准,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很多新兴事物也并不是一步到位,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化及创新的不断推进,不同事物的标准将不断深化,比如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也是从2G、3G、4G到5G不断演变,并不是一下子就提出5G或者更高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区块链也有制定标准的可能性。结合当前的实际发展水平看,识别区块链有三重标准。
首先,在技术上,区块链必须具有去中心化与分布式的技术形态。虽然区块链着重解决的是信任问题,但建立不同个体之间的信任关系的手段很多,通过中介机构进行信任关系的构建是传统的增信方式,但区块链所构建的信任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依赖中心化的组织形式,去中心化的技术成为衡量区块链的重要技术标准。如果没有去中心化的技术形态,那么就缺乏区块链最本质的特征。
其次,在应用上,区块链必须实现促进现有应用的成本节约与效率提升。不是任何应用都要用区块链,对区块链概念进行无限扩大,希望通过区块链整合所有应用,这既无助于促进区块链的健康发展,也有悖于区块链的根本初衷。任何区块链应用,不管是“区块链+”或者“+区块链”,都必须实现成本的下降或者效率的提升,这样的区块链才有生命力。
再次,在实践上,区块链必须构建保障应用稳定运行的共识机制。单纯将区块链技术植入具体的应用当中,只能说明相关应用具有区块链的形态,但并不能保证实现预定的目标。区块链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有一套保障其稳定运行的机制,最核心的就是共识机制,这是区块链实现去中心化的制度保障。要构建共识机制,必须有大规模用户的参与,同时相关用户当中要有大规模活跃的用户为共识机制的实现提供实时保障。
由此可见,虽然不同的应用对区块链会有不同的要求,区块链与应用的融合也是多种形态的,但区块链归根到底具有潜在的共性标准。如果脱离上述三个层面的标准,那么区块链可能就是空中楼阁,要么无法落地,要么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上述标准也告诉我们,现在有些行业盲目将各种应用对接区块链,不仅可能出现偏误,也可能出现泡沫化风险。为了抓住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先机,期待能够在区块链时代“检漏”,有些政府出台不少文件,明确对区块链技术的支持,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纷纷表示采用区块链技术,有些企业声称已经成功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健康发展必须紧扣上述三大标准,否则可能是伪区块链。
区块链最核心的创新在于解决个体之间的信任问题,包括身份的认证及行为的确认,在此基础上,各种合约能够自动实现。然而,个体之间的信任不是依托某个权威中心的集中检验,而是由世界上诸多个体进行确认来实现,这就要求区块链要有规模化运作,即大规模用户的参与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当然,大规模用户的参与仅仅是前提,还必须要求这些用户非常活跃,时刻对各种个体行为进行确认及检验,这样才能保证较高的信任度,否则会造成某些时间段由于用户“潜水或者休眠”而无法实现认证检验所需要的用户量,导致区块链陷入运行困境,或者即便可以运行,也可能由于晚上某个时间段,用户大部分沉睡而容易出现小部分个体控制区块链信任检验的情况,由此可能导致区块链低效率运行甚至面临被操纵的可能。
结合当下区块链的实践来看,比特币等主要数字货币才真正算得上是区块链应用。根源在于大多数区块链应用虽然具有区块链的技术,但要保障区块链运行,必须有一套高效的运行机制,重点就是共识机制。然而,共识机制不仅要求大量用户参与保障该机制,而且要有持续的激励机制促使参与各方有积极性维护这套共识机制的运转。截至目前,非数字货币等其他区块链应用大多缺乏保障共识机制运转的制度体系,这就难以真正发挥区块链技术的功能,“伪区块链”现象并不少见,当前区块链实践重点体现在数字货币等领域。
比特币等主要数字货币之所以能够高效保障区块链的可靠运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货币无差异化客观上决定其拥有巨大的潜在客户。在现实生活中,理论上每个人都有货币需求,虽然各种货币之间有兑换比率的问题,但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社会关注货币主要在于其价值属性。因而,抽象来看,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具有众多用户参与的潜在空间。另一方面,尽管社会上有很多人需要货币,但如何激发这些用户的活跃度呢?这取决于比特币等主要数字货币的重要机制创新,这个重要的机制就是“挖矿”(用电脑赚取比特币),世界上有相当多的矿机(用以赚取比特币的计算机)在夜以继日的“挖矿”,每个货币的产生都会引发新一轮的大规模的验证,保障信任机制的活跃度,利益的驱动促使数字货币节点保持持久的活跃度,这种活跃度不分昼夜,不分地区。
由此可见,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不等于企业实现了区块链应用,区块链应用不仅在于技术,还在于如何构建让区块链技术有效运行的机制。当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运行就生动阐释了区块链的巨大生命力,但区块链技术要真正名副其实,还有赖于规模化运行。当前很多应用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根源在于不同应用往往具有较大差异,要吸引大规模用户参与并且使之持续保持活跃度,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如果区块链应用不能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区块链所带来的商业模式的巨大变化目标就难以实现,区块链的红利也就比较难以释放。在此背景下,当前大多数区块链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尚未对接区块链技术的企业也不必急于一时,不仅要弄清区块链技术,还必须能够设计一套让区块链应用运行的机制,否则区块链应用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当然,关于区块链的运转问题,还应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未来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底是“区块链+”还是“+区块链”?如果是“+区块链”,那么现在不少应用型企业直接对接或者发展区块链,就符合区块链发展方向,如果是“区块链+”,那么目前大多数应用型企业就不必着急,需要等到区块链技术平台形成以后,企业再将相关应用搭建在此平台之上,否则应用就缺乏必要的平台依托。要保障区块链高效运转,必须更加依赖个体自发的参与行为,而且这些个体必须构建高效的共识机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块链更多体现为一个平台,单个应用还比较难有如此巨大能量能够激励世界上众多个体参与其中,其他应用通过接入该平台以获得区块链平台的共识机制的支撑。截至目前,除了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之外,区块链应用不少流于形式,尚未真正发挥区块链技术的功能。
世界上仍没有最优或者最好的区块链监管经验,当前世界各国对区块链的监管态度仍不明朗,社会较难预见未来的监管会朝什么方向演变,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主要国家对于区块链的监管动向,显然构成区块链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比特币价格去年以来剧烈波动显然与监管有着密切的关系。既然监管对区块链发展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那么由此往往引发社会将焦点集中到监管,通过判断监管的动向来分析相关行业未来是否有机会。社会由此出现新的担忧,即监管不确定性可能使得企业停止相应的创新,未来区块链的发展可能大幅减速,甚至可能出现停滞不前或者倒退的局面。
然而,强化监管不仅不会阻碍区块链的发展,而且相反地,通过适当监管有助于避免市场的混乱,促进区块链的健康发展。结合区块链实践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的讲话精神,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加强对区块链安全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踪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发展规律。要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引导和推动区块链开发者、平台运营者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未来区块链的发展将远远超越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一方面,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要推动协同攻关,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突破,为区块链应用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术支撑。要加强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要加快产业发展,发挥好市场优势,进一步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要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一批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另一方面,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要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动力,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各行业供需有效对接提供服务,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探索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在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保障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有序高效流动。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