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彦选/六盘水师范学院
随着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教育观念的革新,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教育界的关注,更多的家长认识到,除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外,还应重视到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机构,幼儿园更是应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作为今后开展幼儿教育的方向。国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游戏教学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应被广泛应用至幼儿教育中,这也为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积极引入游戏教学方式,保证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使得游戏教学可以成为引领幼儿发现新世界的钥匙,从而全面提升的思维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根基。
游戏教育通常是指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游戏内容为主,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强调玩学结合,寓教于乐。在实践过程中,游戏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且种类繁多,若是从场地进行划分,可以大致划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种游戏形式;若是从游戏的性质层面进行划分,则是有体育游戏、行为游戏、休闲游戏等等区分。因此,在采用游戏教学时,教师通常是需要根据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情况,进行综合性判断与选择,以此来充分保证有效教学的有效性,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项重大的考验[1]。
游戏教学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可以将教学内容中,一些具有抽象性的事物,成功的转换为游戏中更为具象、具体、可以被幼儿接受的真实事物,而这也就使得幼儿可以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深化幼儿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使得幼儿可以从最直观、最本质的层面去接受新知识,这也符合国家教育目标[2]。
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心理、智力发育均不完全,对于游戏缺乏明显的抵抗能力。因此,采用游戏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幼儿自身缺乏学习意识,并且以自身喜爱程度作为判断是否接受的标准,而幼儿教育则是与幼儿之间试配程度较高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实效性。
幼儿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的形成,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界客观环境、幼儿教师、家长对其的引导与培养,使幼儿可以在正确的引导下提升自身能力,并且形成较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模式。游戏教学便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方式,幼儿可以通过做游戏,准确了解、理解游戏规则,而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对于幼儿今后各方面学习具有重要意义[3]。除此之外,通过应用游戏教学,幼儿在身体素质也会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有所提升,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有力基础。
在应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应考虑如何融入教学内容,还应该思考游戏趣味性,是否可以与幼儿之间产生共鸣,只有在保证幼儿与游戏教学之间适配性的基础上,才可以使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幼儿教师在组织课堂游戏的过程中,应以激发幼儿兴趣为大前提,增添课堂趣味性。首先,幼儿教师应让幼儿尽快融入到游戏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幼儿教师可以在进入游戏前,设计一段对话。例如,在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主题进行捉迷藏游戏时,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营造一种气氛,并用话语进行表达:“小朋友们,灰太狼要来了,我们快点儿找个地方躲起来吧?要注意互相帮助,不要让灰太狼发现为了!”激发幼儿身体中潜在的运动神经,进而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其次,重视安全引导。由于幼儿身体协调能力、运动神经、思考能力、危险意识等方面,均没有完全形成,会在无视外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活动,进而导致危险事件的发生。正是在这样潜在危险的存在,教师才需要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通过对幼儿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以防止安全事故在游戏教学中发生[4]。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通常会对同一个游戏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且在游戏喜好方面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且接受能力、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幼儿教师应将上述描述方面,作为选择游戏、指定游戏方案的标尺。例如,幼儿教师在大班开展游戏教学时,可以设计接力赛,要求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来完成游戏比赛。虽然大班幼儿已经初步具备较为良好的行为能力,但是在心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健全问题,害怕经历失败。因此,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予以幼儿鼓励,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让幼儿用于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并且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通过与小朋友之间的密切合作,认识到团结、合作、团队的重要性,使其形成正确的团队认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教学的主体是幼儿,使幼儿在课堂中通过自身的亲身参与,最终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幼儿教师应在保证幼儿游戏主体性的基础上,设计游戏教学内容。例如,在三八妇女节时,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时间点,将课堂游戏教学内容设计成“为妈妈制作祝福卡片”,让幼儿以最简单的手绘,将自身对于妈妈的感谢与祝福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注意对幼儿的启发与引导,而不是直接让幼儿绘画出,而是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想象,并通过画笔来表述心中的想法,使得幼儿可以亲身参与其中,充分保证幼儿的主体性,同时也可以使幼儿常怀感恩之心,通过简单的小游戏让幼儿学会感恩,以此来达到教育目的。
良好的互动行为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来自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增强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联系,使幼儿更加信赖教师,为今后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打下坚实基础。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自身的定位有着更为良好的认知,明确自身定位,在参与中加强对幼儿的指导,以防止幼儿因理解错误产生不良效果。因此,幼儿教师应注意,尽可能将游戏设计成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模式[5]。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扮演自己最喜爱的人物角色,在行为、装扮、语言上进行模仿,或是对人物表演场景进行模仿,而幼儿教师则是需要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对于表演较为逼真的幼儿,教师则是应对其进行鼓励,让幼儿从中获得自信,对于表现力稍显不足的幼儿,幼师应采用委婉的方式告知幼儿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幼儿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有点,以避免幼儿产生消极兴趣,保证游戏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而言,呆板枯燥的幼儿教育将会使幼儿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与情绪,无益于培养幼儿思维能力、自主能力。游戏教学的应用,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便可以掌握相关知识,以充分保证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在应用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注意从趣味性、互动性、幼儿主体性、年龄特征四个方面,来开展游戏教学,保证游戏教学与幼儿之间的匹配度,有效提高游戏教学质量,为幼儿今后成长为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