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 雨 米 洣
五月的春天,赴上海观摩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众多优秀剧目中,由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和湖北省艺术研究院联合出品的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迅速圈粉,频频攫获青年观众的爆笑,从剧场效果来看,明显打破了传统观众主导的历史,基本成为年轻人的主场,这是难得一见的戏曲观演现象。那么,他们为什么那么好笑?笑点在哪里?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们看戏,我们采访年轻人,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听听他们的声音。
我们先说说这个戏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很简单。一个以光棍村出名的穷村子致富后,新一代领头羊引进具有先进理念的农科项目,不期之中引回了心仪的姑娘,更没想到的是引出了上辈人的一段未了情,于是,故事就这样在两家、两代人之间展开。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故事:两条亲情线,两条爱情线;一新一旧,一老一少,在四个排列组合中展开他们纵横交错的关系,通过情感反差、观念对比反映整个时代的变迁、生活的进步。人物关系并不复杂,路径也是十分清晰的,一上来,观众就知道这两老的、两小的——“有戏”,怎么着“有戏”呢?这其中就离不开一组关键“人物”——这个戏的核心的演出样式——“十二女子”!这是一组什么样的“人物”?注意!她们是人也不是人,是树也不是树,是作者也不是作者,是观众也不是观众,她们承担说、唱、舞、演的任务,连接着所有的人物关系,她们是被精心设计的,戏的笑点大部分就是来自她们。
我们来看看她们有什么好笑的?“我们”的世界和“他们”的世界有何异同?
这十二个女子,以说、唱为主,带身段,长辫装扮、衣绣稻田、一身纯绿色,以此为基础,或缠缀花的围巾,或手执树枝,乍看,宛如“春天的故事”里的“春姑娘”,她们一会儿变成河西村里不愿嫁出去的姑娘,一会儿变成女博士小荷、村主任大顺,一会儿还会变成见证爱情的槐树林,变成台下端坐的观众……
相遇一场。当大顺与小荷四目对望,心起波澜,她们说:“哎哟哟,撒狗粮,撒狗粮,撒狗粮。”当小荷被逼,要走,大顺不行动,她们说:“焦——躁!”崴脚一场。当王老五与荷花嫂总是拌嘴,她们说:“有故事,有故事,恩恩怨怨扯不清。”——“我们”说,这是“画外音”。当小荷满心期待,大顺含蓄不前,她们说:“哎哟哟,我好受伤,好受伤,好受伤。”——“我们”说,这是“小荷”。
训儿一场。当两小的被两老的教训得吐不过气,直对台下犯埋怨,她们接话:“受不了,没关系,多做几次深呼吸,吸——气——呼——气——万念俱寂,归元如一。”——“我们”说,这是“观众”。
求婚一场。当大顺单膝跪向小荷,一女子被感动得要哭:“看到大顺哥如此的‘流氓’,我真的放心了!”大顺求:“小荷,嫁给我吧!好吗?”众女子抢话,齐声应:“好!”没有得到小荷的亲声许诺,大顺再求:“请你答应我!小荷!”众女子又接腔:“我答应!”小荷仍犹豫,大顺又掏出老爸传给他的钻戒,复述了老爸的叮嘱,情之深,意之切,好不动人,女子丁哭:“我好感动!”——“我们”说,这是“姑娘”,也是“月老”。
……
“我们”看到了“画外音”“小荷”“姑娘”“月老”、“我”和“观众”,我问年轻人“笑什么?”“他们”说:明明就是在这四个人物中“混”进了一堆“吃瓜群众”!排队看热闹的、半道插嘴评价的、不着边际八卦的、咸(闲)鱼操淡心的……还有不发表意见只围观的,不是“吃瓜群众”是什么?是不是的?真是的!再说这以十二个数量为集成的表演语汇,收可成一句话,放可成一群人,虚的时候她抒情,实的时候她叙事,但凡插起嘴来,她们是东一个西一个,一句接一句,整个不歇气,她们在干嘛?点燃气氛!加速节奏!这种形式在戏剧中的作用,“我们”说,极大地丰富了舞台的语言,她以虚代实、巧妙地解决了杂乱的群众场面。这种集抽象与具象于一身的表现手法是以现当代审美思维对戏曲场面的简约化改变,是形式与内容的互融。而年轻人,“他们”说,这些七嘴八舌跟网络视频上飞快飘过的、火力集中的点评没什么两样,“这就是‘弹幕’!”——弹幕?哦,原来这种在“我们”看来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就是与虚拟世界别无二致的一种平等、散淡的情感表达、交流方式,而“我们”常以为的“别人看不懂”,恰恰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
你知道吗?“他们”早已不讲“谈朋友了吗?搞对象了吗?”“他们”讲:“脱—单—了吗?”“他们”也不讲:“失去了才知道珍贵。”“他们”讲:“且行且惜,无问西东。”“他们”甚至将“我们”流行了半个世纪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改成了这样:“时光就像杀猪刀。”……而这些频频出现的“另类”台词是字典里没有的,但它们却正是当下这一代年轻人常挂口头的,“我们”若接不住,“他们”还会再补一句:“你OUT 了!”这就是今天的网络时代孕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语言,无疑它是破时代的,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将它们运用到现代戏曲当中,对当代创作者已然成了一个挑战。“我们”是否能跟上日新月异的生活节奏?是否能细心体察到时代的微表情?是否能迅速为时代新程序更新升级?是否将学习与体验变成常态?……有没有线上生活体验?会不会手机扫码支付?网聊、网闻、网购、网校、网银……餐饮、购物、公共交通、共享设施……什么样的戏曲是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戏曲?首先是要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表达方式,才是现代的,而不是简单地给人物穿上一条朋克洞洞牛仔裤就能成为一台时尚戏。要想与年轻人沟通,“他们”就会说,如果你们什么都不会、都不懂,你谈何“与我们产生共振”?你如何知道什么叫“时代感”?如何让现代戏曲跳动更强劲的时代脉博,让戏曲的技巧不只是技巧,舞台的概念不只是概念?……为什么“十二女子”的说、唱方式能够很快获得认同?因为它既是真实可触的人间,又恍若一键登录的云端。她们讨喜,也是正因为她们超出了简单的形式感、美学意义的虚实相生,她们将传统的歌队形式与当下流行的网络评论现象无缝对接,使语言模式、表演节奏、人物的关系恰好吻合戏剧艺术与潮流生活的点对点的交汇,这才有了活生生的“弹幕”。我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认出来的“真理”,总之,年轻人认可,就证明这种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合适的。
“十二女子”,说是“春姑娘”,其实是不断地以这种话语方式亮出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台上的角色、台下的观众,可贵的是,她们在语言与叙事方式上找到了去往年轻人的通道,这是真实的橄榄枝,打到了年轻人的心坎。找到通道是重要的。如果说未来是年轻人的,那么年轻人的生活也一定是未来的。“我们”的生活经历注定“我们”观演的感受,“他们”的生活经历也注定“他们”观演的感受,“他们”是什么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戏曲人重新思考的问题。在中国艺术节上海的各个剧场,我们一路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观摩的年轻人,应该说,能够走进这个剧场的,不是对传统文化有认知、有情怀的,就是正行走在认知传统文化、以传统为时尚的路上的,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是代表的中国当下最年轻的高素质人群,是获利于九年义务制教育并普及高等教育的一代人,是改革开放后教育的直接成果,因此,戏曲今天要面对的年轻人不是讨论扫盲的时代,而是大多数人以大学为基本学历的时代。这样一代人对于戏曲的理解是有着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的,是不容易被煽情、被忽悠的。如果“我们”认真地对待“他们”的笑声,“我们”就会发现那些左右着“我们”创作的太多的“怕观众看不懂”其实是多虑的,“我们”还是应该用心追究我们有没有把理说通,把戏做足,是否将生活的真实提炼、演化到了艺术的真实。按说,观看蒙太奇多时空处理在舞台的呈现是烧脑的,但《河》剧为什么没有形成障碍?因为逻辑是清晰的。回忆一场,王老五与荷花嫂空间并列,王、荷与青年王、荷时空错位,在表演中两个老的直接插入回忆空间与年轻时期的恋人接词接唱。这种看似打破常规的心理时空设计,要不要担心观众是不是看得懂?不,真的不需要,观众远比“我们”以为的要聪明。这种典型的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常见的电影镜头语言,只要常看电影、电视剧就能看得懂,不需要教。这其中有对平常人的凄苦的讲述,有对过往遗憾的解释,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及至折射出来的作者的悲悯,如“一步三回头”,在中、青年的轮流表现中将故事有意无意地往前推进,直至让观众“心想事成”。但是创作者是否能运用这一手法将故事、将情理讲清楚却并不那么容易,虽说是同一艺术手段,舞台、戏曲的表达与电影还是存在着天差地远的区别,好则好,不好则乱,这在之前的观剧经历中也并不鲜见。这种观演艺术的对比说明什么?说明姊妹艺术带来的不只是冲击,还有先期的教导。而这一代年轻人正是在这种开放的中西并蓄的大文化环境中长大,作为新一代观众群体,“他们”只需要在欣赏戏曲的过程当中能够完成当下艺术欣赏的共鸣,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情绪,获得“他们”进场前所期待的艺术体验,而是否谙熟戏曲的艺术表达方式,是否能进入有效欣赏戏曲程式美的层次,其实与“我们”所想象的不太一样,对于“他们”来说,目前并没有那么重要,因此,要找到破除新一代观众与创作者之间隔阂的利刃,“我们”应当看到,首先是——“情绪的共鸣”。
最近,读了罗怀臻老师写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要让戏曲重返城市》,文中提出了“是送戏下乡还是重返城市”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戏曲的农村定位给了我们很大的影响,使我们在有意无意地逃避城市,放弃城市观众,把戏曲下滑的责任推到电影和电视的身上,其实时代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上远不像戏曲圈想象的那么悲观,即使是二线城市的戏剧市场也早已过了商演营销的初级阶段,正在进入高档剧场“开票=售罄!”的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个观演人群的主体恰恰是年轻人,而“他们”的价值观里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抢票看戏,这就与某些免费送戏下乡还无人看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对观演关系的讨论我们是不是不应该总是停留在“观众喜不喜欢?喜欢什么?”而应该转向对观众本体的研究?以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为例,票价高的可到880元,低的60元(学生价),引进的剧目主要是国内外知名剧团的先锋、新创、经典作品,但是从正在进行的“2019国之瑰宝·保利情——中华优秀地方剧目展演”来看,票价远远低于前两类作品的价格,30、60、90、120元,最贵的VIP 也才150元,这是明显的对传统戏剧实施倾斜政策,说白了,就是以前两类已形成的固有观众群为基础进行戏曲低价培养;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剧场在通过各种活动对高学历的年轻观众群进行高雅艺术低价培养,比如2018年10月启动的专门针对高校学生的大型公益性活动——“大学生艺术圆梦计划”,就是联合本地十一所高校开展的优惠观演行动,在校学生可以凭学生证以60-100元的价格购得原价180-480元的票,在这些“圆梦剧目”中有歌剧、音乐剧、舞剧、话剧,也有京剧、相声,不论中国戏曲还是西方戏剧,都不乏吸引高校学生的经典与创新。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基层院团免费送往农村的依旧是以传统地方折子戏和复制综艺歌舞节目为主体的大篷车演出,只要稍做比对,我们就能发现一个问题,你看,对都市观众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的,而对农村观众却缺少这种思维,固然这其中离不开市场机制与国家扶持的关系,但浮出水面的是戏曲与今天的观众为什么接不上链条的症结所在。
我想“我们”有一个误区,就是农村题材是演给农村观众看的,而对待他们就该有一个他们的标准,一切可以从简,包括行头,包括艺术水准,这显然是不对的。就像农村人希望了解城市人的生活,城市人也同样希望了解农村人的生活。当下的中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即将进入40岁的中国,那么中国的主体青年是哪些年龄层?是90后、95后、00后,可见的是整体素质都在提升,不仅是城市孩子,就连农村孩子也随着父母的进城,在知识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上发生裂变,通过求学、通过打工接受城市精神生活的洗礼,接受各种文化的冲击,而这一代农村青年正好赶上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好时代,从“外出逐梦”华丽转身,变成“返乡筑梦”,他们正在重现家乡,就像剧中的小荷——海归女博士,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且不说她的母亲不能接受,就算是别人也不能理解,而这正是价值观不同的体现,这样一个年轻人在生活中的潜江却恰有原型,她正默默地投身家乡的农科事业,她是不是这个时代最优秀青年的典范?这样的年轻人不是有知识就是有见识,我们要认识到他们才是引领农村文化主流的先导,是与传统型农村观众不可同日而语的,在不久的未来必将成为中国农村的主力军。刻舟求剑显然走不通,那么,对于国民素质在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引导,是以正在提升中的趋高文化水平的新一代观众为基准还是以趋低文化水平的传统型观众为基准?这是“我们”应该认真讨论的。
“有人预言,未来,国家将不再以‘发达与不发达’来界定,而是以‘联网与不联网’来区别。没有信息化武装的国家就谈不上国际竞争力。”必须承认,从投信到“电子邮件”,从订报纸到“天涯”论坛,从用眼睛看书到“喜马拉雅”听书,从只有一天一集的电视连续剧守候到可连播的无广告“腾讯视频”,及至“他们”用“盒马”赢得了“我们”逛菜场的时间,用“GPS”出行杜绝了“我们”被骗的马路经历,当“我们”执着地反对电游,“他们”已经长大,与QQ,与天涯,与新浪,……20年的时间,斗争的结果是网络全城覆盖!我们的生活被“一网打尽”!“我们”可以无视这种存在吗?网络正以不可抗拒的来势在改变世界,改变社会,改变人类文明的方向,改变人们的观念意识。“他们”年轻人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都已经全面进入网络生活。从019年6月19日淘榜单联合淘宝直播发布的《天猫618淘宝直播消费者画像》数据显示,90后已经成为直播间的消费主力,00后异军突起,小镇青年购买力也日渐崛起,“六线城市”的直播成交占比甚至接近一线城市。说明什么?随着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年轻人在网络生活的能力所显示的城乡区别会越来越小,小镇青年也将在自我教育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最终走出小农思维模式。“我们”戏曲感觉到了吗?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正在改变全人类的生活。
如此说来,在今天这个大文化环境下,“我们”应该要做的是自己的事——如何与时俱进?搞清楚“时”与现代戏曲,与当下主流生活的关系,思考创作是否真正走向生活?这是重要的。《河》剧让我们了解了在湖北的农村有一种“绿色生态种养模式”,叫“虾稻共作”模式,它依托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社会资本而蓬勃发展,这个具有革命性的中国现代新农作成果即是《河》剧的背景——在湖北潜江有一群人,通过十余年的摸索,将传统经验与科研创新结合,以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他们的共生模式使土壤肥力还原到自然培育的生态路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农药、化肥对土壤的伤害,让老百姓重新看到了粮食安全的希望!这个戏的积极意义,还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辈的观众对于这样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他们”愿意去体会先进的科技、党的好政策与中国农民的关系,愿意了解“别人”生活的甘苦,并与“我们”一同感动。事实证明,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着的并不仅仅只有代沟,还有更多宝贵的共同的东西,比如真善美,比如智慧,比如薪火相传的精神……而这些亘古不变的,必将是文明发展方向永远的依凭,它足以击碎时代的壁垒,让我们得以与历史,与未来对话,这是毫无争议的。因此,现代戏曲要走向年轻人,重要的还要突破代沟,找到——“价值观的共鸣”。
现代戏的“时代感”从何而来?那就是,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进步,人口素质的进步。
从《河》剧可以看到,艺术的感染力是润物无声,年轻人的世界是向我们打开的,戏曲要做的是好好继承传统,在创新中把到脉,切中点,与观众形成接地气的交流,将戏曲重要的表现性特征与时代特征接轨,如此,打开门抛绣球才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