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简析
材料共给出12个“中国关键词”,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宽泛:既有“一带一路”这类涉及国家发展层面的。也有像“广场舞”“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样一些事关普通百姓生活的:既有“高铁”“移动支付”这类体现新时代特色的,也有“中华美食”“长城”“京剧”这样一些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既有“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这类触及现实生活之痛的。也有“美丽乡村”这样表现诗意“乡愁”的……其内容指向包括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精神、中国传统与中国当代生活等多层面。考生只要生活在中国,关注自己的祖国,就一定会有东西可写。
考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更要注意题目要求。其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等。需要考生细加分析和思考。例如,“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一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它要求考生必须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不仅写出“现象的中国”,更要写出“本质的中国”,这就需要考生具有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眼光和意识。平时要做到多看、多听、多阅读、多思考。这也符合新时期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考生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写,注意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写出现象,更揭示本质,这样的作文才能让外国青年“读懂”,也才易赢得高分。
考场原作
穿过你的世界,我的中国
中国,是发展的中国,是美丽的中国,是筑梦的中国,我们的中国梦正在实现。(口号式的开头稍显空泛。未能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不必说中国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广袤的沙漠、冰寒的湿地,也不必说隐匿着无数珍稀生物的神秘的原始森林、广阔的草原以及富饶的热带海洋世界,单是长城,就会让你叹为观止。(这一段最好由中国的“历史”谈起,以便自然引出对“长城”的介绍。)
长城,地球上最宏大的建筑物,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全长6000多公里,遥远的古代,即使是飓风般的游牧民族骑兵,也无法逾越这道人工屏障,文明的演进,王朝的安定,竟全都仰仗这巨大的城墙。(“一逗到底”,需修改。)
朋友。“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你的中国旅程可以选择从中国东北一路向西。穿越草原、沙漠、戈壁。曾经的秘密,今天的故事,都在这数千公里的行程中。(这里应加过渡语——由古而今,由历史回归现实。由“长城”转入当今中国的“美丽乡村”。)
“黄河之水天上来”。从青藏高原雪山冰川融化而来的涓涓细流。流过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百转千回于群山万壑之中,终于到达了黄土高原。虽有“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之说(何以有此说,应交代一下,因为外国人很难读懂中国的谚语。),但“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能长出草”,拯救黄河。开发大西北。我国西北人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把“天路”变成坦途。进入快速发展的高铁时代,开垦出美好生活的无垠绿洲。这里林草丰茂,牛羊肥壮,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如今在我国西北“一川碎石大如斗”的戈壁滩上,也建设起了庞大的绿洲生态系统。黄河流域,山川秀美,物阜民丰,黄河三角洲已经崛起。日月山下,青海湖边,蓝天白云,绿树黄花,好一幅五彩画卷。
西部,不再是苍凉的代名词。(这一句最好移至上段末尾作为总结。这里再插进一个过渡段。由“內”到“外”。由“国內发展”转入“面向世界”的“一带一路”工程。)驼铃声声,舟楫相望,丝路向更远处延伸。古老的一带一路(古代哪有什么“一带一路”之说啊。),人们互通有无,不仅有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商品销往沿线国家,也有香料、珍珠玛瑙、金银玉器、汗血宝马、西红柿、玉米、棉花、阿拉伯数字等传人中国。人们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也在传播(不是单向的“传播”,而是双向的“交流”。)着文明。2017年5月,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其目的就是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共建共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上。中国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因为合作共赢,因为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不只是一种资源共享的价值理念。更是一种重构人类与社会的思维形态,在中国,它已然乘上互联网的东风,优雅前行。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它聚焦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让公共自行车从“两点一线”(宜加上“的制约中”。)解放出来,便捷你我。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让你乘着高铁在中国各大城市间自由往来,出站即是到家,让你和目的地零距离。
(此处依然需要适当的过渡。即由“大美中国”的展示转入“治丑”“治污”之举。)“中国式过马路”曾一度为世人所诟病。雾霾和空气污染也依然存在,但法律保护阳光,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美丽乡村处处可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洋溢人文情怀的字眼出现在历来“公报式”的中央重要会议报道中,给我们这个时代注入了一种特別的温度。
朋友,你可以從空中、从海上、从陆地而来,条条道路通中国。来到中国,大家即为朋友,拥你入怀!
古老的中国,神秘;今日的中国,神奇!(结尾的总结比较概括,可以稍具体一些。)
阅卷评点
这篇考场作文从“长城”“美丽乡村”“一带一路”等几个方面。展示了当今中国的美丽风貌。文章写得热情奔放。颇为大气。但是文中也存在着几点显而易见的瑕疵:一是开头与结尾內容空泛。內涵欠丰,不能起到总领和总结全文的作用:二是层次之间缺少过渡,衔接生硬。使全文缺乏有机关联;三是个别词语使用不当,一些语句语意含混。影响了內容表达的准确性。
修改建议
一是充实开头与结尾。使其能够起到总领和总结全文的作用。
二是增加过渡语句,使层次间衔接自然紧密。形成有机关联。
三是润色修饰语言,使语意明晰流畅。
升格之作
穿过你的世界,我的中國
中国。有着五千年璀璨的文化,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美丽国土,有着13亿辛勤筑梦的劳动者,有着面向世界的博大的心胸……
要想了解中国。请先将你的目光投向她悠久的历史。不必翻阅那传扬千年的文化典籍,不必触摸那世世代代润泽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琴棋书画,不必缅怀足以傲视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些也许太过深奧,太难读懂。还是让我带你去看一看我们“固态的历史”——古老巍峨的长城,一定会让你叹为观止!
长城,地球上最宏大的建筑物——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全长6000多公里。遥远的古代,即使是飓风般的游牧民族的骑兵,也无法逾越这道人工屏障。文明的演进、王朝的安定、国家的安宁。竟全都仰仗这道坚固的城墙!
朋友,“不到长城非好汉”。看完古老的长城,初晓中国的历史,你一定更希望看一看当今中国的美丽风貌。你的旅程可以选择从中国东北一路向西。穿越草原、沙漠、戈壁。曾经的秘密、今天的故事,都在这数千公里的行程中。
“黄河之水天上来”。由青藏高原雪山冰川融化而来的涓涓细流,流过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百转千回于群山万壑之中,终于到达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让黄河之水日益浑浊,故民间留下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俗谚。但“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能长出草”,中国政府和人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拯救黄河,开发大西北。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天路”变成了坦途,西部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高铁时代”,人们在这里开垦出美好生活的无垠绿洲。这里草场广阔,牛羊肥壮。鲜花盛开,瓜果飘香……西北曾经“一川碎石大如斗”的戈壁滩上,如今建设起了庞大的绿洲生态系统。黄河流域,山川秀美,物阜民丰,黄河三角洲已经崛起。日月山下。青海湖边,蓝天白云,绿树黄花。好一幅五彩画卷!西部,如今不再是苍凉的代名词——那里是我们的“美丽乡村”!
驼铃声声,舟楫相望,新的“丝路”正向着更深更远处延伸。遥想当年,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人们互通有无,不仅有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商品销往沿线国家,也有香料、珍珠玛瑙、金银玉器、汗血宝马、西红柿、玉米、棉花、阿拉伯数字等传人中国。人们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也相互交流着文明。2017年5月,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其目的就是为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共建共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上。中国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因为合作共赢,因为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不只是一种资源共享的价值理念。更是一种重构人类与社会的思维形态。在中国。它已然乘上互联网的东风,优雅前行。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聚焦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让公共自行车从“两点一线”的制约中解放出来,便捷你我。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让你乘着高铁在中国各大城市间自由往来。出站即是到家,让你和目的地零距离。
发展中的中国当然不会十全十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她身上的不足、瑕疵和弊病亦会显现于我们的视野。“中国式过马路”曾一度为世人诟病,雾霾也在不少地区存在,但请相信,我们一定能刮骨疗毒,打造出强健的中国!君不见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美丽乡村”处处可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洋溢着人文情怀的字眼出现在历来“公报式”的中央重要会议的报道和文件中,给我们这个时代注入了一种特別的温度。
朋友,你可以从空中来,从海上来,从陆地上来——条条大路通中国。来到中国,大家即为朋友,让博大的中国拥你人怀!
古老的中国,博大精深,积淀丰厚;今日的中国,欣欣向荣,魅力无限!
改后评析
①思路清楚,脉络清晰,过渡自然。②“关键词”的演绎,有详有略,点面结合,颇具深度。③各个片段之间联系紧密,形成有机的关联。④首尾呼应,起到了总领和总结全文的作用。⑤语言表达明白晓畅,凝练优美,颇耐咀嚼。
总之,升格之后的作文在主题、选材、结构、语言表达以至标点符号运用上都提升了一个档次,堪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