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若男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学反思应该反思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呢?
反思成功之处。一堂课结束之后,教师如果觉得某些地方上得特别成功,要及时将其记录下来,并反思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它体现了哪些新理念。
笔者在执教《和时间赛跑》时,抓住“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引导学生讨论“父母对我说的是哪一句话,是‘外祖母睡着了,还是‘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出乎意料,不少学生选择了“父母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笔者要求学生再读一遍课文。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的“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后都明白了问题的答案,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然后引导他们继续学习。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人生难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教师适时引导,“我们是不是要一直在唯恐老去、死去的恐慌中度过一生,直至死亡真正来临呢?”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最终让学生懂得了时间的珍贵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反思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力求准确、完善,但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效果有时会与教学设计背道而驰。教学反思中捕捉这类事件,有助于完善教学,积累教学智慧。
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小蝌蚪找妈妈》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找出描写青蛙妈妈的句子,并找出这个句子里的动词。学生按要求找出了“蹲、披、露、鼓”。教师问学生,这些词用得好不好。学生都说好,但说不出原因。于是,教师就直接将这四个词用得好的地方“和盘托出”。其实,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先出示一段一名学生观察青蛙后写的日记:“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穿着碧绿的衣裳,露出雪白的肚皮,长着一对大眼睛。”然后,让学生将这个句子与文中的句子做比较,同桌之间结合课文插图合作学习后,让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了这几个动词都用得准确、生动。
反思后续教学。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事件或教学问题。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断询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为了增加教学密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许多环节,如朗读、比较词语、归纳段意、理解重点句子、课后小练笔等。可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些环节并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课后,教师展开了反思:①本节课没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次教学时可以通过课题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学课文的兴趣;②由于教学密度过大,为了赶时间,致使教学各个环节速度过快,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悟及发现,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刻,下次教学时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間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③根据新课程理念,这堂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不是机械地去理解那些难懂的词句,所以要把着力点放在朗读、感悟、探究上。结合以上反思,教师重新设计教案,再次教学时效果很好。
(作者单位:荆州市公安县杨家厂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