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联合二甲硅油散在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2019-11-19 04:05:36赵明星朱玉侠孔祥云姜登鸽张永红
医学综述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散剂硅油聚乙二醇

赵明星,朱玉侠,孔祥云,姜登鸽,张永红

(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西安 710002)

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及诊断结直肠器质性疾病的重要手段[1-2],理想的肠道准备作为结肠镜检查中的重要环节,对结直肠病变尤其是早期恶性肿瘤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3-4]。在我国,便秘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需求日益增多。但便秘患者因长期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费力,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故这类患者在进行肠道准备时会加重其排便的心理负担,也易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寻求适合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方法非常重要。目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为临床常用的肠道清理药物,但对于便秘患者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不甚理想,且易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同时肠道准备不充分也会大大干扰内镜下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预先使用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缓泻及联合二甲硅油散在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为便秘患者提供更好的肠道准备方法,从而有利于内镜下的诊断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40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各80例。其中,A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40~65岁,平均(52±10)岁;B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39~64岁,平均(51±11)岁;C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41~63岁,平均(50±1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5],即必须包括下列 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①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有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有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⑤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指抠、盆底支持);⑥每周排便少于3次。纳入标准:①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②如果不使用泻药, 松散便很少见到;③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排除标准:排除消化道梗阻或穿孔、消化道出血、中毒性巨结肠、严重急性肠道感染、有肠道手术史,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和造血系统疾病者,或有意识障碍对检查不能合作者。所有患者均签署肠镜检查风险知情同意书。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肠道准备用药 肠道准备中使用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Ⅳ由北京舒泰神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大包含聚乙二醇4000 13.125 g;小包含碳酸氢钠0.178 5 g,氯化钠0.350 7 g,氯化钾0.046 6 g),二甲硅油散由自贡鸿鹤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为2.5 g∶0.15 g)。

1.3方法 3组患者检查前1天进少渣流食,晚7点禁食至检查结束。检查时间为次日上午。每例患者均使用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清洁肠道:于检查前1天晚7点及检查当日5点各服1盒;每盒中12大包+12小包溶于1 500 mL温水中,分别于2 h内服用完毕。其中,A组于检查前两天开始服用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大包+2小包溶于250 mL温水,每日2次),在此基础上服用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二甲硅油散(用温水配成30 mL溶液);B组同样于检查前两天开始服用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大包+2小包溶于250 mL温水,每日2次),在此基础上服用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组单独服用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行肠道准备。

1.4观察指标 肠腔清洁程度标准:使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评价最终肠道清洁程度[6]。该量表对右侧结肠(包括升结肠和盲肠)、横结肠(包括肝曲、脾曲)、左侧结肠(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进行抽吸和灌注后评分,每段结肠0~3分,总分0~9分。其中,0分:有大量固体粪便残留,无法清除,黏膜不可见;1分:有固体或液体残留,结肠段部分黏膜可见;2分:有少量可移动粪便及液体残留,结肠段黏膜可见度良好;3 分:无粪便及浑浊液体残留,黏膜全部可见。每段结肠评分≥2分提示肠道准备充分;总分<6或任意一段结肠得分<2分则认为肠道准备不充分。

退镜时,参照何咖鲒等[7]的标准对肠道泡沫程度进行评价:0级,肠管内几乎无气泡,视野清晰易观察;Ⅰ级,肠腔内少许气泡,不影响观察;Ⅱ级,肠腔内可见散在气泡,部分视野观察受限;Ⅲ级,肠腔内有大量气泡,不能观察,需反复给水、使用祛泡剂才可观察黏膜情况。

记录每例患者结肠镜检查到达回盲部的进镜时间、退镜时间及操作总时间。以是否检出直径<5 mm息肉及右半结肠息肉为评价标准,判断结直肠病变的检出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与等级资料比较均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3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比较 A组患者肠道准备充分率为85.0%(68/80),B组为81.2%(65/80),C组为65.4%(51/7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8,P=0.008),其中A组和B组的肠道准备充分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的肠道准备充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3组患者肠腔气泡分级比较 3组患者肠腔气泡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872,P<0.001),且A组肠道气泡分级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肠道气泡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便秘患者肠腔气泡分级比较 (例)

A组: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及二甲硅油散;B组: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2.33组患者结肠镜操作时间比较 3组患者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操作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操作总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A组和B组的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操作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便秘患者结肠镜操作时间比较 [min,M(P25,P75)]

A组: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及二甲硅油散;B组: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a与C组比较,P<0.05

2.43组患者的结直肠息肉检出情况比较 3组患者直径<5 mm息肉、右半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组直径<5 mm息肉和右半结肠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直径<5 mm息肉、右半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便秘患者结直肠息肉检出情况比较 [例(%)]

A组: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及二甲硅油散;B组: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a与C组比较,P<0.05

2.53组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比较 3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道准备过程中,C组有2例患者因发生肠梗阻而无法行结肠镜检查。见表4。

表4 3组便秘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A组: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及二甲硅油散;B组: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a与C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结肠镜检查是筛查及诊断结直肠病变的金标准[8],充分的肠道准备决定了结肠镜的诊疗质量,其对提高病变检出率、降低结肠镜检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9-10]。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该类患者通常由于存在肠道运动功能欠佳,肠腔内积存干结粪便,所以使得肠道准备效果不满意。同时也由于粪便遮挡病变、镜面污秽等影响结肠镜下的诊疗操作导致操作时间延长、结肠镜检查风险增加,病变漏诊率增加,影响直径<5 mm扁平息肉及右半结肠腺瘤息肉病变的检出率[11-13]。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的容积性清肠剂,其进入肠道后不会影响肠道水分的吸收与分泌,从而避免了水电解质紊乱,具有保留肠腔水分,软化大便、快速、有效、安全等特点[14-17]。临床实践发现,单独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为便秘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常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且短时间内突然服用大剂量的导泄剂及液体易引发肠扩张、肠梗阻并发症,甚至导致结肠镜检查失败[18]。另外肠道准备时,肠腔内可积聚大量泡沫,大量泡沫贴覆于肠黏膜,隐藏病变,不仅延长结肠镜操作时间,也会严重影响病变的观察,而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对肠道泡沫祛除无明显作用,故影响肠道清晰度。因此,单独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针对便秘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并非理想选择。国内肠道准备指南建议,慢性便秘患者可使用缓泻剂的方法提高肠道准备效果[19]。研究发现,肠道准备中联合应用二甲硅油散可有效减少甚至祛除肠道气泡,可以提高肠道黏膜清晰度,从而有利于内镜下的观察及治疗[20-21]。故将缓泻剂和祛泡剂联合应用于便秘患者肠道准备,可能会获得理想的肠道清洁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和B组患者肠道准备充分率明显高于C组,且A组与B组的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操作总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提示联合应用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的肠道清洁情况明显优于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以提高肠道准备充分率,缩短结肠镜的操作时间,降低镜检风险,这可能与小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提前软化干结粪便,抑制肠道对水分的吸收,扩充粪便容积,促进部分干结粪便排出相关。二甲硅油散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其水化后作为抗泡沫剂应用于胃肠镜检查过程[20]。二甲硅油表面张力小,能改变气泡表面张力使泡沫破损,使胃肠道内泡沫中贮留的气体得以排出,从而更清晰地显示胃肠道黏膜表面结构。本研究中,A组肠腔气泡分级明显优于B组和C组,提示二甲硅油散可有效祛除气泡,明显改善镜头清晰度;同时,A组直径<5 mm息肉检出率及右半结肠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说明联合使用二甲硅油散可有效提高息肉检出率,有利于降低病变漏诊率。因此,在肠道准备中联合使用二甲硅油散对获得理想的肠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肠道准备过程中预先使用小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清洁肠道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少,而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并有2例患者出现肠梗阻并发症,本研究结果与刘云和梁仲惠[18]的报道相同,考虑可能与患者本身具有病变的狭窄肠腔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而短时间内突然服用大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肠腔内容物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肠腔压力急剧升高相关,说明联合小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对便秘患者清理肠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与常规单纯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方法相比,预先应用小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及检查前联合使用二甲硅油散可改善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提高便秘患者的肠道息肉检出率,减少肠道准备不良反应,为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提供一种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

猜你喜欢
散剂硅油聚乙二醇
陶瓷助剂聚乙二醇分子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煤炭与化工(2023年8期)2023-10-11 04:25:24
散剂源流探述*
中草药散剂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观察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二甲基硅油结构及热稳定性
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生物学活性验证
硅油及钛白粉在聚丙烯膨胀阻燃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塑料(2015年1期)2015-10-14 00:58:33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CAE技术在硅油风扇开发中的应用
汽车零部件(2014年5期)2014-11-11 12:24:34
聚乙二醇嵌段长碳链二酸共聚物的合成与酶降解研究
中国塑料(2014年1期)2014-10-17 02: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