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宾娟
出水瓷器
波 澜壮阔的大海既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海洋文明,也无情吞噬掉无数劈风斩浪的航海者。“碗礁一号”沉船是众多被大海吞噬的贸易船只之一,300 多年前,它被永远定格在闽江口。考古工作者从“碗礁一号”沉船中打捞出1.7 万多件景德镇瓷器,种类丰富、纹饰齐全,包括巴达维亚瓷、雏菊纹瓷盘、微缩瓷器、高足盖杯等富有异域元素的外销瓷,代表了清早期中国民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碗礁位于福建平潭屿头岛东北面约1000 米处,是一块突出海面约10 米的礁石。这一带暗礁众多,不少船只沉没于此,当地人根据沉船中捞出的大宗货物,把这里的海域叫白糖礁、银珠礁、碗礁等。
2005 年6 月30 日,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到渔民举报,得知平潭屿头岛附近海域正在哄抢盗捞水下文物。经考古工作人员现场核实,这是一艘清代沉船。该事件很快上报国家文物局。7 月13 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东海平潭碗礁一号”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正式开始。此次发掘从7 月初持续到10月中旬,历时三个半月,中间受到5 次台风天气影响,实际工作48 天,累计潜水833 人次,潜水时间3.7 万分钟。
“碗礁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由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牵头,队员分别来自福建、辽宁、安徽、海南、江西、湖北、广西、山东、浙江等地,共计34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是我国自开展水下考古工作以来,专业人员参与最多的一次。
经考古发掘,“碗礁一号”船体掩埋于灰黑淤泥中,船体大致为东西向。自甲板以上部分和桅、舵、帆、锭等均已不存。船内有15 道隔舱板将船分为15个舱,其中东八舱和西五舱隔舱板全被破坏,仅存痕迹。船壳板仅一层船板,船体用材主要为杉木、樟木等。
“碗礁一号”沉船船体残长13.8 米,残宽3 米,平面近椭圆形,头部尖,船底尖圆,推测船长18—20 米,船宽4—5米,根据现存状况,“碗礁一号”很可能是一艘福船。
“碗礁一号”瓷器大部分遗留在舱内,有的还排列整齐,保持着沉没前的状态。共打捞出水瓷器1.7 万余件,连同失散、被盗、被毁的,“碗礁一号”沉船所载瓷器总量,应当在4 万件以上。
出水瓷器中,盘是成摞竖放,小碗、杯是成摞侧放,碗、碟是成摞正放或倒扣,青花罐、五彩罐是成排摆放在舱底,层层叠加,至少有两层。部分出水瓷器之间发现有稻壳,说明在装船时有意识在瓷器中间填塞谷壳,减缓在运输中的碰撞。此外,还发现一小段棕绳,推测是用来捆扎瓷器的。
出水的瓷器主要是青花瓷器,少量为青花釉里红器、单色釉器、五彩器等。
“碗礁一号”沉船船板
出水外酱釉内青花瓷碗保存状况
“碗礁一号”出水青花瓷器大都制作规整,线条流畅,工艺严格、讲究,胎体表面的处理工整、光滑,无明显的刮削痕。器型大者沉稳、端庄,小者轻巧、隽秀,整体风格质朴、凝重、大方。
青花器型有将军罐、大盘、花觚、尊、香炉、罐、碗、深腹杯、中盘、器盖、浅腹碗、小盘、小碗、小杯、粉盒、笔筒、小瓶、小盏、洗等,青花色泽明艳、层次丰富,大件陈设器画工精美,反映了清康熙年间(1662—1722)景德镇民窑最高的制瓷工艺。
用于瓷器垫具的谷壳
青花博古纹大盒
青花雏菊纹菱口盘
青花花卉山水图四开光将军罐
青花开光人物花卉纹觚
青花折枝花卉纹菊瓣形菱口深腹杯
青花葡萄纹大碗
青花釉里红是是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始于元代,流行于明初。由于釉里红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至明中期后便逐渐失传了。直至清康熙年间复烧成功,其呈色较为稳定。青花釉里红和釉里红一样,主要是官窑产品,传世有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中和堂”款纪年的青花釉里红山水人物诗意图小盘,多见以青花绘亭台楼阁和树枝,以釉里红绘花朵,在青花的素雅之中平添一点妩媚和艳丽。
青花釉里红器除盘、碗外,还有各式瓶、笔筒、高足碗、摇铃尊、鸡缸杯等。“碗礁一号”出水的青花釉里红仅见有少量的盘。
以青花与单色釉相结合,形成青花色釉器。“碗礁一号”沉船出水少量此类器物,有黄釉青花器、青花青釉器和青花酱釉器。黄釉釉色较为清淡,远不及明代的浓艳匀净,制作亦稍显粗放。葫芦瓶分为酱釉青花和青釉青花两种,制作精美,青釉釉色淡雅细匀,青花色调翠蓝。
外酱釉内青花山水纹杯
康熙五彩为康熙彩瓷的代表品种,又有“康熙硬彩”之称,或称“古彩”。这一时期,用釉上蓝彩代替明代流行的釉下青花,加上黑彩、金彩的加入,色彩更加丰富,真正做到了红、绿、黄、黑、赭、蓝等多种颜色的综合搭配和运用,瓷器画面呈现的色彩效果沉稳、热烈而不浮躁。康熙民窑五彩器型多样,图案花纹丰富多彩,常见器物有碗、盘、罐、壶、瓶、杯、盂、笔筒、果盒、花盆等。
“碗礁一号”出水的五彩瓷由于长期受海水浸泡,五彩大部分脱落严重,颜色发黑或呈灰黑色,仅局部保留原来的色彩,比较鲜艳。器型有罐、杯、盘、深腹杯。
青花釉里红山水人物纹盘
“碗礁一号”满载清代景德镇民窑的瓷器,沉没于闽江口以南的近岸海域。从地理位置上看,福建北部与江西接壤,闽江水系的上游与属于长江流域的信江水系邻近,自信江经过一段较短的陆路转入闽江,是通往华南沿海和东南亚距离最近的通道。这也是一条传统的景德镇陶瓷器外销路线。“碗礁一号”沉船的瓷器可能是因袭了传统的景德镇陶瓷外销路线,沿闽江水路入海出洋的。
五彩八开光花卉纹盘
五彩缠枝花卉纹杯
五彩开光博古纹盖罐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了高足盖杯、微缩瓷器等著名的外销瓷品类,还有葫芦瓶、雏菊纹、外酱釉内青花等具有浓厚异域风格的纹饰、釉色,表明这是一艘进行海外贸易的船只。“碗礁一号”沉船中发现的外销瓷,在越南头顿沉船、以及欧洲博物馆的收藏中都可以见到相似产品。
外酱釉内青花或外酱釉者内粉彩的外销瓷,又被称为“巴达维亚瓷”。17 世纪末至18 世纪中叶流行,瓷身覆以一层或淡或浓的铁棕色珐琅釉。在中国,这种釉彩从明代开始使用,欧洲称之为“奶咖啡色”或“枯叶色”,美洲则直接称为“棕釉瓷”。棕珐琅复罩杯子和茶托的外部,未施珐琅的地方或呈扇形、叶形或圆圈形,而内施釉下蓝或釉上彩绘画的花草和风景。这种瓷器最早是由荷兰人从南洋巴达维亚港运往欧洲销售的,因不知产地便以港口命名为“巴达维亚瓷”。
“碗礁一号”出水了多件巴达维亚瓷,除外酱釉内青花碗外,还有葫芦瓶。葫芦瓶是模仿葫芦外形而制作的一种瓷器样式。康熙时期成为外销品种之一,在传统二节的基础上出现三节、四节的样式,并在釉色上也有所创新,形成与传统品种迥然不同的格调。
酱釉青花葫芦瓶上的酱色釉在荷兰被称为“巴达维亚的棕色”,这种样式的葫芦瓶除“碗礁一号”有发现外,荷兰国立博物馆以及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都有收藏,可见葫芦瓶在当时的欧洲非常受欢迎。
青花黄釉葫芦瓶
微缩瓷器以各式瓶为主,尺寸多数在10 厘米左右,器型小巧、纹饰精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这类微型瓷器的真实写照,学者认为可能是为“娃娃屋”配备的陈设品。17 世纪晚期,荷兰贵妇们追逐着一种时尚,就是用微缩的家具、织品和瓷器来装饰房屋模型。这类娃娃屋并不是孩子们的玩具,而是用来向客人和亲友们炫耀的昂贵展示品。
“碗礁一号”出水了不少微缩瓷器,主要为小瓶,越南头顿沉船也发现了类似的微缩瓷器,表明这种特殊品类的瓷器是用于外销的。
微缩瓷器小瓶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雏菊纹盘
青花开光人物纹高足盖杯
雏菊纹又称“翠菊纹”,也有学者认为描绘的是地中海沿岸的一种花卉。“碗礁一号”出水了大量雏菊纹盘,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都收藏有相似的雏菊纹盘,以及福建龙海半洋礁海域也出水有相似的器物。在中东的巴林也出土有这种青花瓷盘残器。
高足杯盛行于元代,最初为蒙古贵族马上饮酒而制,又称“马上杯”,后来也称靶杯,可以摆放果实。明清时期被继承延续下来。“碗礁一号”出水的带盖高足杯,均按照欧洲习惯加有盖子,表露出十足的西洋味。
晶莹剔透、洗尽铅华的“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既展现了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伟大成就,更见证了康熙盛世时“海上丝绸之路”的恢弘气象。从“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及其异域元素的分析,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文明交流互鉴对于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的突出作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让我们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汲取养分、启发智慧,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