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越教办
河东乡位于凉山州越西县东北方向,距县城3.5公里,有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426户1622人。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着力点,发扬“马上办、拼命干,真碰硬、敢担当”的务实作风,用“脱贫攻坚有多难,基层干部就有多拼”一个个生动实践,坚定践行初心使命真抓实干,演绎着彝乡村寨的巨大变化。
河东乡8个村就有5个为纯民族村,并且都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二半山区。以前,只要看到有外面的小车进村,村民就会上前把车子围起来,询问“你们是来干什么的?”“我家的房子要垮了”“我要反映问题”,让乡村干部毫无面子,外人也不敢、不愿再到村上。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通过建立乡村干部定期进村入户全覆盖走访机制,开展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三个走遍”,结合“党建月会”主动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和问题困难,限时整改,在群众大小事上坚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累计撤换3名村党支部书记,取消低保评定存在的“关系保”“人情保”300余人,新识别65户贫困户,重新在群众中树立了公信力。
如今,不管是各级领导还是外人进村,村民都主动让道并拍手欢迎。
2016年8月,四川巨能集团总经理到河东乡对接“万企帮万村”工作,步行进村入户后,一身的泥浆让国企老总不敢相信地处县城边上乡村条件还这么落后。
3年多来,河东乡紧扣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抓住脱贫攻坚最大发展机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在乡村两级党组织和党员引领带动下,村民无偿拿出10余亩土地扩路修路,并组织有经验的党员组建道路质量监督志愿服务队,全力配合施工方抢抓道路建设进度,累计投入1800余万元,完成硬化通村路4.5公里、入组入户路30余公里,实现家家户户硬化路直通家门口,改变了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景象,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以前,县乡干部下村都是坐在车上、靠边指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越西县持之以恒推进正风肃纪,“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得益于此,县乡村干部工作作风实现了大转变,“泥腿子”干部蔚然成风。
2016年10月,正值河东乡贫困户住房建设的关键时期,由于户数多、人手少、任务重,如果不抓紧工期推进,将影响全县脱贫验收工作,联系该乡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吉差阿木,带领全乡32名党员突击队员亲自搬运发放30吨水泥,发放完成已是凌晨五点;11月初,为突击东红村燕子坑10户贫困户钢结构建房任务,乡村两级干部带领党员突击队在不影响道路施工的前提下,通过人背马驼方式转运水泥砖3200余块、水泥30余吨、砂石80余立方,保质保量完成建房任务。
在联系县领导和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的努力下,截至2019年7月全乡426户贫困户全部搬进了安全住房。
以家住东红村3组的贫困党员罗吉支铁为例。2016年,罗吉支铁的妻子病重,在花费巨额医药费后不幸去世,独自带着两个年幼孩子艰苦度日的罗吉支铁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以酒消愁,甚至拒绝帮扶干部进门,生活一天不如一天。
河东乡党委在“党建月会”社情民意研判中,将这个问题通过《帮扶干部任务派遣单》转交帮扶干部解决,并作为乡村重点督办内容。乡村干部帮助罗吉支铁修建新房和30平方米羊圈,以“借畜还畜”方式发放种羊和落实5万元小额信贷,帮他发展致富,重拾生活的信心。
如今,罗吉支铁养羊62只,年增收达4万余元,还娶上了新媳妇,幸福的生活溢于言表。
河东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仅仅是越西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越西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坚持问题导向,以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在压实政治担当、建强攻坚队伍、筑牢脱贫堡垒、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聚焦聚力,坚持党建要素集聚、攻坚力量下沉、干部培育下延、激励保障落实“一线工作法”,强力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