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志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2019-11-19 00:00任娇娇
黑龙江史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方志历史文化

任娇娇

俗话说: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方志是地方志的简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诵训》“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指的是方志情况的记述。随着社会发展,地方志成为记载本行政区域自然景观和社会各方面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内容涉及甚广,包括沿革、疆域、山川、水利、人物、民俗、建筑、古迹、法制、经济、政治、文化等,因此被称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薪火相传两千多年,深厚的历史积淀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地方志的历史价值

宋代郑兴裔在《广陵志序》中将地方志的作用概况为“存史、资治、教化”,后世地方志不断发展完善,但其传统功能仍以这三方面为主,只是“存史”“资治”“教化”的顺序有过调整。现将地方志的传统功能进行简单介绍:

(一)存史留据,传承文脉

存史是地方志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其他功能的基础。地方志记载了“一方”大量的原始资料,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力之大为世界罕见。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宋至民国保存下来的地方志8264 种,11万余卷,约占中国古籍10%,这还不包括佚失部分。[1]编写一部优秀的地方志,必须广泛调查研究,编纂时认真核实,据事直书,这就使得地方志“存史”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得以保证。

地方志记录了大量正史和其他史籍没有记载的资料,如江苏省的淮安府衙历经百年风雨,残破不堪,原有面貌不能辨识,当地政府为保护古建筑,加紧对其修缮,只能到地方志中寻找线索,最终利用光绪《淮安府志》的记载恢复府衙的原有风貌。光绪《淮安府志》记录着府衙从宋代以来的历次修葺和变迁,大至建筑设计的布局,小至雕梁画栋的细节,通过志书的史料,珍贵历史信息得以留存传承。不同时期的地方志本身带有时代烙印,也能直观反映特定时期的历史特色,持续不断的方志记载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积淀。

(二)资政辅治,镜鉴后世

地方志一直被作为“辅治之书”,元《钤冈新志》欧阳玄序言“前人作图志之意,非徒以广记载,备考订而已,将以为勤政之一大助也”。历代地方志都是官修志书,主要为治理地方,为统治者决策服务。地方志记载州县地理险要、典章制度、政治得失、风俗民情等内容,是各级官吏了解情况决定政策的依据,因而有“下车伊始读志”的说法,受到历代重视。顾颉刚也在《中国地方志宗录·序》中写道“每地修志,主要标的在于备行政官吏之鉴览,以定其发施政令之方针……使在位者鉴览得其要,发施得其宜”[2],充分体现了地方志在资政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新方志仍发挥着资政的传统功能,帮助各级政府领导着眼全局,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017 年9 月,《青岛市志》(1978-2005)出版,这成为各界党政领导了解青留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资政地情书。新方志记述资料丰富详实,有助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除此之外,方志还有镜鉴后世之用。赵琪在《胶澳志》中写道“方志者,地方之公史,公史之作,为将来取鉴,非为既往流芳,彼逝者已成陈迹,荣辱得失何关痛痒,惟后人郑重其事,乃引以为现在之师资与未来之炯戒,故曰史鉴。”[3]这体现了地方志可以让后人以史为鉴,启发未来的作用。

(三)教化民众,敦正风尚

“地方志传承文化价值一直以各种方式渠道渗透到每一代人精神生活,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4]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地方志的教化功能,以崇善惩恶的道德标准记载人物,人们从对记载人物的认识和评价中得到学习,受到教化。元代杨敬德在《赤城元统志序》中写道“诊人物,崇节义,以彰劝惩,而教化可明矣”。寿鹏飞也以“正人心、敦风尚、明正谊”来表述地方志的教化作用。

社会主义新方志教化功能进一步深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巨大作用。新方志记载了本地区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英勇事迹,既有革命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对祖国家乡充满热爱的先烈,也有建设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楷模。湖南省《望城县志》设专卷记录了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以及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事迹。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都可以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

二、地方志的现实意义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地方志的传统功能受到挑战,被逐渐削弱、淡化,但新时代地方志也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志的使用范围也在发生变化。

(一)兴利致用,造福一方

地方志记载的内容广泛,具有极高的学术和使用价值。2011 年夏,中国各地暴雨频发,很多城市内涝严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但是江西赣州的老城区没有出现类似情况,这得益于北宋时期修建的地下水利工程——福寿沟。《赣州府志》将工程情况详细记录在册,使后人能够了解认识维护这一千年工程,也给其他城市的地下水利工程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广西上林根据《上林县志》记载本地盛产黄金,以淘金为业的历史信息,进行金矿的勘探开发,改变当地产业结构,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促进上林经济新发展。

(二)文旅融合,打造特色

地方志可以为城市旅游业发展服务。巴兆祥曾说“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地方志记载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寻觅、捕捉旅游信息,当首选地方志。”[5]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在地方志资料中发现金朝皇城遗址资料,当地政府利用新媒体宣传造势,开发“金上京皇城遗址”,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赋予城市文化新内涵,成为阿城区亮丽的名片。哈尔滨市开发复原道台府历史遗迹,开发传承道台府传统特色美食,还根据地方志记载建设集餐饮、娱乐、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哈尔滨道外中华巴洛克建筑一条街。[6]地方志成为开发旅游资源的切入点与新亮点,也成为宣传当地特色、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

(三)促进爱国教育,铸造城市之魂

爱祖国首先体现在爱家乡,爱家乡需要了解家乡文化与历史。地方志记录家乡地方的历史变迁,记载本地著名历史人物、英雄模范、能工巧匠、贤臣烈士,这些本乡本土的史实传播可以增强民众的身份认同感,汇聚一股浓厚的爱乡情感,进而促进爱国教育。挖掘地方志资源,编纂乡土教材,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传播乡情,由爱乡而爱国,增强每代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与荣誉感,最终凝聚成爱国向心力。

地方志也是本土历史文化的窗口,需要加紧整理旧志,从中寻找文化基因,延续地方历史文脉,生发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时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7]文化是一个城市最鲜明的气质和品格,地方志的历史记录是城市最重要的文化传承。建设方志馆是新时代传播城市文化,发展新方志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将地情实物化、展品化,是对文化产业的一种创新运用,既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又可以凸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加大对地方志的开发利用是摆在每个城市特色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地方志发展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地方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承担时代使命与责任。深入挖掘地方志资源需要配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传播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筑牢国家文化安全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新时代地方志发展既要保存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又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创新宣传途径,贴近群众生活。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办地情网站、方志微信公众号、方志官方微博等,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开辟地方志为人民服务新领域,扩大影响力,不断加深群众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地方志发展需要不断拓宽渠道,增强文化自信,担负传承民族文化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结语

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千年历史积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汲取时代精神养分。新时代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志发展需要自信挺立于世界文化激荡大潮中,在交流碰撞融合发展趋势下,提升境界,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地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

猜你喜欢
方志历史文化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新历史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