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
1导入新课
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我们曾经会问自己月亮上是否有嫦娥,是否有桂树,我们也会问在地球之外是否有高于人类智慧的生物存在,但这些疑难都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被一一解答.但是在文学上有一个谜题,至今无法解答,虽然千古文人都尝试着解答,但依然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那么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就充当一次揭秘人,试着来解读一下李商隐的七言律诗---------<<锦瑟>>。
2朗读感受,深入鉴赏,把握基调
2.1朗读
(1)同学朗读,作初步感悟.同时借助朗读技巧体会不足,结合朗读带再次体会此首诗的情感意境.
(2)让学生结合个人理解谈出自己的独特看法明确:应该有一种凄美,朦胧的深远意境。
2.2结合意境赏析题目
(1)题目的解释:锦是华丽的,美丽的;瑟是一种古代的乐器,以弦多而著称,琴弦多达50根。
(2)提出对于题目的说法:古往今来,虽然有很多人认为此篇诗歌的题目是截取篇首两个字率意而成,所以这首诗就是一首由题目的无题诗。
但明确:如果将“锦瑟”认为是无题的话,就会淡化锦瑟在本首诗中的重要意义,也会淡化锦瑟对本诗主题凸现的重要作用。
2.3正文解析
(1)本诗开篇写锦瑟,那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你面前放置一把锦瑟,一把外表华丽的乐器,你会有怎样的联想?(教师引导,扩展学生的思维,为分析李商隐的锦瑟之思做准备)
(2)提问题:当李商隐面对锦瑟他又有了怎样的联想?(思华年)
明确:作者借外表华丽的锦瑟引出自己的华年之思,这种手法是什么?这种借先言他物来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是什么?
(兴)
举出有关“兴”的手法的具体事例?(借此机会总结本学期来的兴的手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等等)
(3)兴的手法浪漫而婉转,兴的诗句惆怅而多情。那么作者借华丽的而又善于演奏忧伤乐曲的锦瑟来起兴,目的显然是要奠定本诗的一种哀伤的情感基调。引出问题:作者以锦瑟起兴,引起华年之思,那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学生自主发言)明确:都是美好的事物,或者说都暗合50之数,真是50条琴弦才让作者想到了自己的五十岁的年龄,继而产生了华年老去的惆怅心情。
(4)继续发问:对待这个使作者产生哀思的锦瑟,作者采取了怎样的态度?明确:是一个近乎质问的语调――无端。那哪位同学可以试着谈一下你認为“无端”二字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议论,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的能力)
(5)作者在感叹华年,那让作者感叹的华年究竟是怎样的?作者的华年往事又是怎样的?一起来看下一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作者运用了两个典故――庄生梦蝶和望帝啼春(找学生讲解明确典故的表面含义)明确:一篇文章所选取的材料一定是为中心服务的,而这两个典故很显然也是作者为突出“思华年”主题所选取的。引导:庄生是不是想要成为蝴蝶,望帝是否想要成为杜鹃?那蝴蝶,杜鹃就成了庄生,望帝的梦想和理想,作者通过“迷”和“托”两词将自己比作了庄生和望帝,年轻时我像庄生一样追求梦想,而今年华老去只能像望帝一样将理想化作哀鸣夜夜啼血。
(6)自此,作者的华年之思似乎已经尽了,但是没想到作者笔锋一转,又将我们引入到一个新的境界。引导:大家在读此联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美)为什么会这么美?(因为作者选取了非常多的意象)扩展:我们经常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如果单以此联来看,我觉得李商隐不次于王维。那大家可以试着找一下此联中作者一共选取了多少个意象?(八个)引导:意象是寄予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那就让我们结合这八个意象来试着揣摩作者的主观情感。我来帮助大家,以“沧海月明珠有泪”为例,(多媒体课件)
问题:在这幅图画中大家看到了什么?(沧海和明月)
那珠和泪跑到哪里去了?(被深埋在海底了)
问题:这海底的珍珠和蓝田的美玉的象征意义?
明确:结合作者生平来看,不得志结合珠和玉,诗才无限结合玉生烟
(7)尾联的情感把握
明确:“此情”呼应上文的“思华年”,“惘然”是作者华年之思的最终升华,
(8)试析主题(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总结:自古以来对“锦瑟”的理解就有很多,有人说它是咏物诗,有人说它是爱情诗。当然也可以像我们这堂课说的是咏叹华年的诗。但对于锦瑟的理解和主题的探求,清代大学者梁启超也有他独特的看法。(出示多媒体)
引导:我们学这首诗的目的,主要也是为了鉴赏,为了感受锦瑟所带了的独特,朦胧的魅力。
3熟读当堂成诵
4改写此首主题朦胧的七言律诗,可以改写成现代诗的形式
5结语
对于本诗的探究始终没有尽头,但我们作为一个解谜者显然是成功的,因为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有所得,有所收获。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