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议
[摘 要] 学生对职业精神认知水平的高低,客观反映了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的真实效果。为发现高职教育中职业精神的培育问题,完善培育路径,开展了针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认知调研,发现在职业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专业与职业关系不明、培育过程缺乏持续性等问题。因此,提出职业精神培育应向上下游延伸,将职业精神要素融入专业课程具体教学任务中,并分阶段持续实施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职业精神;认知;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160-02
一、调研概述
具备完成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既是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的基本要求。为了解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职业精神养成教育的实施效果,此次调研围绕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构成要素设计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询问调查法对高职学生展开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304份,查阅学术论文16篇,采集了学生入学前、在校期间和毕业后三个阶段与职业精神相关的数据信息。
二、调研数据分析
(一)专业与职业理想
专业是职业的立足点,是学生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途径。高中毕业生决定选择高职教育并选报专业,这实质上是一次专业认知与职业定位的结合,而职业理想是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首要要素,是职业精神形成的动力源泉。因此,做好对学生的专业剖析和职业理想构建工作,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促进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精神和就业择业观的形成。
据调研,47.37%的学生所选专业与职业理想相关,52.63%的学生报考专业主要依据高考分数,只要能被录取即可,即使专业偏离职业理想。在谈及专业认知时,仅有21.38%的学生报考前对专业做了详尽了解,78.62%的学生仅对专业名称进行字面理解或未做实质性分析,进校后,虽经历了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等活动,在专业职业面向上,仅有5.26%的学生已全面了解,94.74%的学生表示了解一些甚至不了解。经访谈,发现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有:(1)招生咨询阶段,未对意向学生就专业和职业面向进行深度解读,学生在未获得准确信息的情况下树立职业理想,而这种理想与进校后获得的客观认知存在偏差,导致学生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做出实质性改变;(2)进校后在专业和职业引导阶段,相关教育活动开展时间较分散,未能持续影响和关注学生的职业理想完善和改变过程,以至于56.91%的学生至今无心仪的工作岗位。在被问及专业偏离职业理想是否影响技能学习时,43.75%的学生表示这会受到影响,因为并不清楚毕业后是从事专业工作还是遵从职业理想选择其他工作。在职业理想发展变化上,64.47%的学生表示职业理想正随专业认知深入而发生改變或重新构建,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和技能形成,新的职业理想与专业更接近,且更务实。
(二)职业技能
良好的职业技能具有深刻的职业精神价值,它是做好工作的技术基础和能力体现。各年级学生中表示不清楚所学专业职业技能的比例分别为,一年级60.27%、二年级47.92%、三年级64.29%。主要原因在于,一年级学生尚处于专业认知和职业理想形成初期,所学课程多为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职业技能训练与岗位工作认知衔接不够,多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职业技能知之甚少。二年级学生已初步完成职业规划并逐渐形成新的职业理想,但长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不能自信地认为已掌握了工作所需相关技能。三年级学生即将进入跟岗、顶岗实习阶段,一部分学生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高,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不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另一部分学生工作岗位虽与专业相关,但工作内容超出了在校学习训练范围,在根本上仍有大量技能尚未掌握。
(三)职业精神
此次调研,96.38%的学生对在校期间进行职业精神教育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职业和融入企业文化中;少数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认为,就业可能与所学专业无关,职业精神内容因企业不同而存在差异,就业后来自企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将更有意义。虽观点不同,但整体上均认可职业精神对职业人的重要意义。在谈及职业精神相关内容时,65.13%的学生表示能清楚记得,34.87%的学生表示由于相关内容分散且未成体系,课后又未及时归纳,已基本忘记相关内容,但对职业精神构成要素的认知上却保持了高度一致:在职业态度方面,95.39%的学生认为职业态度会对技术发挥和技能提升产生影响,健康的、积极的职业态度有利于工作的高质量完成,而消极的职业态度不仅会影响团队和谐,对工作质量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92.43%的学生认为在课堂内开展职业态度培养具有必要性。在职业责任方面,95.39%的学生认为每一个从业者在获取职业利益的同时都应该承担职业责任,这种责任表现为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完成工作任务,维护和实现集体利益,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而不给同事添麻烦,因此,83.22%的学生认为职业责任应包含团体责任和个体责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良好团队氛围的具体体现。在职业纪律方面,94.74%的学生认为每一个职员都应该遵守特定的职业纪律,它是团队成员按要求、有序完成任务的保障。在职业良心方面,92.11%的学生认为它是职业精神的内在表现,有利于促使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不断自省,反思行为动机并避免不良后果产生。关于职业信誉,96.05%的学生认为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具备,它是大家的第二张身份证,是立足工作赢取信任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关于职业作风,88.49%的学生认为它是职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优良的职业作风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职业信誉。
三、主要问题
(一)未理清专业与职业内涵
一方面,学生进校后接触最多的是课程,对专业所涉及的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了解不多,对课程与专业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甚至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对在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仍存疑惑。另一方面,学生由于缺乏职业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和辨识能力,短期内未形成科学的、可实施的职业规划,当所选专业与职业理想关联性较低,或职业理想发生变化时,老师所施加的正面影响不够,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因此,职业理想构建和职业技能形成所面临的问题影响到职业精神培育活动的开展。
(二)缺乏持续性职业精神培育过程
一方面,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涉及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八个要素,这些要素思想的实现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单设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开设职业精神讲座或举办知识竞赛等教育形式,不利于学生职业精神的持续养成;另一方面,未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整体对职业精神的接受水平,导致职业精神培养停留在表层,未深入学生内心,活动结束即淡忘相关内容,在新活动中不能遵从职业精神要义。
四、对策与建议
(一)职业精神培育向上下游延伸
职业精神培育应避免入学开始、毕业即结束的模式,应向上下游延伸。向上游延伸即在学生高考结束选报专业时,负责招生咨询的工作人员应对专业及专业对应职业进行准确解读,让学生清楚专业内涵;学生被录取进校前,由专业课教师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向学生进一步解读专业和对应职业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协助学生充实或重构职业理想,为进校后教育活动开展及职业精神培育奠定基础;向下游延伸即学生在进入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由于不同企业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培育内容和形式存在差异,实习指导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实习或就业单位衔接,及时交流沟通,实现职业精神培育由学校向企业过渡,同时可吸纳企业建议和相关经验,改进并完善院校职业精神培育路径和质量。
(二)职业精神内容按课程类型融入课程
学生对职业精神各要素认知程度较高,但内化到具体学习任务和工作行动却不容易,因此,90.46%的学生建议将职业精神相关要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每一个学习任务中,实现理论、技能与精神相融合,通过长期的培养、坚持和监督,实现职业素质的提升。对如何融合,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给出了建议(如表1所示),主要倾向于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和专业拓展课程,因为这些课程紧密围绕职业工作岗位和职业工作能力,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职业精神内涵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三)职业精神培育按学期持续推进
学生认为,职业精神培育活动开展应充分考虑群体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学生给出了职业精神培育关键时段建议(如表2所示),从学期选定所占比例看,学生倾向于将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和第四學期视为职业精神培养的关键时段,该时段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如期开出,职业技能初步形成,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处于较高水平,此时融入职业精神,将促进学生进一步提升技能。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一是入学阶段只开设有专业基础课,适当引入职业精神相关内容即可,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职业理想塑造上;二是跟岗、顶岗实习阶段,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协同完成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企业化,并逐步由校企协同培养向企业独立培养过渡。
参考文献:
[1]张天祥,王波.职业素养与实务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资格辅导教程[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06.
[2]肖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8(3).
[3]高志坚.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7).
[4]申文姣.职业精神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6(6).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