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美
[摘 要] 人才素质牵涉多个方面,是现代社会评估人才能力的重点。基于此,以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的能力要求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的素质结构和素质培育方法,给出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心素质等内容,论述加强专业教育、重视综合教育、给予持续引导等建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旅游人才;素质结构;文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128-02
素质结构是指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基础的人才关键素质构成情况。创新创业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市场态势明显好转,就旅游人才而言,其素质结构也需要做出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改变。从宏观层面上看,旅游人才的专业素质为关注重点;从具体层面上看,专业能力之外的素质决定了旅游人才的发展上限,这是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素质结构面临的革新瓶颈,需重视。
一、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的能力要求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旅游人才的能力应涵盖专业之外的多个领域,这种综合依然以专业能力为核心,对其他能力并无硬性要求。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面临的工作需求出现变化,不再单一强调为游客直接提供服务,旅游研究、企业建设以及景区规划、资源开发等,均可由旅游人才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使人才的综合发展成为业内主流。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旅游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人才兴趣和需求作为工作参考,这值得我国学习[1]。
(二)专业性
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的专业性是其能力要求的基础。旅游业的发展无法脱离服务的本质,这意味着所有人才的核心能力不能脱离专业制约。在这一方面,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的工作模式值得我国参考。如服务行业水平较高的日本,在培育旅游服务类人才时,要求所有学生鞠躬达到90度,而在荷兰,所有旅游人才必须牢记超过100条的工作守则。上述国家强调以专业能力培育为旅游人才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2]。
(三)延伸性
延伸性是指旅游人才必须具有以现有知识为依托,扩展掌握其他领域知识的能力。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更具动态属性、灵活性,这意味着所有旅游人才均具有更多的选择。如甲长期从事旅游公司管理工作,该公司倒闭后,甲可进入其他公司任职,也可以自筹资金建立企业。这要求甲掌握企业管理知识、金融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内容,对其认知的延伸性具有很高要求,这也是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应具备的能力[3]。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的素质结构
(一)文化素质
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的素质结构核心依然是文化素质,所谓文化素质,既包括专业文化,也包括综合文化。专业文化是旅游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基本特点,该素质的提升依赖持续的专业学习。相比之下,综合文化素质水平更能决定旅游人才的发展上限。如上文所述的知识延伸能力,如果某旅游业从业人员多年来没有提升自身在其他领域的工作能力,一旦其所处领域出现经济波动、下岗风波,该人员可能难以适应其他岗位要求,立足困难。综合文化素质还牵涉到旅游人才的实践范围,一般而言,知识范围越广,旅游人才的工作开展越顺利,其适应创新创业背景的能力也越强。以权重系数分析法进行评估,专业文化和综合文化的占比应各自达到50%。
(二)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在此前旅游人才的培育、能力衡量中并未得到重视,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则得到了普遍关注。如面临市场竞争时,所有旅游企业的营销策略均需要做出调整,以确保获取游客青睐、提升经济效益。创新能力较强的旅游人才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提升经营效果、工作效果,获取市场竞争中的主动。创新素质还体现在旅游周边产业、配套产业等方面。如为获取更理想的旅游体现,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可进行产业链管理创新,将物流企业、客运企业、酒店以及主要景区负责人等纳入统一平台下,提升上述各环节服务与旅游企业本身服务联系的紧密程度,使游客无须过多担忧行李托运、住宿和纪念品购买、景区选择等。旅游人才的创新素质是创新创业背景下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三)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一般不作为素质讨论的关键点,但在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尝试获取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优势,应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自身能力的全面优化,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后,身心素质将得到更多重视。身体素质上,在现代生态旅游模式下,对景区情况的综合了解等工作均考验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也被认为是旅游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心理素质上,旅游人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在旅游服务的过程中以自己良好的心态去影响和感染游客,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享受,提升旅游体验。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素质培育方法
(一)加强专业教育
尝试在创新创业背景下提升旅游人才素质,应首先着眼于各类基础工作,包括专业教育強化。如各类职业院校,应至少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旅游人才的见习。(2)教材的更新。(3)教学方式的优化。见习工作上,应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占比,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占比应在6∶4之间。学校可选取具有用人资质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其输送实习学生,旅游专业学生则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谋求与创新创业背景的契合;教材更新上,建议学校周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前旅游业对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进行教材内容补充。如当前各地旅游类企业对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旺盛,应重视将管理类知识融入教材中,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满足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教学方式的优化更多强调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包括多媒体、智能移动设备等。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尝试使学生了解游客消费心理,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模拟不同购物场景,由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分析,提升专业教育成果,契合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素质结构需求。
(二)重视综合教育
综合教育是指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更多周边知识的传递,使学生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同步提升。文化素质上,以经济类课程为例,旅游专业院校应设置若干经济类课程作为选修课,学生则根据自身喜好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如企业管理课程,主要牵涉到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企业管理的要素、方法等,校方以及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多地引入与旅游企业相关的案例和内容,确保理论知识和学生专业的关联性;身体素质上,重点在于为学生拟定具有长期性、科学性价值的锻炼计划,并建议学生坚持执行。校方应以强健体魄为视角,同时结合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的工作需求进行计划拟定。基本要求为具有执行的方便性,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宜过高,如建议学生进行每日有氧运动30分钟等;心理素质上,考虑到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业工作人员需要面对游客、管理工作者等不同人群,也可能面临创业需求,首先可重视提升学生抗压能力。可带领学生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提升其在面对困难的勇气、决心和坚韧的意志品质,以适应商业社会模式下的竞争要求,契合创新创业背景下的人才素质结构需要。
(三)给予持续引导
持续引导是指学校应准确捕捉创新创业背景下出现的旅游行业变化,对其规律进行梳理,告知给旅游专业相关负责人、教师和广大学生。建议相关职业学校和其他高校建立分析机制,利用大数据、企业共享信息等,实现对行业变化的有效捕捉,工作间隔以一个学期为宜。如学校可与所有合作企业进行信息分享,通过企业了解当前旅游业人才需求态势和行业发展情况,企业反馈当地外来游客数目,校方可据此调整校内教学工作,重视旅游英语、其他语种的教学设计,并将这一变化的原因告知学生,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就业的认知水平,使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学生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大数据分析有助于捕捉更具范围化特点的全面信息,更深入地了解创新创业背景下的旅游业变化。如大数据显示某地旅游类中小企业数目、私人伴游数目增加,这表明当前游客较为重视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校方也可以据此引导学生掌握私人伴游中的一些重点内容,包括交流技巧、安全意识等,完善其素质构成。
(四)重视动态变化
动态变化的分析可视作现代市场经济、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培育的重点方式。因服务业的直接工作目标为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如果单一进行学校内部工作的调整、教学工作调整,可能无法充分契合时代变化。建议学校更改旅游人才培养的思路,将理论培养为主的模式变更为“动态培养+理论培养”的新模式。理论部分方式不变,削减教学时间20%~30%。动态培养着眼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充分授予学生见习的自主权,允许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取见习单位,建议学生在见习过程中,将发现的旅游业变化情况反馈至教师、学校处,由教师根据反馈结果,给予学生更具价值的学习建议。如学生反馈民众出游热情下降,以创新创业背景下的学生素质培育为视角,建议其学习营销学知识,为其成长和素质提升提供帮助。
综上,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素质的提升十分必要,需结合实际要求通过多种渠道予以实现。创新创业背景下,旅游人才的能力应体现为综合性、专业性和延伸性,其素质结构则包括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心素质三个方面。从培育的角度上看,建议学校、社会机构等加强对人员的专业教育、综合教育,同时给予持续引导,并重视社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确保人才素质结构的培育效果。
参考文獻:
[1]鲍艳利,华荷锋.“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6):89-92.
[2]李进军,王世峰.应用型旅游类本科人才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1):1-6.
[3]李希哲,张慧彦.学分制模式下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实践创新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4):140-141.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