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的运作模式与高职院校文化的融合

2019-11-18 01:44尹姿云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子中华校园文化

尹姿云

[摘           要]  校园环境有教育的作用,能对青年学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立足校园文化,在各高职院校推广得有声有色,其采取灵活多变的运作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关注中华经典,并辐射到整个社会,彰显文化自信。

[关    键   词]  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运作模式;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092-0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中华经典的传诵,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社会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综合实力的增强,也不断对我国人才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的文化教育不仅要落实到位,还要在实践中把握好现代教学理念中的互文性,从学生视角出发,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内涵。为此,身处教育前线的各高职院校不断推动“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与校园文化的全方位融合,促使经典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并最终达到培养高质量、高修养人才的目标。

“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的内核实际上是“读经”,其立足于校园学子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有组织、有规模的普及性活动,自上而下地组织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经典。此类经典颂扬活动不仅能传承经典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年轻一代健全的文化人格和文学修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道德意识,并形成更加优秀的校园文化。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经典文化越来越不受当代青年学子的喜爱,他们往往通过多种互联网渠道更加专注于外来文化,长此以往便会使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遭到遗忘。在多样文化涌流的今天,青年学子由于自身心智以及各方面并未成熟,往往分不清文化背后的好与坏、利与弊。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时刻离不开的移动互联网,经常渗透着许多不良因素,加之青年一代还未完全建立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很容易影响到日常的生活与学习。

因此,推动“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落地校园,与高职院校的文化融合是十分重要且有必要的。我们要抓住在校期间青年学生的模仿型思维,利用其思想、行为等多方面易受到他人影响,受到校园文化的同化,积极推广“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如果高职院校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并将经典文化有组织、有系统地穿插到日常教育中,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大学生参加,必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伴随着该项活动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实施,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华经典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确保该活动的纵深发展,我们还可以应用以下几种模式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融合。

一、整合资源,建设“中华经典”数字库

数字资源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互联技术对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设好高职院校的“中华经典”数字库是该项活动长效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未来是否能取得成绩的强有力保障。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经典浩如烟海,但实际被我们所熟知的作品少之又少,这其中的名家大作显然已经被各种数字库纳入。我们要做的是从学校内的专业学子出发,利用他们的力量整合更多更优质的中华经典作品,如利用文学院的老师、学生做经典作品的切片,利用精通程序的老师、学生开发数字库,做到资源整合。但同时在选择可以传承的中华经典作品时,依然要取其精华,剔除思想陈腐之内容,保证最终建立的“中华经典”数字库有以下几组特征:(1)有传承性,历经时间、空间考验,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力,为历代读者所传承;(2)体现时代特征,思想深刻,内涵饱满,具有不落时代的人文主义价值;(3)做到辞藻优美、音韵和谐,可朴素,可华丽,但一定要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朗朗上口为读者赏心悦目。

此外,我们选入数字库的中华经典篇目既要符合教育本身的目的,又要极大地与当前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相贯通,充分引起青年学子的兴趣。在初步建成高職院校的数字资源库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做到两点:(1)花时间对库中的中华经典进行全面的详解,请名师讲读、朗诵;(2)在数字库建成之后,要打通各高职院校平台,保证各校园的资源使用率,同时在校园内也要下放资源,面向青年学子开放,供大家在校期间免费下载学习。在此期间,学校甚至可以极大地开放资源平台,吸收学子对中华经典的补充,做到尽善尽美。

二、丰富“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的形式

各高职院校可以自上而下组织各二级学院开展多样的活动,也可以以整个学校为单位在校园开展多样风采的活动,如各学院可以利用班会、学生会等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积极落实,学校也可以安排社团、大社团及校内设施等载体,围绕中华经典展开有组织、有规模的诵读及书写活动,培养青年学子的兴趣爱好,展示他们的青春风采,在整个校园营造出别样的中华经典风。

拓展形式,在校内举办与“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有关的各类比赛。这就要学校进行具体的策划,立足校园文化的自身特色,组织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在其指导下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举办传世之作的书法临写比赛等。具体的比赛运作模式可以参考较为成熟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当然还可以开拓以下几种形式:(1)书法比赛,充分挖掘校内书法人才,以其为标杆,带动高职院校校园内学经典、练书法、爱国学的氛围,极大地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构建别样的校园文化;(2)古诗古词、古风音乐的创作大赛,可以将学校爱诗词、爱中华经典的青年学子召集起来,结合古典音乐的音律美进行大胆创作,在锻炼他们的专业能力之余,又达到该活动本身的目的;(3)写作大赛,互联网的发达让很多学子都有一颗通过三两句语言表达浩瀚星辰的想法,举办如“三行情书”之类的比赛,并通过网络投票将现代科技与中华经典相结合,用文字记录下接触经典后的体会与感悟。

这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以其参与面广、关注度高的优势,不仅能使青年学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经典的熏陶,也会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据不完全统计,高职院校每次举办类似的比赛时都会有70%以上的青年学子以不同的形式参与进来,或直接报名,或间接关注,当地的媒体甚至更大的媒体机构也会充分报道。如此,不仅达到了提高学生文化内涵的目的,也让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更为浓厚,更多身边人士也体会到中华经典的魅力。

三、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立足校园,辐射社会

各高职院校在“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让青年学子的人文素质得到极大提高,也让各校园文化得到升华。但仅仅把该活动的影响力局限在校园内,对象也仅仅是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将“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社会,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不断在实践中予以修正与完善,使这一活动开展起来更具科学性,从而全面发挥中华经典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一)明确高职院校领导教师的作用

从以往的此类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领导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明、责任不明,这就使许多环节的执行变得异常低效。而责权利明确的领导机制是组织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应在各高职院校建立长效的领导机制,如领导人不一定是专职本部门或本单位领导,但责权明确,可以进行有效领导;活动组织者不一定亲临现场,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二)完善师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

这里的师资力量不一定仅仅来自校内,也可以邀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或者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经典文化的水平,从思想上明确“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是傳承民族文化、发扬经典、提高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言传身教,达到“经典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经典教育强调要给学生提供一种经典的、科学的、全面的综合性教育,为学生的专业教育提供知识土壤。而高职院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便是充分印证了该理论,在学习和活动执行中悄无声息地传递中华经典,意义深远。

1.融合校园文化,形成优良校风

伴随“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在校园的落地推进,许多高职院校的指导教师以身作则,从自身开始学习传统中华经典,引导并教育整个学校的青年学生效仿先贤,立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让整个校园充满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参与活动的各二级学院或相关组织团体都自觉地将国学修养和精神风貌代入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使整个学校的风气都积极向上、儒雅随和。当然,“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也有效清除了校园文化垃圾,净化了校园空气,使青年学子的日常焦点转移到经典文化上,远离互联网中不健康内容的侵蚀,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2.提高人文素养,充实课余生活

整个社会娱乐风气的形成使现今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已经不能完全专注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可谓是为青年学子的课余生活带来了许多新鲜感,而各种社团组织的引导,使更多学生关注到中华经典的魅力,并从中吸取到经典的精髓。他们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集体活动,如“诗词大赛”“写作主题周”等活动缓解学习压力,有效地调节了课余生活的枯燥。而具体的细节如中华经典中所提倡的“修桥补路”是为人们所称道的善举,其实也是古代的一种公益行为,值得现代大学生效仿学习,不断提高人文素质。

四、彰显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文化自信的彰显要细致入微,而教育便是让文化内核丰富起来的重要渠道,只有对在校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让青年学子从身边点滴意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经典的魅力与价值,才有可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扬光大,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综上所述,“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要立足校园并与校园文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尝试各种有效的运作模式,将中华经典更加平稳有效地落地实施。各高职院校在举办多种活动以来,采取各式各样的形式和策略也十分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集体参与、共同进步,不仅陶冶了学生情操,还提升了道德修养,全面提高了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志国.“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的运作模式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6).

[2]李志国.“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与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J].名作欣赏,2016(3).

[3]尚晓丽,唐艳春.“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优化“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路径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4]尚晓丽,唐艳春.“中华经典诵写讲”与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J].秋教导刊(下旬),2018(2).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学子中华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北在哪?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