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的高职人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019-11-18 01:44杨扬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8期
关键词:习俗人文高职

杨扬

[摘           要]  高职人文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有利于解决学习资源、学习时间、个体差异、及时反馈等关键问题,有效拓宽学习时空,增进师生互动,给传统人文课程的教改提供新思路。首先对高职混合式教学进行简单介绍,进而以国学课程为例进行改革实践说明,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人文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高职人文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04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手法单一,而在线学习具有诸多优势,在这一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把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度学习。混合式学习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资源丰富、课程完善的在线学习平台的支持,是一种适应于“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的有效教学方法。

二、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条件

混合式教学方法具有多方面应用优势,非常契合高职院校创新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基本条件。

(一)功能强大的课程平台和高质量的线上资源

高质量的线上资源是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前提。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移动数字化学习资源,搭建资源丰富的课程“在线开放学习平台”以便学生碎片化阅读需求的“移动教学APP”,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学习,通过网络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实现传统课堂的延伸,解决人文课程课时和资源局限的问题。

(二)精心安排、科學整合的线上线下活动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理论完整、实践经验丰富的先进教学方法,虽然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但不等同于单纯的教育信息化手段,教师需要基于对混合式教学的正确认识对传统课堂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软硬件条件等进行调整,在制定明确教育目标基础上,合理调配高职院校资源要素,精心安排设计教学项目和活动,确保混合式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三)立体全面、及时有效的评估

无论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活动,教师都需要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学平台对学生资源查看率、小测试的准确度、活动参与度等的记录,借助移动教学助手开展的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等都能更为全面地实现即时反馈,从而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在混合式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从课堂45分钟往前后延伸,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学习过程。课前,教师将本单元学习资源上传至共享平台供学生预习,学生通过自学与同学、教师交流讨论;课中,教师在多媒体和数字教学资源的辅助下,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展开课内学习并进行重难点讲解,指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获得;课后,学生阅读拓展资料,并完成相关的作业和活动。

以我院人文素质课国学这门课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为例说明,本课程是我校面向全体大一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共40学时。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人文综合素养,促成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目标,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构建了传统哲学、艺术、礼仪等7个教学单元,本次课是第六单元(传统节日与习俗)第一次课(春节)的内容。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一般习俗,学生早已熟知,教学中要避免常识内容的重复宣讲,宜整合学生已有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带领学生关注节日习俗中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发现节日的文化内涵。我们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理念设计了本次课的教学,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实现学生的全过程学习。

(一)课前

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推送学习资源及相关作业,调查学生对春节的认知,以调整教学策略;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接收课前任务,上传作业,完成测评。

课前任务:

1.收集关于过年的诗词或典故,制作PPT并上传至移动教学平台。

2.观看《汉字解密》关于“年”的视频,了解“年”的汉字起源。

3.完成关于年节习俗的调查。

通过分析课前调查数据,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一定的认知,但是文化传承意识不够,需要课程学习培养得以提高。

(二)课中

通过四个逐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以期完成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提升,实现难点突破和目标达成。

1.环节一:再“过”春节,回顾习俗

活动一:分享“家乡的年”

由学习小组借助课件、视频等形式来分享“家乡的年”,通过课内分享,激发学生共鸣,并通过差异化完善学生认知。

活动二:我的春节感受

学习小组通过一个词来表达春节主题,并展示和诠释。考查大家对春节的基本感知并培养其沟通表达能力。

活动三:读“过去的年”

要求大家在课前阅读“名家笔下的年”系列文学作品(课程平台预先提供)的基础上,讨论年的习俗变化,并在课程平台讨论区做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节日习俗的时代性,为挖掘春节内涵做认知铺垫。

2.環节二:剖析习俗,研究内涵

这个环节主要从汉字起源的角度挖掘春节习俗表象背后“农耕文明”的文化源头,并逐层推演出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活动一:从字形起源看年节内涵

要求学生回顾视频《汉字解密》“年”“节”片段,分组展开讨论。继而教师从“年”“节”的本义启发学生认知春节习俗与“农耕文明”的关系,理解其“喜庆祥和”的文化源头,同时深度理解其对本民族价值观的影响。

活动二:年俗长卷我来看

通过教师自制微课展示人们吃“腊八粥”、送灶神来送旧年;吃年夜饭、守岁、发压岁钱来过大年;祭祀祖先、拜年来迎接新年等民间习俗。通过梳理,理清大家对年俗文化的认知。

3.环节三:品读诗词,内化认同

通过听读经典诗文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年俗文化的认知,提升其对祖国文化的了解认同。

活动一:读诗文,体味元宵华彩乐章

借助网络资源收集并现场诵读历代描写“灯节”的诗文,让学生感受元宵观灯盛况及其形成渊源。

活动二:品宋词,读懂元宵别样内涵

通过赏析电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和两首宋词,读懂元宵“男妇嬉游”的特殊人文景观。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学习,启发学生认识年节的起源到庆祝方式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的精神品质,持续影响和滋养着中华儿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了高度一致。

4.环节四:实践体验,自觉传承

本环节我们通过中西方节日对比以及一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与传承自觉。

活动一:我的节日观

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发起现场调查,了解大家对待中西方节日的态度,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理智客观对待文化差异,强化文化自信并培养文化包容。

活动二:迎春活动大体验

现场贴春联,手机移动端“选下联”,借助互联网搜索完成“迎春诗句大接龙”。通过三个逐层递进的课内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文化素养。

活动三:想“未来的年”

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发起现场讨论,大家利用手机在留言板畅想未来的年,互动点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思考力以及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力”。

四个教学步骤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一步都以活动形式展开,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获取了对新年基本知识和内涵的清晰认知与理解,同时掌握了一定的分析节日内涵的方法与思路,为本单元第二次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三)课后

通过学习平台发布作业,要求大家通过书画、吟诵、表演等方式来表达“春节”主题。并鼓励大家通过微博、抖音、朋友圈等渠道发布自己的作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逐步建立文化自信与传承自觉。

四、分析总结

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如下几个优点。

(一)教学策略先进得当,充分体现“学生中心”

本次课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程资源平台实现课程的“开放性”;通过学习平台完成“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开展和课程的“翻转”,实现线上线下、师生及生生的全面沟通;通过平台实时记录功能实现活动开展,分析评测等。在信息化环境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促使其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课堂组织丰富多元,体现课程的“人文性”

充分使用了图片、音乐、视频等媒体形式,借助诗词散文、戏曲小说等文学形式,打造丰富多元的人文课堂,使学生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提升。

(三)评价体系整体全面,覆盖“教”与“学”

借助学习平台,通过“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评价的全过程、立体化,平台“雷达图”在给出学习行为分析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学生反思、改进和提升。

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科学性,便于教师及时评估,做出调整,我们特别借助教学平台功能增加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真正实现了“教”与“学”全面评价。

混合式教学法突破了时空限制,它让教与学、资源和环境等实现了多方面有机融合,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突破方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从注重实践和实战的角度丰富学生的知识维度,为实用人才的打造提供重要的系统支撑。

参考文献:

[1]欧阳少鸣.新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5):43-45.

[2]曹旭光,耿君宜,张宗英.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市场,2018(30):173-174,178.

[3]周波,吉智,黎少辉.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3):65-68.

◎编辑 李 静

猜你喜欢
习俗人文高职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