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庆 沈景云 张雪文 沈彩云
[摘要] 我国新医改落地执行以来,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公益性发展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同,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步伐,但依然没有改变优质资源供给不充足、城乡卫生发展不均衡和财政卫生投入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基层公共卫生产品与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该文通过对鲁西南地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分析了基层公共卫生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情况变化及其原因;同时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给出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的两个有效路径,以及提升外部市场主体参与程度的三项策略。
[关键词] 社会责任理论;公共产品供给;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b)-0184-03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Grassroots Public Health Products Based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SHEN Da-qing1, SHEN Jing-yun2, ZHANG Xue-wen3, SHEN Cai-yun4
1.Jining Medical College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000 China; 2.Weish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Weishan, Shandong Province, 277600 China; 3.School of Public Health, Jining Medical College,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000 China; 4.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ing Medical College,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medical reform in China, the public welfare development model combining government leadership and market mechanism has been fully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it has promo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health industry, but it still has not changed the inadequate supply of quality resources, uneven urban and rural health development and insufficient financial health investment, especially the lack of effective supply of grassroots public health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ssroots 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s in southwestern Shandong, and summarizes the changes in the supply of grassroots public health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their causes.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two effective supply paths of relat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ree strategies to increase the participation of external market players.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Public product supply; Grassroots public health service system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随后国家卫生计生委陆续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范》(下文简称《规范》)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和考核的参考依据,并提出建设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1-3]。为了更好地做好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研究弥补普通经济发展地区政府财政性投入不足,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产品或服务的社会化供给效能,先后对鲁西南三市数十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相关资料,该课题组在供给供给路径与策略方面尝试给出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相关建议。
1 基层公共卫生产品的内容与意义
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是保障大众健康的公共需要。只有有效地满足基层民众的公共卫生需要,才能实现社会资源总体的供需平衡,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健康的运行。
和其他地区一样,鲁西南基层乡镇村社医疗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产品或服务目标与内容是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行,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涉及卫生预防、诊疗、康复三大模块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应急、采供血服务以及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饮用水安全和排泄物衛生处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各县市级政府在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中必然担当着最重要的公共责任[4-5]。
2 基层公共卫生产品供给路径及效度变化
鲁西南地区多数还属于农村地区,城市范围中也有相当大比例为距离城市发展中心较远的基层街道乡镇的村或社区。
根据实际调研和相关文献得知,建国后,我国探索出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农村合作医疗、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和赤脚医生等模式保护公共健康;改革开放前后,也基本建立了城市(市区街道)和农村(县乡村)三级基层卫生服务网、街道卫生员和农村乡村医生制度;这些都在鲁西南地区发挥过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过度市场化偏离了公共健康价值导向,鲁西南地区的基层机构也同样走了一些弯路。《意见》开启了新一轮深化卫生改革活动,社会资本开始加入卫生服务市场,包括私人、民营或事业单位在内的多元主体主办的医疗机构日渐发展壮大。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聯网+”对卫生服务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区域医联体信息共享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卫生资源结构性优化配置也让基层一级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得到进一步有效发挥,不少重点城镇户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等基层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但是,面对如此众多的基层公共卫生需求,调研中暴露出基层机构建设与运营中一系列问题,比如《规范》中大多数项目由非专业人员承担(甚至无人承担)、多年没有专业新人补充到基层等等,诸多问题都需要解决。
问题1:大量的饥渴症。存量中合格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于稠密基层人口数量及其巨量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
问题2:严重的不平衡。因经济程度与阶段目标等制约因素,各地在规划投入、政策扶持、盈利性、人才输送等极不平衡。
问题3:普遍的驱利倾向。基层岗位服务认识不足,缺乏某种程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市场金钱观较强,影响了医患关系。
鲁西南三市各县均将私人部门或个人投资的基层卫生服务定性为非盈利机构,但过去多不给予必要的财政与政策扶持,相关优惠扶持政策不明确、引导不到位;不以营利为目的、收益不分配等特征使得它们通常无法像企业一样通过物质经济等手段激励组织和员工,人员技术与劳动无法得到合理回报;也影响了经营者“谁投资谁受益”初衷,进而挫伤了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3 社会责任理论以及有益启发
上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开始形成,而后与之相关的企业公民理论更加速让“社会责任”成为企业评价的一个新指标。201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第一个国际社会责任标准 ISO26000,预示着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构筑竞争力的一个新手段和策略,并开始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回报社会;其要素包括两大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4个方面(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根据该理论,企业责任及其公民行为作为一种隐性的战略已成为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中企业的战略行为之一;尽管不同企业采取了差异化的战略,但这些策略和行为均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增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获取能力,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重要策略和途径[5-6]。
无论是私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甚至个人或其他性质的非政府组织机构,社会公民行为成为该类型机构能够创造并增强获取并利用优势价值资源的能力,带动优化提升与政府、公众、消费者以及内部员工的关系。可以说,企业责任理论解释了引导相关方参与基层公共卫生领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特别是其中的责任竞争力和道德责任内容更为我们探索鲁西南地区基层公共卫生产品的供给问题提供了极为有益的指导。
4 基层公共卫生产品有效供给的路径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优化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产品与服务有效供给问题。
4.1 加强现有基层机构内部社会责任体系建设
近年来,基层医疗服务在某种程度上过度市场化,淡化了公立医疗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其社会责任缺失的状况需要得到纠正。我们认为,结合当前区域医连体模式建设的同时将社会责任纳入医疗机构工作规则,及时建立涵盖《标准》各方面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避免基层机构自身有“选择性”地提供医疗服务,加大对其违反社会责任行为的处罚力度,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自身有效供给水平、提升联通共享能力的有效路径之一。
4.2 增强外部对薄弱区域基层公共卫生产品的供给水平
当前,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在坚持政府主导的情况下,既要杜绝发挥“真市场”的作用,又要借鉴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成功经验并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建立公益体制的同时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外部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尤其是基层公共卫生价值链和产业链相关的卫生康养产业领域的各类企业(或机构)参与基层尤其是重点或薄弱或偏远地区的公共卫生产品供给问题。这就需要健全、完善并促进“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的组织机制和制度安排,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此类企业参与这一机制为通常有两种途径:直接财物捐助的方式或者以企业名义出资设立相关机构的方式直接。企业参与后均可大为有效提升基层供给卫生机构产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7-8]。
5 培养并提升企业参与基层公共卫生领域积极性的相关策略
让外部市场主体尤其是各类企业参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和提升竞争力,相关策略有如下3个方面。
5.1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或经济措施
被调研的基层机构和市场企业均认为:政府政策、社区力量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有效的政策措施可以提升企业意愿。
一方面,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正处在结构调整期,企业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的道德水准有待提高,需要政府采取适当政策或经济措施与手段,积极主动引导并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参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与改善行动,同时也能够切实帮助企业尽快形成区域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基层卫生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不断向基层倾斜,加强公共卫生供给侧结构创新改革,及时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研究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社会资本进入指南或具体操作细则,及时发布本地区相关需求内容,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效推进[9-10]。
5.2 社会倡导良好导向的公众舆论氛围
健康中国战略是国家战略,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各方面的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应更多引导企业关注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媒体是影响企业责任竞争力的强大外部力量。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社会公民概念及其行动越来越得到政府、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认同,公众市场也越来越期望企业能像公民个人一样做些自愿的捐助,以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和公平。畢竟,企业越有社会责任感,消费者对其产品也就越信赖,从而能提高销售额和顾客的回头率,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5.3 相关企业自身实现社会公民充分认同与内化
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方能起作用。外部市场参与主体,尤其是基层公共卫生价值链和产业链相关的卫生康养产业领域的各类企业,通过充分识到社会责任和公民价值,完全可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支持其核心业务,从而作用于企业声誉、企业人力资本、创新能力、政治影响能力、风险危机控制等环节而形成其竞争优势与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创造独有、长期、无法模仿和复制的战略资源和竞争价值[11-12]。
只有当企业树立企业责任价值观,实现企业社会责任认同与内化,成为企业价值链和员工共同信仰的一部分,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成为经营管理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充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不断优化提升与政府、公众、消费者及内部员工的关系,成为企业的软实力,从而持续不断地增强市场企业主体带来参与基层公共卫生供给的动力与信心。
[参考文献]
[1] 邵春明.我国政府农村公共卫生产品供给职能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6.
[2] 王宇.资金筹集与服务提供:医改再选择[J].南方金融,2018, 500(4):5-10.
[3] 蒋文峰.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7.
[4] 张勇.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29):54-55.
[5] 汪锦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条件:三层次的分析框架[J].浙江社会科学,2012(11):21-26,30,155.
[6] 刘丹.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102.
[7] 张莹.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融合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32):160-161.
[8] Alvaro S.Almeida.The role of private non-profit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in NHS systems:Implications for the Portuguese hospital devolution program[J].Health policy,2017,121(6):699-707.
[9] 朱晓涛.公共卫生领域财政保障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10] 周申蓓,周倩,杜阿敏.企业社会责任适应性管理理论框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8,38(5):72-78.
[11] 刘海龙.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三个流派[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6(2):82-103.
[12] 张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理论评述及发展趋势[J].经济师,2016(9):14-18.
(收稿日期: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