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摘 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是我国就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产物。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的变化,有关围绕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订的问题不断涌现。本文从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浅析当前就业协议书签订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就业协议书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订存在问题;完善建议
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年不懈努力,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到经济“新常态”,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实质是中国经济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只有了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才能更好的引导大学生适应就业形势的新常态。
教育部统计数据:2017年高校毕业生总数约795万人、2018年高校毕业生总数约820万人、201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约834万人。面对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加的局面,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保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防止并杜绝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问题以及产生的就业纠纷,因此规范指导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对毕业生顺利就业、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概述
(一)就业协议书定义
就业协议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確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也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
(二)就业协议书作用
对毕业生来说,签订就业协议书是到用人单位工作的前提保障。凭借就业协议书到用人单位办理报到手续,经过试用期后,改签正式的劳动合同,从而进一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对用人单位来说,签订就业协议书既能满足企业自身用工需要,也为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接收毕业生的档案,为毕业生办理入职手续的重要凭证。高校凭就业协议向用人单位或其所在地人才中心投递学生档案,为精确统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编制就业质量报告提供直接就业数据依据。
二、就业协议书签订存在问题
(一)毕业生填写就业协议书存在漏洞,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份完整就业协议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毕业生情况、用人单位情况、学校审核情况和备注附加说明部分。
其中毕业生情况及意见涵盖了毕业生的基本个人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专业、政治面貌、联系方式等15条基本信息和毕业生应聘意见。用人单位情况及意见涵盖了用人单位名称、联系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编、通信地址、组织机构代码等15条信息。学校审核意见包括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学校通信地址、院系审核意见以及就业部门审核意见等6条基本信息。如有其他约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协商后可在备注上补充填写,并签字盖章。
但毕业生填写就业协议书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毕业生联系方式不准确,故意填错或者漏填的情况依然存在。还有个别学生粗心大意,未注明自己应聘意见,这为后期的就业材料的真实性带来隐患。
另外,用人单位在填写基本信息填写不仔细,例如用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位数缺失,电话号码存在问题的情况依然存在。用人单位性质模糊等问题。甚至用人单位为了工作方便,只给毕业生提交的就业协议书盖章,基本信息简单的告知毕业生,由毕业生自己填写,这都为就业协议书不规范填写带来很大隐患。
(二)就业协议书内容简单
就业协议书内容目前仅仅显示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情况,与现行的劳动合同存在较大的差距。就业协议书并没有体现出劳动合同的必备要素,例如试用期的长短、劳动合同期间的具体时间、劳动报酬的多少、社会保险缴纳的具体情况等直接关系毕业生的利益问题并没有涉及。这为用人单位侵害毕业生提供了条件。
(三)就业协议书签订存在监管空白
在审核毕业生提交就业协议书时,仅仅停留在审核毕业生提交就业协议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有遗漏的信息没有填写等方面。缺乏与用人单位联系核实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真实性。例如:学生之前提交的就业协议书和现在工作单位名称不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及时告知学校就业信息变更。这就造成学校就业部门得不到真实的就业数据,催生了不真实就业的现象,破坏了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对已经口头达成的承诺并没有以书面的形式体现在就业协议书的附加条款里。
(四)毕业生缺乏对就业协议的料及,签署盖章随意性很强。
毕业生对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仅仅停留在就业协议书的格式条款里,并没有实际认识到就业协议书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存在很大随意性。一些毕业生因急于入职,对用人单位没有深入调研,出于种种原因匆忙签署就业协议书,后期发现对用人单位各种不满,而产生的违约行为,违约学生的失信行为不仅打乱了用人单位的人才计划,也给所在高校的整体信誉以及今后的就业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就业协议书完善建议
(一)规范就业协议书填写,进一步在就业协议书签订中,强化并要求毕业生养成诚信意识。
在就业工作各环节例如简历制作、面试、就业协议书签订、违约行为的处理等,都应有关于诚信教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可在开展就业工作前组织各院系开展专场诚信教育,一方面提醒毕业生牢记和强化诚信意识,培养良好诚实守信的习惯。另一方面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使有打算失信行为的学生不敢去失信,让惩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并远离各类失信违纪行为的发生。为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另外加强就业协议书的规范填写,加强对所在学校辅导员的就业培训力度。达到就业工作的过程、内容、环节不仅是就业部门老师的事情,也是全体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针对就业协议书中的疑难问题,就业工作部门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带班辅导员进行辅导。使就业协议书中常见并且简单的问题和错误,第一时间在院系审核中被发现并纠正。这样既提高了院系就业工作质量,也为后期学校就业部门对毕业生进行精确就业统计、派遣提供了保障。
(二)在就业协议书中适当添加劳动合同中关键内容,增强就业协议书的可操作性,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现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学校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力度微弱,因此建议在就业协议书中适当添加劳动合同中关键内容。例如:试用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要素。参照劳动合同必备条款设计就业协议书,要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如实填写有关信息,一旦发生就业纠纷,就业协议就可以发挥证明作用,从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毕业生应勇于在面试沟通时要表达自己的就业诉求和意愿,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要将未尽事宜与用人单位沟通清楚后,以书面的形式体现在就业协议书的备注栏中,并要求用人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确认附加条款内容,避免后期就业纠纷问题。
(三)进一步强化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监管职能
明确就业协议书主体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应进一步强化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监管职能。尤其是各院系学工干部、毕业班辅导员,应严格审查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各项内容真实性和合法性,本着对就业工作严谨的态度,把工作做细做实。对有疑问的就业协议书,可及时与所签的用人单位的联系人进行联系,确认就业协议书的真实性。如发现存在不实就业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报备,并通知学校就业部门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处理,同时要求毕业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就业信息。
(四)毕业生加强学习,加深对就业协议书的理解
学校应通过就业指导课,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力度。使其了解就业协议书的基本知识。力求让学生知晓就业协议书用途、内容、签订时的注意事项、违约行为的后果等关键内容,让学生深刻领会就业协议书作用和意义。在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时要深入思考,减少随意性的签约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item/经济新常态/15838833?fr=aladdin
[2] 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item/就業协议/781874?fr=aladdin
[3] 何淑娟.从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管窥高校诚信教育的改革.柳州师专学报.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