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理性文章教学的思考

2019-11-18 13:20沈荣喜
教师·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回顾挖掘重温

沈荣喜

摘 要:哲理性散文是讲哲理、论道理的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哲理性散文比起写景、写人、记事的散文在思想表达上更为深刻,能够在处世、成长、做人等方面给人以独到的见解和启发。在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哲理性散文。教师可以通过唤醒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回顾已有形象、化难为易、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并内化这些蕴含的深刻哲理。

关键词:哲理性;回顾;重温;串联;挖掘

哲理性散文教起来难度比较大。究其原因,这些文章中蕴藏的人生道理离六年级的学生比较远,他们很难穿越时空,老师也不能揠苗助长,让他们瞬间成长来提前感悟这些人生道理。除此之外,有些教师对哲理性散文的教学也存在误区:首先,对散文文体的认识不清,片面模糊。不能区分散文、哲理性散文与其他文体之间的区别。其次,对哲理性散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不能确定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再次,教学方法单一,把哲理性散文的教学和其他文体的课文“混为一教”,策略不明,不仅自己教得晕晕乎乎,学生也学得莫名其妙,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低下。最后,对哲理性散文所特有的语言理解不够、把握不准,对语言背后隐藏的哲理更是说不清道不明。

那如何教好这种哲理性的散文,并教出特色呢?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人是有独特经验的个体,只要能够抓住本质,用心揣摩,就能使学生的思考与文本所揭示的哲理在情感上有一定的契合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搜集与文本哲理相关的资源,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哲理性文章的学习效果。同时将作者描写的人事物联系起来,打通课堂内外的联系,贯通知识之间的往来,这对学生进一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回顾生活经历,重温情感体验,水到渠成出哲理

语文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个优秀的文本范例,这些范例本身就是一套文字符号系统,不过因为语言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这些穿越了千年的艰深哲理往往让当下的学生很难领悟。但有句话说得好:“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是的,只要我们合理引导、巧设方式,唤醒学生心中与文本的哲理相通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跳一跳、摸一摸,学生就可以亲手摘到那串哲理的果实。

譬如苏教版第十二册的语文课《最大的麦穗》,叙述了古希腊著名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故事,从而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文中,苏格拉底把麦地比作人生,把麦穗比作机遇。对于学生而言,思维和理解要上升到人生的这一高度,难度较大,为了打破这一瓶颈,我尝试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解决:

首先,我通过“读麦穗”这一环节,让学生大体了解故事梗概。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关键词语梳理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其次,我通过“悟麦穗”这一环节,让学生基本明白文中故事里所蕴藏的道理,这些道理在文中的最后一段基本都写了出来,学生很容易找到。再次,为了拉近学生与苏格拉底的距离,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我设计了“谈麦穗”这个重点环节,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谈麦穗来让学生真正收获属于自己的麦穗。我巧妙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以六年的小学时光为麦地的话,我们此刻即将走到这块麦地的尽头,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想一想,这六年来你们的手上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麦穗”呢?学生的视野一下从遥远缥缈的人生麦地回到了眼前实实在在的小学生活。有的谈起了自己在这一年的学习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的谈起了自己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如愿获得了相关的奖项;有的谈起了自己经过这一学期的磨砺,自信心明显提高了,敢于面对困难了;有的谈起了周末和朋友相约外出看电影,说到做到,准时赴约,还因此得到朋友的肯定;有的谈起了当班干部的经历,说自己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为班级、为同学服务使自己的责任意识更强了;有的谈起了周末自己在家里做家务,受到家长的表扬,觉得自己懂事了;有的写自己在小学最后一次秋游中,与同学一起团结合作,享受到了自己动手生火野炊的莫大乐趣。这些不就是学生真真实实握在手中的“麦穗”吗?进步的“麦穗”、自信的“麦穗”、诚信的“麦穗”、责任的“麦穗”、成长的“麦穗”、合作的“麦穗”等。虽然不能算是伟大的,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这已是“最大的麦穗”了,不是吗?而我,也把自己发表的一篇文章当众展示给学生看,说这是我收获的“麦穗”。就这样,我们在彼此的交谈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最好地诠释了“麦穗”的含义,也唤出了隐藏学生心中的哲理之光。最后,我不忘让学生把自己是怎样收获到那颗“麦穗”的过程写下来,为自己小学阶段的校园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便是最后一个环节“写麦穗”。

二、串联课内与课外知识,挖掘生活和处世智慧,化难为易悟哲理

哲理往往是人们从平常的生活中悟出的某些东西,它来源于生活,又是对生活的高度升华,同时它也是人们生活和处世智慧的集中体现。为了表现它,人们常常会用一些精辟的俗语来概括和提炼,这便是哲理的精华所在。比如,苏教版第十二册的语文课文《山谷中的谜底》,通过记叙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又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的道理。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记住它,并能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呢?我故作神秘,打起了课外知识的主意。

我先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雪松的这种能屈能伸、灵活应变的本领使你想起了古时候哪些名人的故事?”学生间互相交流,答案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有的想起了越王勾践,为了东山再起,勾践入吴国给吴王当奴仆,他通过十年的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终于击败吴国,报仇雪恨;有的想起了司马迁,他身受腐刑,为了写作《史记》,忍辱负重,終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我又接着追问:“那雪松的这种能屈能伸的本领还让你想起了抗战期间八路军所使用的哪一套战术呢?”学生一下来了兴致,纷纷猜测起来。果不其然,游击战被提了出来,我问道:“假如人少、装备又落后的八路军和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硬碰硬,结果会如何呢?”学生说道:“只能是以卵击石,全军覆没。”由此我便把毛主席的游击战术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写在黑板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交流。学生为枯燥的哲理课能上出这样的趣味、话题来而感到兴致勃勃。交谈时,学生总能很快地在脑子里搜索出电视中、电影里的情景、画面、故事情节来,说得娓娓动听、头头是道,仿佛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不再是加拿大魁北克的雪松,而就是他们自己——一群“小军事指挥家”。

就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又让学生用知道的生活俗语对本课进行总结。有的学生写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的写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有的写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把校本经典教材里面要求背诵的名句都拿来了)多好的总结啊,富有生活趣味,深奥的道理在此刻化成浅显易懂的生活俗语。

三、以“彼”之道还施“此”身,打通“彼”和“此”之间哲理的通道,润物无声忆哲理

哲理性的文章,一般都有自己鲜明的主题,这种主题往往是通过刻画文本中的具体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来展现的。如何能让学生去感受并贴近文本塑造的形象,就要让其学会回顾、找寻,以“彼”换“此”,或以“彼”代“此”,即用学过的已经熟悉理解的形象来代替新的比较陌生的形象,来达到使哲理主题相通从而达到相融的目的。

在苏教版第十二册的语文课文《孔子游春》中,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是这篇课文的重点,而如何理解“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是整段话中的难点。如何突破蕴含哲理的这段话呢?我围绕中心句“水是真君子”进行逐步突破。首先,我问道:“大家想想在孔子心中水具有哪几个特点?”学生很容易就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接着我出示了这四个句子: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我问道:“文中这四个句子,使你想到了哪些人?想到了哪些学过的文章?想到了哪些认识的故事?想到了哪些印象深刻的词语?”学生的思维一下从束缚的教条中被无限扩大,有的忆道:“我想到了母亲,是她用乳汁哺育了我们。母亲就像是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它能使生命生生不息。”有的忆道:“我想到了一对知音,想到了一首曲子叫《高山流水》,想到伯牙和钟子期,他们像一对有情有义的兄弟。”有的忆道:“我想到了《水滴石穿的启示》这篇课文,想到了‘滴水穿石‘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几个成语。”有的忆道:“我想到了齐白石,90多岁了每天还坚持画三张画,他很有毅力。”有的忆道:“对,对,我也想到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他历尽千辛万苦,翻山越岭,尝遍草药,他很有志向。”有的忆道:“我还想起了我的老师,是他们谆谆的教诲、慈祥的关怀,使我们成长,使我们进步。”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忆起身边的事物、忆起学过的课文、忆起深藏在心中的故事、忆出潜藏的哲理,我们也顺利地消化了这些重难点的知識。

接着,我不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进一步拓展,我问道:“对于大自然中的水,还能说说你心中的其他感受吗?”最后我总结道:是啊,同学们,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可见水是真君子啊!

我觉得,只有善于引导学生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重温他们深藏在心中的情感体验,串联起丰富的课内课外知识,挖掘生活和处世的智慧俗语,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巧妙无声地润心入境,学生学起这些富含哲理性的文章时才会感觉更加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参考文献:

[1]张舒延.小学语文教材运用的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8):251,253.

[2]姜伯静.人为完美的小学语文教材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J].青年教师,2010(12):6.

[3]石 磊.从观察到感受——小议培养感受能力的必要性与途径[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3):47-49.

猜你喜欢
回顾挖掘重温
重温誓词
走过千山万水,重温来时的路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