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蓉
一、高中语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现状
首先,现在的高中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尤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比较枯燥,而且难度也比较大,不容易理解,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也不会用到文言文,因此,学生们就会发现花费太多的时间学习这些传统知识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文言文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太多,很可能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就会有很多种意思,语法运用比较多,学生们难以掌握,还有一些难写的字词,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
其次,在信息化社会的影响下,现在的高中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来玩网络游戏,看电子小说,看漫画书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几乎提不起兴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和一些学生的从众心理,一些家长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只对要考试的内容加以学习,大多数还是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
最后,高中生对语言文采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一是没有时间,二是觉得没有学习效果,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对一个知识点的掌握能够在练习题中体现出来。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学习科目不断增多,学习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课余时间,学生们都会选择做一些理科方面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或者利用课下的时间背英语单词,那么学生阅读名著的时间几乎没有,对于名著当中的文化底蕴也不感兴趣,觉得读一本名著是在浪费时间,在短时间内也没有效果。所以,在高中生写语文作文时,在文采和词汇量上都比较缺乏。对于一些新兴的网络用语接受的却比较快。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1. 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对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接受学习以及机械性的训练,要在文本的学习中吸收知识,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要促进教学交往、对话、互动和经验共享,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倡尊重心灵舒展、精神个性的创造,使课堂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象。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和生活历练等方面,让学生在主体性活动中获得发展。语文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外学习的空间却是广阔的,所以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习惯。
2. 改善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课堂上比较刻板僵硬,这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用充满活力的课堂来培育。在学习中建立一个快乐、生动的课堂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将教学过程情景化,可以利用音乐、电影等其他手段来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对于那些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故事,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意义,用里面深刻的故事情节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来朗读、谈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上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进行专题的准备后上台讲解、面对其他学生的提问要坦然接受并且发现问题,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学生的优点,只有学生对传统文化真正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去关注,去积累,去思考。
3. 课下阅读文化经典
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在对名著的选择上,教师要给与学生多方面的指导意见,尽量不要选择一些帝王的历史发展,而要选择一些能反应当今社会现象的文学作品。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时不仅要拓宽视野,还要将目光放长远,引导学生在思考人生價值的同时,也要规范自身的行为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不仅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还可以促进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我们国家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语文又是这个文化的载体,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以及创新都以语文为基础。中华传统文化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是当今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当代教师要在实践中寻求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融入到课堂上,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