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應用院校人才培养实践调查为基础,以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内容要素为出发点,研究国际合作办学第二外语(俄语)初学者培养之路,对部分问题进行反思和再研究。
关键词:国际合作 第二外语(俄语) 初学者
国际合作办学为应用型院校打开了教育新篇章,同时也对应用型院校提出新的要求和思考。本文以吉林建筑大学为例探讨国际合作办学中第二外语学习方面的若干问题。吉林建筑大学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在建筑学专业、管理学专业方向开展联合办学,至今已经有七年的联合办学经历,本文仅对双方办学过程中第二外语(俄语)学习情况及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一、国际合作办学第二外语学习现状
国际合作专业的学生以英语为第一外语成绩考入大学,无任何俄语基础,入学开始就面临着英语和俄语双语学习的局面。英语四级的跨越,俄语快速的递进,压力非常之大,如果学生不能全力以赴面对双语学习的节奏,数月后就会有明显的外语学习鸿沟出现。国际合作办学的学生在大三(建筑学专业大四)通过申请到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继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国内学习仅仅两(三)年的时间,按照教材内容和学时限制,不能满足出国外语水平要求。国际合作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补充教材外文化国情知识点和提高相关的专业外语水平。
二、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应用型院校对俄人才培养需要全方位为培养“大俄语”人才这一战略目标而服务。“大俄语”人才应该具有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重新能力和适应能力,除精通外语外,还能系统地掌握一两门专业知识[1]。这与外语教学(王雪梅.徐璐2011)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类型分析不谋而合[2],其具体理解就是要求理工专业基础,掌握两门(俄语、英语)外语的涉外人才。优势是专业知识扎实,国际知识丰富,语言沟通顺畅,跨文化工作能力较强,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对外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为第二外语(俄语)初学者学习提供了方向。
三、国际合作办学第二外语教学方式
(一)积极引导
引导和鼓励貌似最简单的办法,却是最有效的手段。部分同学做足了不去俄罗斯留学只要求成绩及格的心理,学习不努力。积极引导和解决困难的心理疏导是突破困境的第一步,这一步在多年的学习中始终放在第一位。
(二)树立信心
语言的学习从来没有捷径,俄语单词记忆、俄语语法理解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克服反复记忆的无奈心理,增强与遗忘作斗争的信心。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和科学的学习规划,无法将两千多的词汇和全部语法背熟并合理使用。尤其在学习过程中因中西文化差异导致思维模式层面的差异性,并影响到表现思维的语言形式,致使学生愈发感到俄语学习的困难进而失去学习信心,产生厌学心理。关注学生情绪,及时提供帮助。
(三)打造课堂
大学俄语课时少,教材内容涉及词汇、语法、听力、翻译、语篇、写作等,课堂上多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说的机会少,教师全程用俄语授课几乎不可能[3],打造课堂充分利用课堂成为备课的重要环节。每堂课都安排出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们进行听、说、读、写、对话、练习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选拔人才
俄语教师和国际合作办学学生即培养者和被培养者均是人才选拔对象。面对一体化学习,学习热情和学习目的不同,对俄罗斯文化有兴趣或者有机会去俄罗斯深造的学生独立成班,对其进行更快更强的学习进度,以便达到出国学习的俄语水平。对俄语老师的选拔也要多层次,多角度,不仅对已有的师资进行培训和提升,还要吸收新的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方向(语法、文学、翻译等)、专业特长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侧面加快了俄语学习前进的脚步。
(五)教材选择
对初学者来说,提供合适的教师和教材是学好语言的重要前提条件,有抱负有方法的教师会在教学中竭力寻找和利用能提高学习质量的教学手段。因俄语学习者数量有限,教材编写和出版存在年份过早,内容过老的现象,无法起到俄语教材应该发挥的作用。第二外语(俄语)初学者所学教材紧跟时代发展,均为近五年出版或再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辅导教材选择外研社《走遍俄罗斯》,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留学生预科所学教材保持一致。
(六)教法更新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为辅助的当今课堂,教师--黑板--教材--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仍占俄语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为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教的清楚,学的明白”,参与问答成为俄语初学者在课堂上的必备活动。充分使用俄语微课和网络课堂。微课作为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尤其适用国际合作办学课时过少无法满足出国外语水平的学习现状[4]。
四、国际合作办学第二外语初学者学习方式
突出俄语语音语调。第一学期大学俄语初学者的发音为学习重点,语音语调是否标准决定所学语言沟通的准确性。俄语语音语调发声位置与汉语有所不同,坚决制止用汉语标音,对极特殊发音字母和拼读(比如俄语舌颤音P)进行专课教授。课上采取教师领读、听录音的方式模仿和跟读,纠正每位同学的语音语调。课下利用微信等网络手段布置朗读作业,发现发音问题及时纠正,最大限度地带领学生进行交际性言语活动。
强调俄文书写的准确性。发音和书写是语言两种最直接表现形式,测试外语学习者水平最简单的手段。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知识的学生初学俄语,在书写上存在对比和硬式模仿现象,写出的俄语与实际要求有差别。俄语印刷体和手写体二者之间区别很大,需要初学者每天按书写要求认真练习,教师要每个字母批改并点评,课上引领书写,课下全文批改作业,帮助学生达到印刷体和手写体之间的自由转换和书写流畅。
加强翻译语感的培养。随着俄语知识点的不断掌握,很多学生会出现“母语外语化”现象,即学生在翻译俄语时太拘泥于两种语言之间词与词的一一对应,导致译文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能力培养必须从学习之初抓起,从单词、词组翻译开始到句子完整理解的培养对全面掌握语言具有一定重要性,课上提问课下作业培养翻译语感的意识,增强互译能力。
发挥背诵的作用。背诵在外语学习方法中始终处于前列,是提高听说读写水平的有效手段,第二外语(俄语)初学者从背诵单词人手,一个月后背诵简单句子,之后开始背诵对话和段落。提高学生的背诵热情,以背诵为手段提升外语水平。
五、结语
培养具有一定社会竞争力的人才,直接影响到高校自身生存与发展[5],应用型院校国际合作复语型人才培养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成败不仅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策略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国际合作办学第二外语(俄语)初学者在学习方面发挥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各自优势,改革教学方法,控制更多的影响因素,达到语言交流沟通基本无障碍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辛夷.提升俄罗斯学教育功 培养“大俄语”人才[J].中国俄语教学,2016,(01):71-73.
[2]王雪梅.徐璐.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1):9-12.
[3]何冰琦.莫斯科中山大学俄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借鉴意义[J].中国俄语教学,2014,(03):84-87.
[4]郭淑芬.论微课作为培养俄语初学者翻译语感的新教学模式[J].中国俄语教学,2016,(02):82-86.
[5]戴炜栋.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定位、布局与发展[J].当代外语研究,2013,(07):1-5.
(本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外语教学若干问题改革研究》GH150348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马晓华,吉林建筑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硕士学位,专业:俄语,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化与外语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