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桦 杨婧宇 唐梦蝶
在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建筑城规学院的欧阳桦教授用钢笔画,描绘了重庆大学90年时光里的故事。
从建校初期菜园坝正街的校舍,到如今的虎溪新校区的大门,黑白色的精细线条勾勒出重大风韵。
重庆老城的房子质朴而又清雅,远远望去又宏大雄伟。弯曲的公路,临江建造的房屋都是山城的经典画面。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重庆大学成立,拉开了重庆现代高等教育序幕。
1929年,学校选定在沙坪坝建设校址,这里水陆交通便利,且“环山带水,风景极佳,正是读书胜地”“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江水滔滔,见证重大九十载春秋。
重庆大学菜园坝校区运动场
重庆大学1929年建校初期,选定菜园坝杨家花园作临时校舍。黑白色调的转换,这里是重大梦想的起点。
重庆大学A区大校门修建于1930年,全青石结构,形态素雅,中间两立柱上有林森题写的校名。校门最初为双立柱式,后来在原有校门立柱左右两端各加建了一个略小的立柱,即现在的四柱式大门。
重庆大学理学院修建于1933年,由重庆大学创办人之一的沈懋德设计,建筑外部形式采用中国传统殿宇风格,平面最初为工字型,形态古朴醇厚。文字斋原为助教宿舍,青砖平瓦飞檐,古色古香。
重庆大学第一座图书馆建于1935年,位于经管学院左侧,前临大操场,后望嘉陵江。图书馆是一座平面类似飞机造型的中式小楼,建筑采用了传统木结构建造方式,与理学院和文字斋属同时期建筑,是重庆大学最早的校舍之一。
20世纪50年代的重庆大学老图书馆及下方的团结广场
20世纪30年代,重大初建时,人们习惯把团结广场叫做大操场,1949年命名为“团结广场”。广场旁边是20世纪40年代修建的新式图书馆。
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西迁,重庆大学拿出了位于沙坪坝松林坡的约200亩土地,供国立中央大学修建校舍。1938年,修建了中西合璧的七七抗战大礼堂。周恩来同志曾在这里作有关抗战形势的演讲,大礼堂是重庆抗战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20世纪50年代,为预防断水,重大师生自发组织修建了民主湖。挖湖并非易事,据说,当时的学生们在黄桷树上挂滑轮挖稀泥,将其当作有趣的物理实验。
虎溪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外观形似一个圆形的古堡,形态夸张而浪漫,功能分为大剧场和小报告厅。剧场内部装饰带有新古典主义趣味,可容纳几千人就座。
责任编辑: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