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钰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石油基地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方向,距离乌鲁木齐市区70多公里,而米娜瓦尔·胡吉此次家访学生的家大都在乌鲁木齐西方。因为心系一位家在淮东石油基地的学生,8月18日一大早,米娜瓦尔就从乌鲁木齐出发,循着手机导航,敲开了这位学生的家门。
米娜瓦尔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辅导员,这一天,她开始了连续第十八年的家访。
“您问过孩子想要什么吗?”
正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读大二的凯沙尔和妈妈早早地等在了家里,两人看向米娜瓦尔的眼神都像是看着救星。原来,这一趟,米娜瓦尔是为了转专业被家人反对的凯沙尔来的。
和许多家住准东油田的孩子一样,凯沙尔有个当石油工人的爸爸,家境优渥的另一端是父母对孩子“选个石油相关的专业,将来回到准东做石油干部”的期望。在父母的要求下,凯沙尔选择了材料化学专业,但经过一年的学习,学这个专业让凯沙尔实在觉得痛苦,就转去了市场营销专业。凯沙尔的父母一直不能理解孩子的选择,妈妈拉着米娜瓦尔的手说:“我们这儿都是这样的呀,孩子们毕业回准东油田工作,再结婚生孩子,这多好,怎么只有我的孩子这么不听话呢!” 凯沙尔坐在边上低垂着头,眼睛瞟一眼妈妈,想反驳又把话咽了回去。
米娜瓦尔对孩子鼓励地笑了笑,问了妈妈几个问题:“您知道孩子是在材料化学专业读不下去才转专业的吗?您问过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吗?”妈妈愣住了,原来,她并不知道孩子在材料化学这个以数学、化学为主的专业学得非常艰难,欠了一些学分,甚至到了经常缺课、无法振作的地步。米娜瓦尔说:“您应该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喜好,考虑孩子从哪个领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和有价值的工作。孩子喜欢的市场营销专业,将来就业面是非常广的。”
凯沙尔妈妈的态度有些松动,但她仍坚持着,反复说着谁家的孩子读的哪个专业,回来以后在石油做什么工作,语气里满是羡慕。见此,米娜瓦尔非常严肃地说:“您的意愿是好的,但我也得实话跟您说,我们也有准东的学生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面读不下去,得了抑郁症毕不了业,或者毕业了也因为专业知识不强无法胜任油田的工作,这是您想看到的结果吗?”
一旁凯沙尔憋了半天,也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您和爸爸根本就不在乎我喜不喜欢,我将来就是不想回准东,就是想到乌鲁木齐的企业里工作!”听到凯沙尔的话后,妈妈惊讶极了,原来她的孩子早已不再是巢中的幼鸟,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未来规划。米娜瓦尔趁热打铁,举了些不同专业学生在石油单位发展良好的例子,安抚妈妈担忧的心情,还和凯沙尔约法三章,要求他不缺课、多和父母沟通、主动和老师交流。如此这般,妈妈终于放下心来,承诺会和爸爸一起支持凯沙尔的决定。凯沙尔终于自信地抬起了头,笑得很燦烂。
米娜瓦尔此次家访的学生共有16名,这其中有学业困难的、有单亲家庭的、有经济困难的、有因抑郁症休学的等等,这些学生都是在学校专门负责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的米娜瓦尔重点关注的对象。“我对西部的环境和文化很了解,我懂偏远地区家庭的渴望。走进一个家庭,就走近了大学生心灵深处。”米娜瓦尔说。
“老师,我特别想改变我的命运。”
除了家访,米娜瓦尔还去探访了不少校友,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做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级学生帕丽古丽(化名)现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一个县城里的干部,这个曾担任过学校学生会干部的漂亮姑娘一见到米娜瓦尔,就拉着她的手,说个不停,帕丽古丽感慨着:“老师,我当时就应该听您的,去考研,提高自己的知识层面。虽然以我现在的知识能应对现在的工作,但是我的梦想和我现在的工作不在一个线上,我有些郁闷。所以请问老师我是继续做现在的工作还是去考研?”米娜瓦尔想了很久,告诉她:“虽然我对你当时的决定不赞成,甚至生气过,但是,你现在跟我说这些,我反倒轻松了很多,因为你总算知道了自己的梦想,这么看的话,不是说这个工作不适合你,是每个人具备的能力和发挥的平台不一样。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好,需要人才的水平越来越高,如果你需要重新发掘自己的潜力,就需要你提升知识面来完成。”帕丽古丽茅塞顿开地抱了抱米娜瓦尔说:“还是老师最懂我!”。
“您一定要告诉那些有能力考研的学生,一定要去试一试,该拿的证书要拿、该掌握的本领也一定要掌握,如果学生在学校里不努力,工作以后会很难适应工作环境的。”这是2010年博士毕业的艾合买提江这次跟米娜瓦尔见面时对米娜瓦尔说的心里话,他在中石化北京总部担任正处级研究员,米娜瓦尔此次家访期间,艾合买提江刚巧做援疆干部回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中,有很多到油田工作的,学校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塔里木等地的油田单位达成了合作,推荐了不少优秀学生到当地就业。米娜瓦尔家访和走访当地的单位,正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玉苏普江是米娜瓦尔此行拜访的最贫困的学生,从新和县城出发,差不多走40公里,终于到了学生家村口。那是个贫瘠的村庄,村民一年都不一定能去一趟县城。他很争气,一路成绩冒尖地上了内地高中、内地大学,也看到了那个和老家不一样的世界,他和米娜瓦尔说:“老师,我想读研究生,想留在油田、留在大城市工作,可以的话把家里人也接出来。”
玉苏普江的父母是传统的农民,整天辛苦劳作,五十岁的年纪看上去已像风烛残年的老人。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他们就希望孩子能赶快毕业立业,本科毕业就回家乡找工作。“我确实对儿子的期望很高,但是高归高,现实生活不允许啊。” 玉苏普江的父亲局促地搓着手,叹了口气。玉苏普江欲言又止,米娜瓦尔接过话:“您看,孩子本科毕业就回来,确实可以到县城里去谋职,但是改变不大。要是读了研究生,他可以去乌鲁木齐等大城市,奋斗几年就把你们两位老人接出去,也让你们看看大城市的生活,让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尽尽孝心……。”玉苏普江的父亲像是被说动了,但仍纠结着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困苦,米娜瓦尔说:“对于现状,孩子可以贷款去解决学费,我也可以给他安排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还有国家助学金,还有一些企业的助学金……”在孩子渴盼的眼神和老师的殷殷劝说中,玉苏普江的父母最终同意让孩子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