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彩 云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近些年来,新农村建设高速发展。从村落自然环境到人们居住条件,从生产方式到基础设施再到人们的娱乐活动都有着显著的变化。泥泞小路变康庄大道,路边荒草杂生变绿树成荫,夯土民房变小洋楼,唱曲打牌变动感广场舞……这些变化引发了对农村生态和谐发展空间构筑的思考。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是一味的“城市化”,应该在现代化和传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的创建,避免“千村一面”的格局。
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采用科学分析法探讨“建筑形式与内容关系”的问题,提出“场所”和“场所精神”的概念[1]。建筑现象学就环境、建筑、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在精神层面上,将建筑深层次的内容,通过外在形式,透过现象来表达人们对建筑和环境的精神需求,并提出“场所”和“场所精神”[2]。“场所”不以面积或者形态来定义,可以是一座广场,也可以是一个小的居住空间,甚至是街道,人们在广场上玩耍、交流、散步,赋予广场休闲娱乐的场所空间意义,在不同场所的居住和使用过程中,通过精神和心理上建立虚拟情感认同,赋予场所不同的场所意义[3]。
例如“夏天的夜晚,繁星满天,村口的大树下:小孩子或追打玩闹或静坐数星,大人们则拿着蒲扇或闲聊八卦,或追忆往昔”的场景中,“星星,树,人,聊天”等都是特定的要素,当把这些特定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些本来有着各自特性的要素所组成的整体能够唤起人们的某种情感。如果场所记忆画面的某个元素受到破坏和受损,人的乡愁情感的产生就将会受到阻碍[4]。现在的新农村建设虽然保留了村落的基本大格局,但是原始村落的一些典型场所却有所欠缺,千篇一律的欧式小洋房或者统一的新中式外表皮让人总感觉缺失了些什么。下面将从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两个方面对新农村中的场所现象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建筑现象学主要从自然场所、人为场所、场所精神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归属感、方向感等概念是它的核心议题,它们共同形成了不同环境、地域的特定结构和形式,并揭示出环境结构和形式内在的价值和意义[5]。以雷家畈村的建设为例,通过对村庄空间肌理、街道场院、建筑形式等多方面的继承与新生,来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场所精神的营造。
自然场所是在自然环境本身的结构和特征中,发现和探索其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场所氛围,遵循自然秩序,熟悉自然特征,明确自然意向,建立与自然场所相互协调的环境或者地域结构[1]。
雷家畈村(如图1所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柏临河上游,东接双泉村,南连宋家嘴村,西邻罗家畈村,北靠柏家坪村,全村版图面积约12.37 km2。“畈”,良田也。其山体夹着良田,有两大水系(榨坊河水库、杨泗冲水库)贯穿两块中间夹地,山体资源主要包括天宝山、关张坡、薄刀岭等。在整体布局上形成了“三山两水夹两地”的基本格局(如图2所示)。
“自然场所是人为场所建立的基础,人们通过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的场所氛围的理解,建立与自然场所氛围相协调的特定结构,即为人为场所”[2]。雷家畈村的布局基本住宅大部分依山脚而建,或依道路而建,还有少部分在中间平坦区域形成小块的住宅片区。具体模式如下:
1)山+宅+田+路。这是村落里住宅最常见的布局,住宅有靠山,能够带来一种安全感。宅院与农田相邻,或宅院与道路之间有农田间隔,农田离水源较近,这种布局有利于农民管理农作物(如图3所示)。
2)田+宅+路+田(山+宅+路+田),这种布局形式,住宅与农业基地紧邻,道路在其中,方便采摘运输,住宅比较集中,这种模式形成了田边采摘,家里吃饭的特色经营模式。住宅入口和街道之间有不同大小的退距,这一段退距变成了“开敞式”的场院,这个场院不仅可以作为室外晾晒农作物的场地,还可以作为聚会所用的场地。靠山临水的山建了休闲农业展览观光等设施(比如登山步道,临河漫道),给新农村特色休闲体验旅游打下基础(如图4所示)。
雷家畈村的村庄肌理形态,在自然山水的影响下,通过住宅、道路以及农田的布局,构成了自然环境、建筑、人三者的和谐共生的场所特性。
雷家畈村以“生态家园、现代庄园、生活乐园”为建设目标。从环境要“生态”,居住条件要“现代”,精神层面要“快乐”三个方面出发。其场所精神也是由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交叉体现的。这些场所能够获得人们的认同感,或者让人产生归属感。
村庄肌理的形成是经缓慢发展演化而成的[6]。村庄肌理是人们在历史发展以及生产生活过程中,结合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征,逐渐形成以建筑为主体与道路、公共场地等构成的村庄肌理结构,与周围整体自然环境相协调,尊重传统文化表征,体现地域特征,具有一定的空间秩序和意象[2]。
雷家畈村空间的形成受到自然山体、河流水系以及其生产方式(传统耕作)的影响。这三者形成了雷家畈村庄“宅+田+路”的各种组合形式。但是,由于人少地大,住宅并没有形成很大范围的片区。反而是依托两大主要水系形成了两条主要道路,再以这两条主要道路向两边扩散开来。大多住宅沿着山脚成线性布置,与农田和道路相互交织形成其自有的肌理。对于这种现存的肌理,没有推翻重来,只是根据现有功能需求局部做出合理的调整(主要道路扩宽,局部小路取消)。保留村庄原有的肌理,即是在延续传统(即人们的历史记忆)。
街道,是新农村建设的骨架,是人们交通的承载,也是场所[2]。农村的街路并不像城市那样有秩序有预谋的规划,很多都是根据人们的需求产生的。有宽有窄,尺度不一,但是适宜人们的需求。
雷家畈村的街道分布清晰,大的主要水系形成了两条主要道路,其他通向住宅的道路沿主路两侧扩散分布。村庄集中两山之间的平地布置,整体街道整体平缓,没有大的起伏。但由于住宅分布相对比较零散,并没有很集中的“巷”空间。一般线性布置的住宅会有一个开敞院落空间相互连接在一起,没有围墙或者篱笆分隔。这种院落就叫“到场”(如图5所示),是进入住宅的一个缓冲,也多用来堆放或者晾晒农作物,平时有大一点的宴会也会直接在这些“场院”中进行,如空间不够,会几家的场院联合起来使用,非常的方便。在这个开敞的场院里,大人唠嗑,小孩们玩耍,就连路过的人也会停留下来打个招呼,小聊几句。这种场院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公共交流场所,在农村建设中显得很重要。在这个场所上开展的各项活动会触发人们的精神记忆,这就是一种“场所精神”的营造。
某个村庄的布局和建筑形式都受到该地域环境、区域文化、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因此,每个形式的创作和设计都具备历史性、地域性及文化性。对传统建筑形式,空间院落(如图6所示)进行借鉴。这个继承不是生搬硬套地完全照搬,而是在提取其精髓之后,结合现代的审美及需求再重组。
雷家畈村的住宅大多数都是近现代的仿欧美风格,主外立面的造型反映了其内部的空间形式——“三开间”。近现代的住宅,建筑材料明显和以往不同,夯实黏土到砖再到钢筋混凝土,但其仍然有不变的地方如:台基,坡屋顶,开敞的场院,场院边界的树木(如图7所示)。比如说场院,在场院的四周边角会种上各色树木,这棵树下的空间,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精神场所”。夏天的傍晚,人们在大树下或吃饭或乘凉或聊天亦或孩子们坐在躺椅上听老一辈讲讲故事,惬意而自在。人与环境、建筑相互协调在这里得以体现。在这个场所里,人们能够轻易的找到归属感和亲切感,这就是典型的农村“精神”场所空间。提取重要元素,以现代材料和手法重塑精神空间。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重视场所精神的营造,以自然和人为场所为媒介来延续人们的情感和传统文化。以建筑现象学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村落的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的特性,在整体设计上充分考虑环境、人、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深入挖掘人们的内在需求,让新农村建设不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而是能够让人们由内而外的感到幸福。只有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以人为本,注重营造场所精神,新农村建设才能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家园、现代庄园、生活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