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鹤(沈阳建筑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8)
吕海平(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8)
石河烽燧台、二十里堡烽燧台(简称“石河台、二十里堡台”)是大连金州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两座明代烽燧台,是14-17世纪明帝国扼守辽东半岛海防军事网络中的重要遗迹,由辽东镇防御系统中最南端的海陆防指挥中心金州卫管辖。因金州所在位置处于辽东半岛南端之“地峡”①地峡是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较大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地带。金州所在区域为辽东半岛最南端与辽东半岛相连接的狭窄陆地,金州湾与大连湾在此相隔仅十公里,具有重要的交通和军事价值。,处于明代辽东半岛海陆防务前沿、联络辽东镇城指挥中枢而极具战略价值(图1)[1]。
烽燧台是中国古代边疆防御中传递军事信息的前沿设施,兼具有警戒和传报功能。刘谦在《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中把烽燧台分为三种,即沿长城沿线分布的“边台”或“边冲台”(建在长城外侧)、建在长城里侧的“腹里接火台”也叫“墩台”,以及设在驿路两侧的“路台”[2]。石河台和二十里堡台因地处金州—复州两沿海卫城防区交汇之处,兼具海防和陆防,既控制海岸沿线又承担驿路沿线安全警戒的功能。
近代金州地区成为日俄的租借地—关东州的一部分,这两个烽燧台在20世纪初受到日本学者鸟居龙藏、三宅俊成等的关注和考察,他们留下的影像资料也成为本文的研究资料之一。
石河台和二十里堡台两座烽燧台是扼守复州湾、普兰店湾、金州湾和大连湾的重要战略控制点,是联络旅顺南北所城——金州卫——复州卫三城,保证与辽东镇海陆防御系统完整连接的咽喉要冲。
在冷兵器时代烽燧台的信息获取与传递依赖于人眼的视距和分辨力。根据人眼视力估算距离,其中h为人眼与海平面的距离。经测量,石河台海拔高度约168米、二十里堡台海拔高度约134米,换算各台上观察者人眼可达最大理论视距为53.2千米、47.5千米。
1.联络视距。石河台与二十里堡台的水平距离约为16.5千米,与东侧望海埚中心台②望海埚堡城:属金州卫海防堡城,位于城东北约20千米,下设中心墩台等,主要担负金州卫东侧黄海沿岸防务,1419年明军在此获望海埚大捷。(已毁)的距离分别是15.5千米和14.5千米,均处于人眼正常视距范围之内,三座台几乎成等边三角形布置,形成对地峡区域有效预警的布局控制。
2.防御视距。石河台北距复州湾南岸约6~7千米,复州湾海面完全处于石河台的警戒控制范围之内。20世纪发行的日文注释照片《烽火台(石河)》也提及“……普兰店方面尽收眼底”。二十里堡台西距普兰店湾15千米、距金州湾25千米,金州卫西侧海面处于二十里堡台警戒控制范围之内。由此“金州地峡”的北侧、西侧海防均由两台形成牢固控制,消除敌方从渤海沿岸登陆,切断金州海陆防线的可能(图2)。
金州处于辽东半岛中部丘陵区向南端沿海低山丘陵的过渡区域,整体地形由北向南以小黑山至大黑山一线山脉为中心轴部分别向东西两侧倾斜,构成中部高、两翼低的阶梯状地形,形成三个地理区域:中部低山丘陵区、东部丘陵漫岗区和西部河流冲积小平原区。为获取对海面和岸线的控制优势,两座烽燧台选址在低山丘陵与冲积小平原的交汇界面,兼有视野宽阔和险峻地势的空间优势,达到了军事建筑建在“制高点”上的设计要求,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设计目标(图3)。
石河台选址在小黑山山脉西、北侧山脊交汇处(经39°20′23″纬121°52′11″),即“金州地峡”北端天然横岗之高地,形成对复州湾南岸冲积小平原5~10千米纵深空间的控制。二十里堡台选址在大黑山北侧顶峰山脊处(经39°12′40″纬121°46′34″),形成对西侧普兰店湾东岸冲积小平原10~12千米纵深空间的控制。两座烽燧台的连线即为小黑山——大黑山西脉与海岸小平原区域的地貌分界线。
石河台所处地势向北、向西均为陡崖,估算坡度均大于35°(i=70%)。二十里堡台地势东、西两侧陡坡坡度约25°(i=46%),两座台向下俯瞰视野和防御条件均处于优势地位。
15-16世纪明政府已装备一定数量的辽东水师战船用于黄海、渤海海上防御,战船在冷兵器时代下的主要作用为巡查和瞭望而不是进攻。在这样的情况下,辽东镇沿海采取“以陆防海”的海防防御战略,即诱敌深入陆地后再阻隔歼灭。烽燧台成为“以陆防海”战略下的第一道战术防线,信号传递、自身防御和附属驻防设施成为烽燧台的主要功能构成(图4)。
烽燧台的信息传递以燃燔贮存的薪草为信号(昼燔生烟为燧;夜燃生火为烽)。处于各台中心位置的烽燧台为四面收分的方形石砌实心锥台,现存高度3.6~3.65米(推测原高度应在4~4.5米之间)、顶部为5.0~6.0米见方的平台。烽燧台四壁收分角度在7°~15°之间,台身为黏土碎石夯制、外部以白灰包砌粗制石条,每层高度约150~200毫米、向内收分约30~50毫米。顶部以大城砖铺砌,四周形成500~600毫米高的砖砌女墙。遇敌时,薪草硫硝等引燃后置于平台之上。
与永安台③永安台:为明金州卫下辖归服堡(今普兰店区城子坦镇)与红嘴堡(今普兰店区皮口镇)之间的一座烽火台,承担对黄海沿岸的海防警戒。相比,两座烽燧台的尺度较小、四周均无攀登设施,推测一般情况下驻守人员并不登台,遇敌时点燃的薪草等再通过桔皋(古代杠杆抬升装置)提升置于高台上以施放信号。
这两座烽燧台的防御设施均采用传统的“城墙”式,即沿烽燧台台基外围3~6米处平行砌筑台墙(又称“坞”),形成边长20~30米的矩形平面院落。台墙四角设凸出的角台供观察及防守。台墙高度略低于烽燧台、墙顶宽度2.2~2.5米,墙体材料和砌筑方式与(烽燧)台基本相同。台墙顶部原有砖砌筑的女墙及垛口,以利于防御,现均不存。台墙在一边正中开设低矮出入口,洞口尺寸1400×600毫米,仅可容纳一人勉强出入。洞口过梁为整石砌筑,出入口内外两侧均设石砌护墙(图5)。
石河台与二十里堡台均以烽燧台为中心形成矩形封闭式院落布局,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加之四周地形险峻,更利于烽燧台的防守。
烽燧台一般置台兵5员,包括烽长1名、烽副1名及烽卒若干。除烽台上须常设烽卒1~2人轮流巡戒外,其余人员需进行日常的积薪、维护、炊事等工作。为容纳人员休息及物资储藏,烽燧台常设有辅房。辅房通常1~3间,为砖石垒砌木质屋顶。
根据实际勘察,二十里堡台因台墙内空间较小,辅房设置在台墙西南角外侧,现仅存遗迹。石河台台墙内空间较为宽敞,推测可容纳2~3间辅房,但位置已无从考察。1920年代发行的日文注释照片《烽火台(石河)》中提及:“…中央小祠内金花娘娘”,现场未见遗迹。“金花娘娘”在辽宁地区被认为是“保家仙”进行供奉,而萨满教则认为是蟒蛇仙(又称“莽金花”),较一般的民间动物仙灵具有更高的法力。金花娘娘小祠应是在烽燧台废弃后由附近居民自发设立的。而照片中台墙西北角外侧的小屋,根据尺度推算应为供奉民间仙灵的小祠,而非原有辅助设施(图6)。
明代辽东镇的海防线西起绥中东至鸭绿江口,包括渤海、黄海沿岸长达700公里,为防海盗侵掠在沿线以右屯、盖州、复州和金州四卫为中心设置“沿海墩架”防御系统,其中金州卫防区为辽东半岛之最南端,担负着南起旅顺口北至复州湾、西起普兰店湾东至黄海沙河口区域的海防。金州卫下设旅顺南北所城、木厂驿城、望海埚堡城、石河驿城等八座要塞,石河驿城又下设烽火墩台、路台若干[3]。
石河台、二十里堡台处于金州卫——旅顺所城、金州卫——复州卫、金州卫——归服堡三条防线交汇的海防要冲地带,加之金州卫地域东西向纵深短促,处黄海、渤海两岸地峡所在,海防地位凸显。石河台和二十里堡台保存相对完整,其形制特征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两座烽燧台均依高山陡崖设置,具有“观四方而高”的特征,突出对海面和海边平原发生侵犯情况时的目视控制能力,两台都为实心台、方形,四周建有台墙,台墙上设门,又称墩台,用于传递烽燧信息,其形式与腹里接火台特征相近;选址又靠近驿城、沿驿路设置,保证警报信息的顺利传递而又具有路台的特征。石河台距石河驿城约1.5千米、距辽南驿路约1千米,二十里堡台距辽南驿路仅0.5千米(图7)。
两座烽燧台的构成几乎一致,包括:中心方椎体实心烽燧台、外侧矩形台墙、杠杆提升装置(木撸、桔槔及兜零等)和辅房等。杠杆提升装置布置于烽燧台与台墙之间的狭长空地上,遇敌情时通过人力将存储的薪草等燃烧物提升至烽燧台上引燃。贮存工具、薪草硫硝和人员值守等辅房应根据实际大小布置在台墙内侧或外侧。
表1 辽宁地区明代烽燧台形制比较
石河台、二十里堡台均采用以烽燧台为中心、外套台墙的围坞式方形平面,围坞式布局防御性强,烽燧台占地面积小、适应山顶狭窄地形建造(图8)。二台绝对高度和平面轮廓尺寸均小于金州卫周边墩台(见表1),较辽东镇长城沿线上的烽燧台则更小。这对理解《辽东志》金州卫山川地理图上并未标注出二台名称和位置很有帮助。这提示我们:海防体系中墩台分布应该也有层级,即小型墩台围绕大型墩台分布,石河台与二十里堡台是大型墩台小黑山墩台的次级传烽设施,与防御城等级分布形成军事防御体系同理。
两座烽燧台的构造形式均为实心台,台墙、烽燧台均由内部黏土碎石夯筑、外侧包镶石条分层叠砌,条石每层均厚为150~200毫米,越向顶部石条厚度越薄,四角以大块完整块石砌筑用以加强结构,台、墙侧壁均向上收分呈锥形,顶部与底部宽度比约1:1.2~1.5,砌块较为稳定。较大砌块之间嵌楔小型石块、交错咬合,构造坚固牢靠。目前烽燧台上残留青砖铺地。
石河烽燧台、二十里堡烽燧台是明代金州卫海防沿线上的典型军事设施,在整体海防战略和冷兵器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形成对“金州地峡”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警戒和控制,是兼有“墩台”和“路台”特征的海防型烽燧台。对石河台、二十里堡台形制的研究是对明代辽东镇海防体系的有力补充,是明代辽东镇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辽宁地区军事防御遗产资源和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