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2019-11-18 10:13中共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陈小强
党课参考 2019年22期
关键词:活力体系特色

〉〉〉〉〉中共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 陈小强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2018 年4 月10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

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2018 年12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显著优势。其中之一是“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断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国家制度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社会在保持秩序井然的同时充满了旺盛的生机活力。

一、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完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实践中显现出强大适应性和旺盛生命力,社会创新活力迸发的同时,在国际竞争中也不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

(一)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走在时代前列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由之路。2018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只有随着实践发展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既不“毕其功于一役”,也不盲目自满、固步自封,才能更好地提升制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而以强大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让全社会充满生机活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就是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秉持敢闯敢试的攻坚精神,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坚持实践标准,坚决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还要积极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注重激发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突破旧框框,打破体制机制藩篱,敢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不断提高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成熟定型。

(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才能提升制度韧性,彰显制度优势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具有强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2014 年9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年的制度建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超越、健全完善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坚决破除了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一以贯之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治理效能进一步得到发挥。

激发社会活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面对西方社会治理乱象,中国“风景这边独好”,靠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从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形成繁荣发展稳定的局面。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就是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分析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特点,积极协调和平衡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认真吸收借鉴其他制度文明成果,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以制度创新更好地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使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还要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党内制度,把我们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二、在坚持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稳定性、延续性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坚定制度自信,发挥制度优势,切实把国家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充分发挥“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自上而下,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治理体系,完善制度集成,提高治理效能,在保持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稳定性、延续性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才能更好地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治国安邦的巨大效能。

(一)坚持顶层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一是要明确改革创新的政治方向。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二是要坚持顶层设计。要加强全面谋划,注重统筹协调,有效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推进各领域制度相互支撑、良性互动。三是要加强战略谋划。要处理好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做好前期调研和分析研判,兼顾好、平衡好各方面关系,推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持续健康进行。四是要做到破立结合。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既有效突破阻碍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利益藩篱、机制障碍,又建立适应新时代和实践要求的体制,将社会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上升为管长远的制度法规。五是要提升治理能力。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从各个领域协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二)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马克思曾指出:“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也曾鲜明指出:“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2013 年11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的说明中指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决定》中提出的重点任务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明确回答难点问题,重点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化解体制机制弊端造成的问题,不断将各项改革推向深入,从而更好地完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聚焦民生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从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入手,增强改革意识,注重创新驱动,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相关领域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创新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二是要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激发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社会氛围,形成市场、国家、社会良性互动的格局,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坚持守正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守正”是根基,“创新”是源泉。一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努力做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让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呈现出更显著的优势,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机活力。二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清制度优势,把握制度建设守正创新的辩证法,科学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实现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在保持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稳定性延续性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予以改革创新、发展完善。三是要坚持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有机统一,统筹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深入推进各类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改革,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落实中创新。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为顺利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更加需要充分发挥“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进一步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根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自觉强化制度意识,坚决维护制度权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切实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不断增强制度执行力,善于运用制度推动工作,全面提高执政本领和治理能力,把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继续书写马克思主义政党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时代篇章。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2.结合实际,谈谈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如何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活力体系特色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活力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