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段芝璞 张京品 张 宸
内容提要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一个走进新闻、发现新闻、思考新闻、写作新闻的过程,实质是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本文结合新华社西藏分社独家采写的《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报道,理论联系实际,条分缕析,回答了主流媒体如何践行“四力”这一问题。
2018年,新华社西藏分社独家采写的《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报道,得到中央领导和西藏自治区领导的批示表扬,收获诸多荣誉,被认为是践行“四力”要求的代表作品、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篇佳作。实践证明,只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认真响应宣传思想战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号召,认真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把践行“四力”作为提升报道质量的重要抓手,就必然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一个走进新闻、发现新闻、思考新闻、写作新闻的过程,实质是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四力”是理论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全面系统把握,不可偏颇。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新闻的本质是客观事物、社会实践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的产物,同时又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因此,新闻发生于实践中,存在于实践中,隐藏于实践中,是一种实践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首先走进社会实践,走进新闻现场。
“四代房”是我们在基层调研的路上,偶然发现的“活鱼”。
“四代房”所在地楚松村,是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楚鲁松杰乡的一个行政村,距离拉萨2000余公里,是中国最难以抵达的村庄之一。地图上,楚松村的坐标就在中国陆地版图的最西南角。现实中,楚松村紧邻中印边境实控线。
楚松村所在的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距离拉萨1700多公里。这里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约等于三个浙江省的面积,人口只有11.9万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与印度、尼泊尔毗邻。尽管阿里拥有雄美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报道资源,但由于地处偏远,高寒缺氧,气候恶劣,是医学上的“生命禁区”,导致前往阿里采访的记者少,涉及阿里的报道少,长期以来阿里一直是新闻报道的洼地。
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好新闻靠脚底板儿走出来。在西藏,增强脚力,就是要勇于走进海拔高、条件差,普通人不愿去、不敢去、去不了的地方。2018年9月,新华社西藏分社派出由分社主要负责同志带队,5名记者和2名司机组成的7人小分队,深入阿里地区开展专题采访调研,行程5000余公里,一次性走完阿里地区全部7个县,深入一些新华社乃至中央媒体从未报道过的偏远乡村,实现了新华社西藏分社成立60多年来在脚力上的重大突 破。
调研期间,我们从札达县城出发,翻过4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爬过海拔5806米的香让拉山,绕过弯道达90多个的波博山,克服重重困难,抵达楚鲁松杰乡,采访边民生活状况等内容。这次抵达,是新华社记者首次到楚鲁松杰进行采访,也是中央媒体首次到楚鲁松杰开展采访报道。
楚鲁松杰乡地理位置极其偏僻,路途遥远,地貌险恶,每年大雪封山期达半年,曾长期与世隔绝,属于独立的传统部落,实行残酷的头人制度。直到1984年,楚鲁松杰才正式纳入中国政府的管理体系,走上社会主义制度的康庄大道。2012年,楚鲁松杰乡党委、政府正式成立。
采访中,我们无意中得知楚松村“四代房”的故事——在党的惠民政策支持下,当地边民告别了第一代的土坯房,陆续建起了第二代的土木房、第三代的砖石房、第四代的独家院落小康房,在印军哨所碉堡下呈现出“四代房同堂”的发展景象,成为党和国家关心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边民感念党恩、安心守边的“原生态教育阵地”。
因此,“四代房”并非我们出发前就获知的新闻线索,而是走进边境乡村的意外发现,是走好脚力的偶然遇见。
无限风光在险峰。北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中写道:“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这些都强调了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古人云: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就是反映社会日常的“知”,它潜藏于各个角落,等待新闻工作者去挖掘。如古人所言,去挖掘这些“知”,首先要“行”。“四代房”报道正是得益于我们走进了偏远的阿里,走进了偏远的边境乡村,否则,这个好新闻可能会长期“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随着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更加方便,记者的工作也更加便利。但仅仅从冰冷的屏幕上浏览信息,无法感受与群众紧握双手时的温度;仅仅在机械的键盘上敲击字符,无法表达群众发自肺腑的呼声。因此,任何先进的技术手段都不能代替记者到社会实践中去,不能代替记者到新闻一线去,不能代替记者到人民群众中去。
践行“四力”,基础是要练一副“铁脚板”,走好新闻界的群众路线,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拥抱生活,走进新闻现场,走进基层一线,走进最边远、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走进“来而记之者少”的地方。
纷繁复杂的万千世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新闻矿区”。如何在众多的新闻资源中,快速识别最有价值的新闻,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对记者眼力的重要考验。
眼力,不仅仅是采访现场的普通查看,更重要的是记者的发现力、把握力。如果眼力不足,即便走进新闻富矿,也很难找到新闻线索,更难以找到有价值的新闻;即便走进有价值的新闻现场,也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新闻的价值,进而让好新闻从眼前白白溜走。相反,如果眼力到位,一旦碰到有价值的新闻,就宛如找到了宝贝,就会“心潮涌动”“欣喜若狂”“激动不已”“爱不释手”。对于我们来说,“四代房”的偶然遇见,就是找到宝贝的感觉。
多年从事新闻报道的直觉告诉我们,“四代房”是一部西藏边民住房条件的变迁史,是改革开放给这个西藏偏远山村带来巨大变化的鲜活例证,是改革开放40年给雪域高原带来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是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我们当场做出判断,讲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四代房”就是最好的故事之一。
我们立即改变既定行程,现场讨论如何开展采访,并走村入户,钻沟爬坡,深入干部群众家中实地走访,认真挖掘楚鲁松杰的今昔变迁,挖掘“四代房”背后的故事,并跟随69岁的村民欧珠加措,依次走访、仔细查看他家的“四代房”,对每一代房子的造型结构、背景来历和故事特点有了充分了解。
采访中,我们注意观察楚松村干部群众讲述每一代房子时的表情、神态,记录他们生动的话语,为后续写作积累了鲜活的素材。此外,我们深入乡卫生院、学校以及乡村活动中心采访,观察当地人民的生活实态,捕捉到村里的年轻人熟练使用微信和抖音等场景,获取了更多关于楚鲁松杰的记忆,为完整叙述“四代房”的故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作为信息世界里的一种形式,其识别辨别工作越来越考验新闻工作者的眼力。有学者指出,新闻价值要素总是或隐或显地包含在事实信息之中,因此,要使事实信息的新闻价值得以实现,首先其新闻价值须被传播者发现。一般情况下,诸如火灾、地震、灾难等重大事件的新闻价值比较凸显,容易被发现,而有些事实信息的新闻价值要素是隐含的,需要传播者主动去发现和挖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发现新闻、判断新闻的敏锐眼光,善于从“既有存在”中发现常人不易发现的新闻,善于从比较分析中把握规律性的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四代房”就是一个新闻价值隐含较深的线索,因为这个事实信息并非我们抵达楚松村后才发生的,而是一个存在了至少两年的事实信息,但当地干部群众没想过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去宣传记录,因为他们并未认识到其中的新闻价值,而我们敏锐地发现并牢牢抓住了这一事实信息的新闻价值,牢牢地抓住了其背后的规律和实质,奠定了写好这篇报道的基础。
眼力的内涵,还应包含新闻工作者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包含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意识形态属性、价值观属性。如果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就可能迷失政治方向,酿成大错。报道发不发?怎么发?什么时间发?发了有什么价值?可能产生什么后果?等等,都是对新闻工作者“眼力”的考验,需要新闻工作者统筹把握。践行“四力”,前提是要有一双“雷达眼”,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增强新闻的发现力,更要增强新闻的把握力。
新闻是思想之花。发现一个好的题材,有的记者能写出刷屏之作,有的记者却写得不尽如人意。这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脑力是否发挥得好,思想是否深邃,是其中的关键。写好一篇新闻报道,下笔之前,必须经过一个脑力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如果脑力发挥得不好,最后呈现的作品一定是“普通稿 子”。
“四代房”无疑是一个好题材,但能不能写得出彩,能不能写成精品之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挑战。为此,动笔之前,我们反复思考,反复讨论,认为绝不能就房子谈房子,要有更高立意和更巧妙表达,认为稿件必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等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精神,必须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的舆论导向,必须展现“四代房”背后整个边陲的变化及改革开放的力量,必须起到筑牢边民守边意识、增强群众对祖国向心力的凝聚人心的效果。
此外,围绕“四代房”这一小故事与改革开放大主题如何有机结合,三十多年间房子修建三次是否会引发读者质疑、舆论反弹等问题,我们反复讨论,并主动与新华社总社相关编辑部联系,上报重点报道策划方案。根据新华社张宿堂副社长的批示意见,结合编辑部的指导意见,最后决定从“四代房”这一小切口出发,讲述整个楚鲁松杰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而展现改革开放给西藏边陲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海拔再高、国土再远,党和政府的关怀一点都不会少”的主题。
新闻工作的本质是政治工作。2016年记者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理论上的清醒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脑力,正是新闻工作者思想水平、政治水平、理论水平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政治站位,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大局意识,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思想深度。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做好上接“天气”,下接“地气”,既要有站在“天安门”上思考新闻导向的政治站位,也要有站在“田间地头”写好新闻报道的人民情怀,要防止出现“顾了上头忘了下头”“顾了下头忘了上头”。
人类从事一切活动都要经过大脑。如上所述,写新闻报道,不仅仅是文笔好、会遣词造句,更需要有思想。发现新闻价值要素只是采写制作新闻的第一步,只有通过新闻报道将新闻价值要素呈现出来,才能完成从新闻事实信息向新闻报道产品的转变。这个呈现的过程,就是思考研究的过程,就是考验新闻工作者脑力的过程。写什么?怎么写?给谁看?这个思考的过程,直接关系到报道能不能写好。因此,践行“四力”,核心是要有一个“超级脑”,必须让脑力贯穿采访报道写作的始终,必须谨防“人到心未到”“身入心未入”,否则就可能白走一趟,白看一眼,白写一文。
脚力、眼力、脑力,最终都反映在笔力上。脚力是否走得好,眼力是否到位,脑力是否发挥得充分,都将通过笔力呈现出来。因此,笔力是检验“四力”效果的终端和落脚点,关系到报道有没有人看,关系到读者的阅读效果和阅读收获。落实在新闻作品里,笔力则具体呈现为标题、导语、结构、段落、过渡、文风、标点,等等。
写作“四代房”稿件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一个根本目标,即践行改文风的要求,努力创新表达方式,努力写出“酥油味和糌粑味”,努力写出时代气息,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对西藏从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到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直观而深切的感受,对西藏边陲的历史与现状有深刻的认识,进而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坚持一条基本原则,即用场景展示背景,用细节表现主题,用语言承载感情,努力做到文字视觉化。
新闻界有一句话:好稿子是改出来的。新闻写作是一个“文无止境”“止于至善”“不断修改”的过程。唐代诗人贾岛推敲诗句用字的典故耳熟能详。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对待自己的作品,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认真对待,精心呵护,至少打磨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从2018年9月16日采访完“四代房”,到10月30日正式播发报道,前后经历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期间,我们完成初稿后,陆续做了5次较大修改,对稿件的标题、结构、每一部分的小标题、语言用词、段落过渡、标点符号等认真推敲打磨,仅标题就做了4次修改。经过“五易其稿”,最终实现报道既有全景式呈现、又有细节化展现,叙事结构、细节捕捉、意义提升等一气呵成。稿件行文流畅,文风清新,文中的“祖国最西南的住房博物馆”“新房、旧房四代同堂”“美好的改变,永远都不晚”等表述,形象生动,充满思辨,凝练优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锤炼笔力,就要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乐于修改、善于修改,多打磨,多推敲,让稿件“漂漂亮亮”“干干净净”。
《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报道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批示高度肯定记者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的要求,采写出了接地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改革报》《西藏日报》《内蒙古日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浪网、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采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累计超过450万人次,中央统战部所属杂志《中国西藏》中英文版全文刊登。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总编辑何平也多次对这一报道提出表扬。报道获评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新华社“清新文风”佳作、新华社“精品报道”等荣誉,被《新华社践行“四力”优秀新闻作品选》一书收录。西藏自治区有关领导充分肯定记者敏锐的发现力和良好的新闻素养,并批示要求保护好“四代房”,利用好“四代房”。西藏有关部门已筹划将“四代房”建成边境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藏部分新闻媒体深入学习有关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表示“要学习新华社记者良好的政治素养、学习他们不畏艰辛的调研品质和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在今后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增强‘四力’,努力采写出各类优秀的带着浓浓的酥油糌粑味的优秀稿件。”
文章好不好,影响力说了算,受众说了算。如果受众不愿看,看不懂,看完没收获,报道就不会有感召力。因此,践行“四力”,关键是要有一支“好笔头”,要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为检验新闻报道的根本标准,多推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耐看”作品、“刷屏”作品。
偶然的楚松村之行,意外的“四代房”发现,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反响,收获了意料之外的荣誉。偶然之中有必然,这种必然,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原则,锤炼践行“四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