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碑银碑不如民众口碑

2019-11-18 09:02:53王充闾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10期
关键词:祠庙武侯祠刘备

文/王充闾

位于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原本是蜀汉先主刘备的祠庙,始建于公元223年。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祠庙。里面有刘备的惠陵,门楼之上高悬着“汉昭烈庙”四个金字匾额;而为纪念诸葛亮所修建的孔明殿,仅是整个祠庙里的一座建筑。按照中国封建传统的纲常伦理“君为臣纲”的政治逻辑,自当一切以君王为依归,验之以历朝历代的帝王祠庙,更是绝对没有臣子与帝王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现象,否则,便是“大逆不道”。即便是奇功盖世的开国元勋,也只能作为帝王的配祀,屈居一侧,这就是莫大的荣耀与恩典了。唯独成都的武侯祠,独一无二,成了例外。

那么,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先自民间开始,由于诸葛亮影响大,无人不知,有口皆碑,千百年来,当地民众或外来的游客,不管门额上书写什么“汉昭烈庙”,更不顾及什么“君尊臣卑”的封建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属性,众口一词地全都以“武侯祠”称之。最后,习惯成了自然,官方想改也没有办法,也就“顺水推舟”了。这倒有力地证明了“金碑银碑不如民众口碑”这句民谚的真理性。

题武侯祠

邹鲁

门额大书昭烈庙,

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勋业,

丞相功高百代思。

邹鲁的诗就是从武侯祠与昭烈庙混同在一起这一特异现象中,引发出一个如何看待名位与勋业的普遍性问题,并做出了客观、准确的回答。

诗中的“由来名位输勋业”,提出了一个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问题。古往今来,评说为政者不外三个层面:一是名位,包括职级、地位、名分,亦即所谓“功名”,这应属于浅表层次;二是勋业,泛指勋劳、功业、建树、奉献,这就深入一层了;而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功业、贡献之外,评价历史人物,还要看其人的思想、品格、德行、风范,这就进入了道德伦理、价值判断的深层次。就诸葛武侯来说,尽管名位居于刘备之下,但由于他同时占据了后面两点,特别是忠于国家、热爱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人格,获得了千秋万世人民的崇高敬仰与衷心爱戴。这样,“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就完全可以理解,甚至成为必然的了。

猜你喜欢
祠庙武侯祠刘备
晋祠庙会引游人
科学导报(2023年60期)2023-09-11 06:38:25
从天子出钱到不费公帑
过武侯祠
金山(2021年10期)2021-11-02 08:23:52
从宗祠到祠庙剧场——闽东罗源县陈太尉宫的空间演变及其启示
戏曲研究(2021年1期)2021-11-02 07:22:02
读懂刘备
海峡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24
武侯祠
灵石县马和村晋祠庙及其乐亭考
中华戏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5:50
刘备与徐州
谒成都武侯祠
大江南北(2016年5期)2016-11-22 03:31:13
刘备的爱
小说月刊(2014年2期)2014-04-18 14: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