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忠诚

2019-11-18 05:44李琳海
中国记者 2019年1期
关键词:德吉巡山哨所

□ 文/李琳海

内容提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新华社举办第五届新华社“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本刊特邀10名优秀选手,讲述在他们在新闻实践中不断锤炼“四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感悟和经历。

一、在感恩中奋进

我是一名来自高原青海的新华社记者,长期深入玉树、果洛等藏区调研采访。玉树地震后,我采访过一位母亲,她叫康卓德吉。10岁那年,一场车祸让她失去4位亲人,她成了一名孤儿。后来,她受到当地孤儿学校资助并考上大学。毕业后,康卓德吉毅然回到玉树,回到那所教她养她的学校,成了一名教师。2010年玉树地震,学校收容了大批遗孤。从那一刻起,学校改名为“玉树八一孤儿学校”,而康卓德吉也从一名教师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妈妈。

在这所学校里,每当课堂上出现“父母”二字时,孩子们经常含着泪哭泣,或是默不作声地哽咽。因为孩子们没有家,他们的暑假集体在巴塘草原度过。草原上,孩子们住的帐篷色彩鲜艳,但唯独不出现蓝色,因为老师们不愿让孩子们回忆起地震时的蓝色救灾帐篷。

康卓德吉哭着给我讲起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在巴塘草原的雨夜,一个一年级的女孩因为想念在地震中去世的妈妈而不断哭泣。当时,康卓德吉把她抱在被窝里讲故事时,孩子突然瞪着大眼睛望着她说,老师,你身上有种妈妈的味道。心酸的康卓德吉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把她抱得更紧了。康卓德吉说,等孩子们再大一点,她会告诉孩子们,其实,老师也曾经历不幸。在康卓德吉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位孤儿对回报社会的忠诚,是一位在逆境中成长的母亲对人类最伟大事业的忠诚。

二、只要没有盗猎枪声,一切都值了

战士秋培扎西是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巡山队员。巡山时,队员们不仅要面对盗猎分子,也要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

有一次巡山,队员们的车坏了需要救援。寒冷的冬天里,他们几乎冻僵,无奈之下,队员们只好将车辆备用汽油拿出来,倒在太阳湖畔的沙子里,用打火机点燃后,跳进沙火中获取短暂暖意。这样的艰险,他们不知遇到过多少回。几次巡山采访的经历让我对这片土地、这里的人心存敬畏。后来的采访中我才知道,秋培扎西的父亲扎巴多杰为可可西里献出了生命。1994年,秋培扎西的舅舅在抓捕盗猎分子时,为可可西里洒干了最后一滴血,零下40摄氏度的风雪将他塑成了一座冰雕。他叫——索南达杰。

在这片苍茫的没有尽头的荒野里,听他讲起离去亲人的往事,我放声大哭。秋培扎西却说,别难过,只要没有盗猎枪声,一切都值了。 在秋培扎西眼中,我看到了一名康巴汉子对父辈祖辈和脚下土地的忠诚,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祖国生态文明建设大业的忠诚。

三、最难忘的青春献给祖国

青藏铁路线上有一群普通的武警战士,他们驻守着中国海拔最高的武警固定哨所。小战士陈景市,广西北海人,19岁的他,还带着孩子气。他们驻守的哨所海拔4868米,战士们的职责是守护青藏铁路线上的昆仑山隧道。剧烈的高原反应让陈景市脸色发青,嘴唇发紫。但只要拿起枪,穿上军装,他都挺直着脊梁。在战士眼里,哨位就是战场。

一位战士告诉我,哨所外,常年有一种花。我愣住了,这个号称“连雄鹰都飞不过的地方”还会长花吗?炊事班的湖南老兵欧阳荣笑着告诉我说,雪花啊!在这七八月还飘着大雪的无人区,我们只能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

通过新华社的报道,玉树孤儿学校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可可西里12年没有响过枪声,哨所和兵站里那些动人的故事也不再冰封雪山之巅。我们用新闻的力量,见证信仰的海拔,传递最高的忠诚。

猜你喜欢
德吉巡山哨所
延长梦境的机器
润心育人 静候成长——丑小鸭变形记
跟着牦牛去巡山
第一章 大王叫我去巡山(下)
我和我的哨所
哨所,在云端
夫妻哨
巡山护妻两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