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家风”惠子孙

2019-11-18 01:41黄军建
清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子孙范仲淹家训

文_黄军建

范仲淹一生持俭忍穷,乐善好施。他非常注意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家风建设,言传身教,清廉为官、清白做人。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他订立家规族训,树立榜样。族规、家训、义田、义庄精神形成了“文正家风”,“先忧后乐、廉俭持家、遵规守矩、功崇惟志、静以养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以至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其清廉为官、清白做人的操守为世代所景仰。他一生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陲为明帅,在庙堂为良相,在文场为大家,一生出将入相,身体力行,勤政爱民,刚正廉洁,治家严谨。

范仲淹的二儿子范纯仁是个很有才华的政治家,世称“布衣宰相”,哲宗时两次任宰相,辅佐过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个皇帝。他结婚的时候,女方家境很好,要陪嫁罗绮帐幔。范仲淹听后很不高兴,他说:“罗绮岂是做帐幔的东西?我们家历来以节俭为家训,怎可乱了我们的家规呢?”这话传到女方,女方就没有陪嫁罗绮帐幔。

范仲淹经常教育子女说:“救人危难是做人的本分。”一次,范仲淹叫其次子纯仁随差人用船往苏州运送500 斛小麦,以周济族人。路经丹阳时,忽然听到附近的一只船上传来悲惨的哭声。纯仁靠船前去探问究竟,得知那船是石曼卿护送亲人灵柩回乡安葬,船至中途,钱尽粮绝。石曼卿是北宋文学家、诗人,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由于他为官清正廉洁,家道清贫。纯仁认识这位石叔叔,对他十分同情,决定将500 斛小麦送给石叔叔。石延年在感激之余,话中透露出他家连丧三人未葬之事。纯仁竟慷慨将船一起留下,自己徒步返京。

范仲淹见儿子回来了,便问:“麦子送到了吗?”纯仁将路遇石延年三丧未葬的事告诉了父亲。范仲淹马上说:“你为什么不把五百斛麦子给他?”纯仁答道:“我正是给了他,可我看出他三丧未葬,(500 斛)还不够。”范仲淹又急着说:“你为什么不把船也给他?”纯仁又答道:“我正是把船也给了他,才徒步返回的。”范仲淹大喜:“这就对了,真不愧是我的儿子!”一次范仲淹召子孙于庭堂说:“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吾之夫人亲自添薪做饭。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因而他的四个儿子后来都颇有成就:皆德才兼备,当了朝廷重臣。范仲淹曾评价说:纯仁得其志,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二子范纯仁,官至宰相。去世后,朝廷谥号“忠宣”,徽宗亲为其书碑额“世济忠直之碑”。长子纯祐十六岁随父守边,屡立战功,为范仲淹得力助手。三子纯礼官至尚书右丞。四子纯粹生于邓州,曾任邓州知州,官至户部侍郎。范仲淹的言传身教,为子女们营造了良好的家风,为后世人所敬仰。

《宋史·范仲淹列传》载:“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著名的范文正公家训,一千多年来,衍传数十代,都是谨记恪守,不敢稍有逾越。范仲淹(文正)家训百字铭: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范文正公训子弟语,也是置之千古皆准的修身立世至理名言:

天理莫违,为人不易,居家莫逸,民生在勤。

祖德莫烬,创业艰难,家庭莫偏,易起寡端。

闻电莫怕,不做恶事,奴婢莫凌,一样是人。

兄弟莫欺,同气连枝,钱财莫轻,勤苦得来。

妇言莫听,明理者少,时风莫趋,易入下流。

交友莫滥,须要识人,饮酒莫狂,伤身之物。

耕读莫懒,起家之本,奢华莫学,自取贫穷。

妄想莫起,想亦无益,美色莫迷,报应甚速。

待人莫刻,一个恕字,作事莫霸,众怒难犯。

女色莫溺,汝心安乎,淫书莫看,譬如吃砒。

立身莫歪,子孙看样,果报莫疑,眼前悟出。

降惊莫损,及早回头,淫念莫萌,怕有报应。

暗室莫愧,君子独慎,国法莫玩,政令森严。

祖宗莫忘,子孙有用,父母莫忤,身从何来。

子弟莫纵,害他一世,故旧莫疏,祖父之交。

邻里莫绝,互相照应,本业莫抛,所靠何事。

匪人莫近,容易伤生,正人莫远,急难可靠。

非分莫做,受辱惹祸,官司莫打,赢也是空。

盘算莫凶,食报子孙,意气莫使,后悔何及。

贫穷莫怨,小富由勤,童年莫荡,蒙以养正。

淫事莫藏,害尔子孙,言语其尖,可以折福。

讼事莫管,害人不浅,杀生莫多,也足一命。

富贵莫羡,积德悠久,贫苦莫轻,你想当初。

字纸莫弃,世间之宝,五谷莫贱,养命之原。

范仲淹用一生的大多积蓄在苏州老家设立千亩义田,用义田的收入资助族人,开创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先河,受到朝廷和民众的称赞。每到一处,都倡导创建义田,使义田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范仲淹在设立族规家训上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他人,尊祖敬宗、爱族仁民,办义庄、办义田、修族谱等。用他自己的话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从而形成兴旺一个家族上千年的“文正家风”。古语云“富不过三代”,范氏家族却创造了中国的一个家族传承奇迹,近千年而不衰。

在中国的慈善史上,范仲淹是一位标志性的人物。宋史记载其“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义庄田地的地租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他给义庄订立章程,规范族人的生活。他去世之后,他的二儿子宰相范纯仁、三儿子尚书右丞范纯礼又续增规条,使义庄维持下去。范氏家族继承人有了范仲淹那份舍己利他主义精神,范纯仁把大部分的俸禄赏赐基本都捐献给了义田,扩大了规模,将其从1000 亩扩大到3000 亩。宋金战争中范氏义庄遭到了一些破坏。到了南宋,义田、义庄的设施遭战火破坏,房屋被占用,岌岌可危。南宋时范仲淹的五世孙范良器、范之柔兄弟对义田、义庄又加以整顿修缮,恢复了原有规模。后世范氏子孙也对义庄屡有捐助,如明末范允临捐助田地100 亩,清前期大同知府范瑶捐助田地1000 亩。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有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便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境界与品质。在物欲横流思想膨胀的当下,传承范仲淹的家风和家教,尤为必要。千百年来,以“廉俭”为核心的范氏家风一脉相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耀眼明珠。

在1046 年8 月4 日范仲淹续修范谱,在位40余年的皇帝宋仁宗主动给范仲淹的家谱赐写《范氏族谱序》:

宋仁宗 宋庆历六年丙戌桂月上浣(1046 年8 月4 日)

自周成王大封宗室,以文武功德、忠孝节义、帧祥和顺十二字,分别宗派。顷维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天伦矣。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天性矣。于是乎,相戴、相爱、相事、相使,其生生之无穷尽也。曰大宗、曰小宗、曰高祖、曾祖、曰祖、曰父、曰孙、曰曾孙,更引而远之而敬焉、爱焉、传焉、守焉,又不知几千万年矣。

……

范仲淹家训,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范氏后人,形成的“文正家风”,揭示了范仲淹立身处世的最高精神境界。

猜你喜欢
子孙范仲淹家训
范仲淹画粥苦读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First Man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家训伴我成长
范仲淹苦读轶事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