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丽娜
一方面是互联网流量见顶,一方面是“社交产品”背后以“亿”做单位的社交市场和社交用户,这些都是让大公司加入“社交战事”的重要原因。
不久前,网上曝出阿里推出一款名为“Real如我”的校园社交产品。这不是阿里的第一款社交产品。
2013年9月,阿里巴巴的“来往”诞生。如果没有微信,“来往”可能还是一个在慢慢孵化的实验品。对用户的聚集效应让阿里看到了机遇,也感受到了威胁。互联网时代的“头羊”最怕的是新生事物,因为你从来不知道它们会以怎样的形式攻入传统的阵营。
早在2011年11月,受脸谱(Facebook)启发,阿里巴巴在内部成立了一个具有探索性质的团队来开发社交产品,但不希望这个产品与电商和已有的业务框架有任何牵连,这种做法很硅谷,很创新,管理层生怕电商的买卖关系束缚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的社交概念。
阿里此前几次试水社交,从阿里旺旺到淘江湖,结果这些产品还是成为缠绕在阿里上的藤蔓,这次阿里寄望能来个基因突变。直到开始做了,令团队困惑的不是点子太少,而是方向太多。最初阿里开发出的是一个基于Web端的SNS产品,取名“来往”。
“微信”初诞生时,用户把它视作“穿着马甲的QQ”。微信在摸索,“来往”在最初的时光也是来来往往于各种产品形态和功能。
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陡然突破1亿大关时,这样的一个平台聚合量已经让阿里意识到商業机会所在。虽然微信的商业模式在当时并没有显现,但是APP的成功在于用户的数量和黏性,这一点显然微信已经符合了。
推动“来往”发展的是一个来自腾讯的关键人物邹孟睿。彼时,做为“来往”业务负责人的邹孟睿对“来往”功能梳理后,团队明确了方向,将“来往”从PC端的聊天工具转向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产品功能集中在聊天+分享。
腾迅QQ在崛起时MSN的用户黏性已经很强,QQ只能抓住对手的软肋起家,传输文件,设立群功能。而“来往”的崛起也要找到竞争对手不确定的功能。于是“来往”推出了马云的江湖群,拉住任志强开出了“扎堆”,把微信没有的社区先做起来,有用户互动,也可以像微博那样转发。在这个市场不是做第一就是做唯一,而“扎堆”的引入更加能够表明“来往”的社交性质。2012年6月“来往”推出第一个iOS的版本。
“来往”在阿里内部的地位不可谓不高。时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在内部论坛发帖,在2012年11月底前,每个阿里员工的来往应用上必须要有100个公司外的用户。他甚至发话,“这不是战略,这是阿里人在无线时代争取生存权利的努力。”
2013年9月23日,“来往”对外正式发布,不久就遭遇微信的正面挑战。11月1日,“来往”准备的“6000万红包”活动链接在微信遭屏蔽,用户点击微信里的分享链接时也被直接屏蔽。这时微信已经拥有4亿用户。
屏蔽也挡不住“来往”的决心,借助“双11”6000万红包以及集团内部人拉人的策略,至当年年底,“来往”上的用户数量超过一千万。
经过双十一和双十二,淘宝把大量用户导流到“来往”,但是如何把用户留下来?从现在来看,阿里依然还是陷在电商的基因中。
邹孟睿的本意是做一个不带电商色彩的社交工具,把买家和卖家留在旺旺上,来往上沉淀的是真正的社交关系。但最后还是事与愿违,初期入驻“来往”的人群分为三类,一是马云带着一众明星入驻,这些明星包括郭敬明、汪峰,以此来吸引流量;二是淘女郎;三是卖家。本来想摆脱电商基因的“来往”,终于还是没能逃离电商的基因。
2014年,“来往”人群裂变的数量已经完全跟不上微信的步伐,此后悄然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然而,阿里的社交之心不死。2016年,网上传来一句话叫“有一种执着,叫支付宝死活要做社交。”
支付宝针对大学生和白领人群上线“校园日记”与“白领日记”两个功能,两个功能的发布者只有女大学生和女白领,芝麻信用分大于等于750分的用户才可以进行评论,点击“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后便可加入相应圈子。结果部分用户上传的图片尺度较大,引起舆论哗然。有评论称,“支付宝”成功转型“支付鸨”。这场风波最终以“圈子”功能下线,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公开道歉而告终。
初期入驻“来往”的人群分为三类,一是马云带着一众明星入驻,这些明星包括郭敬明、汪峰,以此来吸引流量;二是淘女郎;三是卖家。本来想摆脱电商基因的“来往”,终于还是没能逃离电商的基因。
鸿门资本创始人、零售电商资深分析师庄帅认为,所谓社交,是人与人的交往,是纯粹的情感和信任。“做社交就是理解人性,但是14亿人有14亿种想法,于是张小龙设计微信时,他只考虑自己用得爽不爽。”为了真正的社交信任,微信推出很多“不商业”的功能,比如朋友圈三天可见,可以关闭购物、游戏、小程序等功能。过度的功能,过度的打扰容易打破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人与物的沟通,减少了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