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华
[摘要] 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临床价值评价。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人员43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全部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验,检验患者的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实验组患者另外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对患者的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进行检测,对比患者的血清中胰岛素和C肽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胰岛素和C肽变化情况与放射性免疫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临床价值较高,可有效判断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该种检查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2型糖尿病;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a)-0058-02
因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存在缺陷,或者胰腺的生物功能受到损害所引起的血糖升高在临床中被称为糖尿病,糖尿病属于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慢性病的一种,当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可对患者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造成影响,尤其对患者的血管、肾脏、心脏、神经系统等功能性损伤极为明显。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3多1少”也就是说患者的饮水量加大,排尿量增大,并且饮食量增大,身体日渐消瘦,该种症状多见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而通常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肥胖,明显感觉到疲惫为主要表现,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体重下降。Ⅰ型糖尿病患者多发于低于30岁患者,发病具有突然性,经过口服降糖药物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通过胰岛素进行治疗,而2型糖尿病以中老年患者较为多见,其中以肥胖患者较为多发,患者同时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的发生,发病初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给临床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性[1]。早期胰岛素水平会出现波动情况,而发病晚期,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较低,并且C肽水平也会相应降低。因此,该文主要探究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研究对象为该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实验研究,4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43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21例,患者的年龄为25~78岁,平均年龄为(52.16±2.99)岁,患者的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7.05±1.05)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1名,女性患者为22名,年龄为26~79岁,平均年龄为(53.06±3.0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组患者入选标准:参与该实验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自愿加入该次实验。
糖尿病组排除标准:排除无法配合完成检查的患者,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心、肝、肾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于1个月后采取早晨空腹静脉血液进行检查,采集血液量为5 mL,全部患者经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胰岛素和C肽水平,将采集的血液标本放置离心机进行处理,设置为3 000转/min,离心时间为15 min,取上清液进行检验,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使用的仪器均为DiaSorin提供,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型号LIAISON XL,检测方法是化学发光法,使用的试剂均为相关配套试剂。另外,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对血清中的胰岛素和C肽进行测定,血清中的胰岛素由美国力可公司提供,血清C肽采用我国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的试剂,全部操作均符合实验室相关检测要求。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的血清中胰岛素和C肽检测结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算43例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和43名健康体检者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胰岛素和C肽进行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中的胰岛素和C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患者化学发光法检测和放射性免疫法检测法
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胰岛素和C肽变化情况与放射性免疫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且糖尿病患者的人群逐渐朝年轻化趋势发展,主要与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2]。糖尿病可引发多種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以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最为常见。当下,临床中糖尿病的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胰腺功能情况主要通过血清中的胰岛素、C肽、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可直接对糖尿病患者胰岛中的β细胞功能以及糖尿病的风险进行提示,无论Ⅰ型糖尿病患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时均能够通过胰岛素、C肽水平,对胰岛细胞的功能进行判断。在患者发病初期,外周血液中的C肽细胞摄取量相对较少,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C肽的检测敏感度高于胰岛素,并对胰岛B细胞的功能情况反应更加具有代表性,患者若使用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治疗糖尿病,也不会对血清C肽的水平产生影响,通过血清C肽判断胰岛B细胞的功能情况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稳定性极强,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胰岛素主要是由于胰腺组织分泌的产物,可对肌肉组织以及肝脏中的葡萄糖进行代谢,并能够提高其利用率,是人体中具有降糖功效的唯一激素。以往医学中常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和血清C肽[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放射性免疫技术日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与放射性免疫检验法相比较,化学发光法检测时间更短,更适合用于急诊等患者的临床检验,并且化学发光法检测具有有效性强,且无放射性的特点,安全性极高,被广大医护人员所青睐[4]。同时化学发光检验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放射性免疫法检测时间相对较长,并且检测数据的有效期相对较短,极易造成医疗浪费现象的发生,该检验方法具有放射性,检验安全性相对要低,但该种检验方法与化学发光免疫检验法相比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5]。从该文的实验探究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血清中的胰岛素和C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胰岛素和C肽变化情况与放射性免疫法对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化学发光法检测准确率更高,可提供准确的胰岛素、C肽数值,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化学发光法檢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诊断准确率加高,并具有检测时间短、结果准确等特点,该种检验方式值得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焦鑫,李欢,何思春.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血清C肽水平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10.
[2] 黄良欣.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C肽的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99,101.
[3] 傅荣.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血清C肽水平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5):86.
[4] 安有芳,张璐雯,陈艳.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及C肽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6,2(9):4655-4656.
[5] 申忠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血清C肽和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2016,29(4):297-298.
(收稿日期: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