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德福
病房外走廊的一张金属座椅上,两鬓斑白的儿子抱着白发苍苍的父亲,陪着老父亲晒太阳,就如同小时候父亲抱他时的模样。日前,这张儿子给老父亲当“座椅”的照片在网上热传。91岁的父亲叫侯方彦,是一名老红军,儿子叫侯可亮,也64岁了。这个温暖一抱,感動了不少网友。
其实,社会上此类“怀抱亲人”的感人事迹经常会被媒体披露,而没有被报道出来的肯定也难计其数。比如抱着82岁母亲在江边唠嗑的51岁的浙江永康男人张永康,将年老行动不便的老妈妈抱在怀中等候看诊的62岁台湾孝子,等等,“现在轮到我抱着她了。”张永康这句看似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语,让人热泪盈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人们是普遍赞赏这种温情脉脉、孝敬老人的爱心暖举的。
孝,乃中华道德之基石。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倘若对亲人做不到孝,又何谈对他人做到仁。孝之本义是基于血缘关系上的养亲、敬亲、尊亲。而放大了的孝文化,则是敬老爱幼、团结邻里、仁爱友善、促进和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也。再者忠孝相通,“自古忠臣多孝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与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之统一,这才是理想中的“家国情怀”。但是,社会上有的老人有儿有女、有子有孙,却因后辈不尽赡养义务而不得不独自生活,日常无人照料,患病无人关心。等老人去世了,子女们就搞个“风光大葬”,极尽排场,以显“孝心”,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让孝义广行,“子承老”不可或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的要义是知恩、感恩、报恩,并体现在力所能及的孝敬老人、体贴慰藉老人的行动上。
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由于多重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养老功能削弱,人口流动迁移加快、家庭结构不稳定,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养老负担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这就更加需要弘扬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推崇“羊跪乳,鸦反哺”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让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发扬光大, 生生不息, 绵延永恒!
六旬儿抱九旬父晒太阳,令人动容。孝道是中国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根基与灵魂,让我们拿出自己的忠孝之心、尽自己所能来给父母多一点关心、多一些孝心,使天下父母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终。
(选自时评界)
【素材解读】
《说文解字》释“孝”为“子承老也”。“孝”的上半部分是“老”字的头,下半部分是“子”。头发半白的儿子像搂着孩子一样,将年迈的父亲搂坐在自己腿上,满足地陪着老人晒太阳。这样的画面,生动地诠释了“子承老”之释义,不仅切合“孝”字的字形构造,而且意味着孝就是下一代对上一辈的担当。
适用话题
孝道;责任;忠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