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 朱翠萍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2018年我国茶园面积达4395.6万亩,同比增长2.9%。从全国主要产茶省来看,茶园面积位居前三的省份分别是贵州、云南和四川。其中,贵州省茶园面积达698.71万亩,比2017年增加14.38万亩。全省茶叶产量18.03万吨,综合产值502.2亿元。贵州省茶产业在规模、品质、品牌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为使其发展为茶产业大省,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笔者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加快发展茶产业的思路。
《尔雅》和《贵州通志》就有“茶出鹜川者、名高树茶”之类的文字记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中郎将唐蒙通夷,发现夜郎市场上除了僮、髦牛外,还有茶等商品,说明在汉代,茶作为商品已出现在乡村集市上。明朝时期,贵州的茶叶生产发展迅猛,如《贵州通史》记载:“石阡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在茶叶发展史上,都匀西部的团山附近生产的卷曲显毫型毛尖茶,被明崇祯皇帝赐名“鱼钩茶”,于1915年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产茶省份,先辈们在深山密林中开荒种茶,管护茶,制作特色茶。如晴隆普安山地的擂茶面、武陵山区飞歌油茶汤、都匀坝固打油茶等,都有着各自的茶饮茶俗文化。茶文化不仅是贵州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增长点。
贵州是我国野生乔木型和灌木型古茶树保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贵州9个市(州)61个县(市、区)拥有古茶树近120万株,其中相对集中连片1000株以上古茶园50处,树龄200年以上古茶树15万株以上。在兴义七舍有国内罕见最大地径180厘米的古茶树。按照茶组植物分类,贵州现有古茶树涵盖除大理茶外的大厂茶、厚轴茶、秃房茶和茶四个种类,是我国除云南外茶树种质资源分布最丰富的第二大省份。
贵州省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古茶树茶叶咖啡碱检测、儿茶素色谱分析显示,贵州存在着大量“自然形成”的过渡型古茶树群。灌木型古茶树占80%以上,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古老、地径最大的灌木型中小叶种古茶树群,也是目前世界最多的灌木型古茶树居群。贵州省野生古茶树主要分布在海拨800-1800米范围内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栽培型古茶树始于明朝初期,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
贵州具有茶叶种植的区位优势,且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是茶树产地中心,植株灌大,树姿半开展,呈椭圆形,叶脉7-9对,水平着生,叶色深绿,叶面平整或略有隆直,叶尖渐尖或稍凸出,叶肉肥厚,锯齿浅密。被推广使用的茶树品种,主要有湄潭苔茶和石阡苔茶。它们既有生产红茶类的大叶型品种,也有生产绿茶及其他茶类的中小叶品种。其中,湄潭苔茶是茶树有性群性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乌江流域。
有性系品种湄潭苔茶和无性系品种黔湄419号、黔湄502号由原农业部和贵州省联合投资250万元,在晴隆县和遵义县兴建有省级茶树良种繁育苗圃,每年可提供优质无性茶树良种茶苗200万株以上。
贵州省在全国种植茶的省(区)中茶园总面积、年产各类茶叶排名均居第一位。其中,茶园总面积连续六年排名第一。20世纪50年代初,具有万亩茶园的石阡县和湄潭县,还曾受到过国务院的嘉奖。
据贵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贵阳海关共检验检疫出口茶叶2834.6吨、货值6200.2万美元,茶叶出口量再创新高。茶叶出口国家和地区从传统的中东向北欧、东南亚、美国转移,茶叶出口产品类型以绿茶、红茶和黑茶为主。目前,茶叶已成为贵州省仅次于白酒、烤烟的第三大出口商品。
贵州作为我国产茶大省,也是世界知名的茶叶原生地和优生区。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有机质、无公害等生产茶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优势,促使英国联合利华、太古、中粮等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抢滩贵州茶产业。目前,茶产业已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之一,更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的富民产业之一。2018年,贵州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达到4990家。目前茶产业从业人员400万人,茶产业带动45.2万人贫困户人口就业,助力13.7万人成功脱贫。
为进一步拓展海内外市场,贵州把茶叶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做生态茶、干净茶,得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的高度赞誉。贵州制修订了“贵州绿茶”“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和“遵义红”等产品标准,农残、重金属等质量标准大规模地与欧洲标准接轨。同时,贵州创建了9个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县),并依托大数据优势,在我国率先创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贵州省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
在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和万人品茗活动会上,湄潭的翠芽茶、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等先后被评为名茶。红茶以遵义为代表,乌龙茶以凤冈“锌硒乌龙茶”为代表,绿茶以湄潭翠芽、都匀毛尖、凤冈锌硒茶为代表,苔茶以石阡为代表。
(1)茶企业的品质意识增强,茶叶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截至2018年,湄潭、印江、雷山共有2.19万亩茶园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都匀毛尖茶(集团)有限公司、纳雍县贵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企业的茶叶产品通过有机茶认证;全省选送的28只茶样经原农业部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达到了无公害茶叶标准(NY5244),判定全部合格。湄潭、晴隆、瓮安等县都制定了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
(2)茶企业的知名度明显攀升。湄潭县西南茶城被原农业部确定为第9批定点批发市场之一。都匀毛尖茶(集团)有限公司、宜兴宝典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寨县黔丹硒业有限公司、纳雍县贵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4家茶叶加工企业被评定为贵州省第二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县(市)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实行政策倾斜。如开阳县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富硒特色、历史文化以及科研院所等,截至2018年,建成茶叶基地17.3万亩,茶叶生产企业75家(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30000余户,实现年户均增收12000元。又如雷山县把茶叶产业作为龙头产业来发展,湄潭县在2017年就开始对新建茶园按120元/亩进行补助。
(4)名优茶产值占比大。品质方面,贵州绿茶水浸出物含量40%以上,比国标高6个百分点;氨基酸含量4%,比国标高1个百分点。“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贵州绿茶”是全国首个省级茶叶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贵州还打造了“绿宝石”“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遵义红”“凤冈锌硒茶”“安顺瀑布毛峰”“正安白茶”和“开阳富硒茶”等区域品牌。为建设高品质的茶园,贵州坚持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建园模式,并在全国率先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包括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农药58种、贵州茶园禁用农药123种。同时,贵州制茶以机械化、规模化、自动化、清洁化为主,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茶为辅的加工方式,确保茶叶生产干净、卫生。
(1)多头管理,行业宏观调控乏力,生产企业各自为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无序。
(2)缺乏科学的合理布局,部分县市新种植的茶园规模小,布局分散,加工设施不配套,导致投资回报率低下。
(3)个别地方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考虑,盲目引进不适宜本县种植的所谓高产品种,或者为了完成种植任务,致使新植茶园失去地方特色。
(4)品牌带动效应较差,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高品质绿茶被省外品牌茶叶企业低价收购,独特的资源优势未能转换为经济优势,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未充分发挥品牌的增值效应。
(5)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茶叶产量、质量提升缓慢,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先进实用的茶叶生产技术,在部分生产企业很难得到推广和应用,导致茶叶产品质量很难快速提升。大多数从业人员未接受过茶叶生产管理及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一线操作人员多为生产季节临时雇佣人员,对加工生产茶叶方面的知识掌握少,多凭经验进行简单操作。
统筹协调全省生态茶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工作。做到与其他产业工作同步规划和实施,实现发展有路子。
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区域界线,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对现有的茶园进行科学规划,发挥茶园优势作用,发展贵州特色茶产业,打造茶产业大省。一是加工名茶。每种名茶都有其独特的加工技术,加工技术到位,茶叶品质就优。二是打造名茶品牌。构成名茶的自然品质的决定因素是茶树品种,而茶叶的品质特征色、香、味、形俱美同样重要,因此名茶品牌的塑造既要注重品质风格的形成,也要重视茶树品种的特征和茶叶的加工工艺。
一是积极引导茶企组建茶叶产销联合体,统一包装,开发统一品牌系列产品。二是继续开展茶品牌的评比活动,促进一般品牌向名优品牌集中。以举办茶文化节、旅游节等各类茶事茶艺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围。三是建立完善茶叶市场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全国性的知名品牌,提高贵州茶叶在全国的知名度。
以点带线,线带面,面带全省,稳步推广铺开的办法,引进新品种,并先试验后推广,加强茶产业研究,推广茶的试验力度。
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技术业务培训力度,迅速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千百年来,贵州各民族形成的饮茶习俗,包涵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要继承、保护贵州独特的民族茶文化内涵和自然矿产元素,推动特色茶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