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跃华
质量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而地方志书(简称志书)质量是指志书的优劣程度。如何测评一部志书质量的优劣,或者说一部合格的志书应具备哪些标准?2008年9月16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是:“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但是,在各地开展的志书质量评比活动中,有些评审人员因对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理解不深、把握不透,或多或少影响了对志书质量的客观评价,不利于志书质量的提高。因此,评审人员有必要深入认识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领会其具体的评判标准,对志书质量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笔者认为,测评一部志书质量优劣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志书的观点是否正确,是测评志书质量的第一项标准。一部志书如果在指导思想上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政治上与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相抵触,在对待重大历史问题或重大现实问题上,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即使它的体例再完备、内容再全面、特色再鲜明、资料再翔实、文笔再流畅,也是不合格的。检验志书的观点是否正确,首先要看志书编纂的指导思想。志书编纂的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又要看志书是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一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是否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检验志书观点除看志书编纂的指导思想外,还可用一些具体的事项评估:是否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是否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及国家领导人的形象;是否违背四项基本原则;是否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和问题,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和时代精神风貌;是否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伤害民族感情,影响民族团结,干涉宗教信仰自由,引起宗教矛盾;是否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否复活封建迷信,诱发陈规陋俗和腐朽意识;是否存在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是否危害社会公德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否泄露党和国家的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否涉及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如志书军事篇记述征兵人数和当地驻军地址、人数、番号、军械等情况,政法篇记述公安装备和侦查、破案手段及情报收集等内容,均属泄密,不宜记述。
志书的体例是否严谨,是测评志书质量的第二项标准。志书的体例就是体现志书内容的特定形式,包括体裁、结构、章法三个部分。检验志书的体例是否严谨完备,要看志书的体裁、结构、章法是否适合内容记述的要求。一看志书体裁“述、记、志、传、图、表、录”是否综合运用,是否以志为主。述,包括志首的概述(总述)和篇章的无题序言,是否概括记述事物发展的全貌和特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记,包括大事记、专记、编后记。大事记选录是否得当,重要事项有无缺漏,时间、地点、人物(单位)、结果等要素是否齐备;专记设置是否因事制宜,选题是否严格,数量是否适度;编后记是否反映修志始末。志,设置的门类是否合理,纵述史实是否把握事物的发端、变化和现状,有无缺失主要事物、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发展的重要阶段。传,立传的人物是否为本地有重大影响者及本籍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响者。图、照,选用的图照是否注重典型性、资料性,从不同角度反映变化的情况。表,设计是否合理,要素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准确,有没有与正文发生简单重复。录,收录的原始文献、补遗考订等资料是否具有重要存史价值。二看志书结构是否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要求,科学分类与现实社会分工、全志整体性与分志相对独立性的关系处理是否妥当。如志书将财政税务与金融设为一篇不妥,因为财政税务是指政府对财政、税收的管理,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金融是指价值流通,是一种交易服务活动,为第三产业,把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并列为篇,属于分类不当。志书的总体布局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严谨,归属是否得当,层次是否分明,排列是否有序,是否有利于资料的容纳和规律的展现。类目的升格或降格使用是否适当。标题是否简明准确、题文相符,同一门类各级标题有无重名现象。三看志书章法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做到越境不书、述而不论、直陈其事、横排竖写(横不缺项、纵不断线)、以事系人、生不立传。
志书的内容是否全面,是测评志书质量的第三项标准。志书的内容是否全面,要从三个方面衡量:(一)看志书内容是否反映一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是否涵盖建置、自然环境、资源、人口、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邮电信息、公用事业、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综合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群众组织、政法、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和计划生育、体育、人民生活、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民政、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物等事类,有无重要缺漏。(二)看志书内容对时代特点、地方特点、民族特点、专业特点的把握是否准确,该突出的部分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突出时代特点,主要看是否把握改革开放主旋律,记载新时期的一些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突出地方特点,主要看是否记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地情,从篇目和篇幅上给予足够重视;突出民族特点,主要看是否把一个民族极具魅力的事物展示出来;突出专业特点,主要看是否体现出自身专业(行业)独具的风格与特点。(三)看志书内容交叉问题的处理是否妥当,包括内容的横向交叉、纵向交叉、双向交叉、体裁交叉的处理,交叉处理是否采用不同的方式区别对待,有无简单重复现象。如志书记述茶叶内容,农业、工业、商业三篇均涉及,可采用各有侧重的记述方式,即农业篇侧重记述茶叶种植,工业篇侧重记述茶叶加工,商业篇侧重记述茶叶销售;对于产茶大县,也可采用设置茶叶专篇集中记述的方式,避免内容简单重复。
志书的记述是否准确,是测评志书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志书的记述是否准确,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看志书的地域界线、时间界限是否明确,有无越境而书和随意突破上下限的问题。反映本地在外地举办的活动,或外地在本地举办的活动,以及本地与外地的横向对比、联系等,不能视为越境而书;因交代事物背景及对前志的拾遗补缺、订讹正误等而突破志书上限,不属于随意突破上限。(二)看志书记述事物、事件和人物是否寓观点于记述之中,有无空泛议论的问题。用翔实的资料说话,用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资料体现观点,借用名人或重要人物对某个事物的评价来表达观点,均不属议论。引用资料不能断章取义,不能牵强附会,必须经得起检验。(三)看志书记述某一事物或某一项事业的历史与现状是否实事求是,有无个人喜恶。如志书记述某一项事业取得的成绩与失误时,是否做到不溢美、不掩恶,秉笔直书,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四)看志书中同一名称、事实、数据、时间、度量衡、术语的表述是否前后一致,记述交叉事物是否采用不同角度、此详彼略和互见法。(五)看志书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的人物记述是否运用以事系人、人随事出,记述是否准确、客观、公允。(六)看志书图的制作是否规范,要素是否齐全;照片的主题是否明确,图像是否清晰,文字说明是否准确,有无拍摄时间和拍摄人。(七)看志书记述事物是否面面俱到、逐年罗列资料,是否抓住主线、纵述事物发展变化,有无流水账现象。(八)看志书记述事物的顺序是否颠倒。如志书记述八个民主党派,不是按其成立时间先后排列,而是以党派组织及其代表人物在民主革命时期所作的贡献和社会地位为依据,在新政协筹备会议期间,经各方充分协商逐步确立并形成固定的排序,即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的顺序排列。
志书的资料是否翔实,是测评志书质量的一项基本标准。一部志书如果资料不翔实,就会失去存史价值,更谈不上资政作用。志书的资料是否翔实,要从入志资料的真实、准确、全面、系统和代表性、权威性等方面去检验。一看志书资料是否真实、准确,时间、地点、人物(单位)、事物过程、数据等资料是否经过鉴别、考证、核实,有无自相矛盾,能否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志书记述农副产品市场35个,而商业部门报送的原始稿件为36个,经鉴别、核实,发现36个市场中有一个是工业品消费市场,故修正为35个。对于有歧义但不可或缺的资料,是否多说并存。二看志书资料是否全面、系统,横向能否涵盖一地各业或某业的各个方面,展示一地各业或某业的基本面貌;纵向能否体现事物发生、发展、演进的历程,反映事物兴衰起伏、发展变化的规律。反映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是否连贯、系统,时间、地点、人物(单位)、事件经过等要素是否齐全,概括性资料、典型资料、背景资料、统计资料是否具备,有无以偏概全、残缺零碎现象。三看志书资料是否具有代表性、权威性,能否经得起历史检验和仔细推敲,有无存史价值。入志资料是否具有典型性,能否反映事物的本质与主流;文字资料是否经过有关部门领导审核确准,数据资料是否来源于政府统计部门,统计部门没有的数据资料是否来自有关业务部门。
志书的行文是否规范,是测评志书质量的第六项标准。志书的行文是否规范,应从文体、文风、文字、数据、标点符号、图片、表格等方面去衡量。一看志书是否使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体,有无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教科书、议论文等写法。如志书中的“在……领导下”“在……支持下”“一是……二是……三是……”“首先……其次……再次……”等语句,大多来自总结报告,与志书文体相悖。二看志书文风是否严谨、朴实、简洁、流畅,是否使用规范汉字,是否用词概念准确,符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有无知识性和常识性错误,有无华丽的词藻、过分的夸饰、多余的评论。语言文字是否简明易懂、字少义丰,有无空话、套话和多余的字。如志书语句中的“了”“为”“的”“共”“对”“已”等赘字,大多可删除,力求做到“多一字则繁,少一字则残”。三看志书地名、人名、机构名、专有名词、译名等名称是否符合行文通则。四看志书标题、文字、数据、计量单位、标点符号等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正文、目录、凡例、序、编后记、索引、图表、附录中的一般性错字、多字、漏字、倒字,书眉中的差错,行文中的数字错,页码错,封面、封底、勒口、扉页、版权页上的文字差错,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人名、地名的差错,以及标点符号的差错,是否控制在国家出版部门规定的万分之一以内。统计数据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统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数据的定义、含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是否清楚、准确。五看志书图片、表格是否符合有关要求,表题的时间、范围、主体内容和表格性质等要素是否齐全。
志书的印制是否精美,是测评志书质量的最后一项标准。志书质量分为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最直观的是外在质量。志书的外在质量如何,要看志书的印制是否精美,主要表现在图片设计、版式设计和印刷、装帧设计上。首先,看志书图片设计是否规范,志首彩页照片是否精选,主题是否明确,排版是否灵活,给人留下一种想象空间;随文图片是否符合章节内容,图片分布是否均匀,文字说明是否简洁流畅、与图片相符;地图(包括行政区划图、交通图、旅游图)是否采用国家测绘部门绘制、审定的标准图。其次,看志书版式设计是否美观,正文文字是否疏密得当;有无留白页多,字体字号不能区分结构层次,视觉效果欠佳的现象;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书脊)、扉页等设计符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再次,看志书印刷是否清晰,墨色是否均匀适度,文字、图像是否清秀完整,是否符合国家关于印刷业管理的要求。最后,看志书装帧设计是否结实,纸张是否上乘,页码是否颠倒,刀口是否整齐,符不符合国家出版物质量标准。
以上七个方面是测评志书质量的标准,也是评价志书质量的具体参照和衡量尺度,评审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如果将上述七个方面所涉内容用百分制的分数标定,评价志书质量就能减少一些随意性和个人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