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地方广电新闻影响力的形成
——以孝感广播电视台新闻特写《一瓶水的温情》为例

2019-11-17 12:45黄守斌
新闻前哨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贴近性温情广电

◎黄守斌

2018年8月25日,孝感广播电视台《民生视点》栏目播发了新闻特写《一瓶水的温情》,讲述了一名95后女孩在暑期坚持为环卫工人送水的故事。“孝感新闻”微信和“孝视新闻眼”微博以标题“孝感‘送水妹妹’火了,22天坚持做一件事,感动一座城”推送,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后实时阅读量达460万次,点赞过万;新京报“我们视频”转发后阅读量达727.6万次;湖北卫视、楚天都市报、凤凰网、腾讯网、荆楚网、澎湃新闻、网易新闻等20多家媒体也纷纷转发,送水女孩的小善举一时传为佳话。前不久此消息获评2018年湖北广播电视节目奖电视短消息二等奖。下面就以此作品为例,谈谈地方广电新闻宣传影响力的形成。

一、内容鲜活是广泛传播的基础

眼下媒体竞争十分激烈,传播生态日新月异,但“内容为王”这一理念仍不过时,好的内容才可能获得广泛传播,形成广泛的影响力。而好新闻一般兼有新颖性、贴近性、典型性和故事性等几种特性。

1.新颖性。这是新闻之所以为新闻的必备要素,“新颖”对于新闻作品而言,与“真实”居于同等重要地位,从传播的角度看,“新颖”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起码要求,那么,“新颖”是一条新闻得以传播的必要条件。什么是新颖性呢?过去没有,从未见过、听说过,闻所未闻,或者以前虽有,但如今为烈、为强、为盛,大家都觉得难以想象、很感兴趣、很想知道的事情。

2.贴近性。是指新闻事实的发生离得不远或就发生在身边,群众可能会遇到、想到,涉及自身利益,说出来很容易引起受众关注和共鸣,并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产生某些积极影响。日常新闻宣传工作中,我们强调“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核心本质就是这个“贴近性”。

3.典型性。主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能侧面反映国家政策或社会变化大背景,能预示时代潮流或社会发展方向,对大局有指导作用和教育意义。在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国家政策、社会事变等都会对百姓生活产生影响,乃至冲击;另一方面,每个凡人小事的行为片断都可能折射出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或社会组织相关工作的改进和完善。这种“点”和“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其间往往伴随着新经验、新观念、新变革孕育与诞生。

4.故事性。新闻的故事性就是指新闻表述要有细节、有悬念,能够吸引受众想继续看下去。细节既是新闻真实的支撑点,也是思想表达的闪光点。有细节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生动的细节描写最能打动人,使人过目久久不忘。需要说明的是,新闻故事与文学故事是有本质区别的,文学可以虚构,运用夸张性的语言表达;而新闻则必须真实,语言力求朴素合乎实际,切忌浮华。

《一瓶水的温情》讲述的是一名95后少女暑天坚持送水环卫工的故事,完全具备上述四个特征。其叙述方法灵活丰富,用一组镜头表现人物买水、运水、送水的善行义举,表情细腻,清新感人;同时,环卫工人擦汗、喝水、哽咽、流泪的细节生动,容易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这条根据朋友圈线索及时采制的新闻具有“接地气、沾泥土、带露水”的鲜活,反映了真善美的时代主题,因此得以迅速传播开来。

二、包装得当是新闻抓人的手段

好新闻基本都兼有新颖性、贴近性、典型性和故事性四大要素,但是,拥有这“四性”要素的题材并不一定就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一瓶水的温情”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要实现广泛传播还必须要有好的表现形式,即得当的新闻包装。

1.标题好。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作品的“眼睛”,而“画龙”必须“点睛”。标题是新闻作品价值的高度凝结,好标题能一下子抓住受众眼球,吸引大家关注。相反,如果标题平平,题材和内容再好,也有可能“肉被蒙在饭里面”,从而被受众所忽略。一般来说,好标题的特点是准确、鲜明、简洁、生动。准确,是能确切反映新闻的中心思想和主要事实。鲜明,是指思想观点明确,你想表达什么,别人一看就明白。简洁,就是高度概括,十分精炼。生动,就是要灵巧、形象,给人以新鲜感。就标题来说,《一瓶水的温情》就基本具备上述特点,令人萌生围观兴趣。

2.写好导语或开好头。广播电视线性播出特性,决定了新闻作品开头必须要出彩抓人,开头部分不精彩,后面内容无论多么优美都是白搭。你不能在开头很快吸引他,他很可能马上就会换台走人。开头或导语部分,是一篇作品的灵魂、精华所在。如果把标题比作新闻作品的眼睛,那么开头或导语部分就是该新闻的脸面,处理不好就会惨不忍睹。《一瓶水的温情》直接“开门见山”:“8月21号早上六点,王晴买上一箱矿泉水,高兴地出发了。”突出最新鲜、最重要、最出彩的部分,以此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从这里我们不难理解新闻“倒金字塔”结构的意义所在,传播学原理和受众心理学表明,媒体记者须在最短时间内最先报道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让受众在有限时间内了解到他最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3.突出广电特色。现场音响、同期声、旁白以及连线互动、片花、音乐等等是广电特色,也是广电新闻的传播优势所在。《一瓶水的温情》连标点符号共400字篇幅,用了3位环卫工和当事人的五句口语同期声,现场感强,质朴自然,真实感人。可见,无论媒体生态如何变化,广电特色“基因”应该保持发扬,只是在具体应用上要不断创新,譬如运用新媒体语言来传播广电作品,使之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全媒体发力是扩大影响的前提

互联网时代也是全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应该拓展和充分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和渠道,通过各种方式形成传播合力,与社会和广大群众保持紧密联系,共享广电信息资源,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综合利用,以提升广电“规模效益”。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手机网民占8.47亿,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比例达99.1%;短视频用户规模7.59亿,网民使用比例为88.8%。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手机已是第一大媒介终端。地方广电媒体要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借风扬帆。目前,地方广电都开辟了自己的新媒体阵地,并践行移动优先原则。《一杯水的温情》除了在电视上播出,还以不同形式在孝感台所属的全部媒体,包括广播、报纸以及新媒体“两微一端”推送。在新媒体矩阵推送时,着意将女孩送水、环卫工喝水流泪的互动特写剪辑成微视频,以H5形式加以包装。生动的图片、文字、视频互相补充和映衬,满足了多平台传播要求,形成交互传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被誉为“一瓶水感动一座城”。

《一瓶水的温情》记录的是本地小人物做的平凡小事,却以小见大,用普通人的故事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众更容易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产生信任感,进而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的美誉度和公信力,有效巩固受众基础和扩大社会影响。

一是传播的信息内容要贴心。多反映本地老百姓身边事,把身边普通人的冷暖忧乐记在心上,对他们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平民生活,要经常保持全方位、多层次的关注。二是刊发的形态要贴心。全媒体时代,受众或用户在哪儿,我们广播电视就要把新闻宣传发送到哪儿,创建和利用新的传播平台、手段和渠道,与本地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三是服务本土的思想感情要贴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坚持本土化,全心全意为本地服务是地方广电最大的特色和优势。这既是广电媒体的职责所在,也是适应媒体生态变化的现实需要。

猜你喜欢
贴近性温情广电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浅论县市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贴近性与人文关怀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